張秀山
智者云:“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品格;播種一種品格,收獲一種命運。”敬業精神主要依賴于每位員工的自我感悟,自我約束和自我錘煉。我們要善于抓住當前的有利時機,依據所處的職業環境、個人的素質條件,設計和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明確長期的目標是什么,中期的階梯在哪里,短期的門徑是什么,具體打算怎么干。如果這個關鍵環節解決好了,那么敬業就有了坐標和強力引擎。
而熱忱,是所有卓越成績取得過程中最具活力的因素,最好的勞動成果總是由那些頭腦聰明并具有工作熱情的人完成的。對工作的熱忱,等同于熱愛自己的生命,這是人類最偉大的情操之一。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丁肇中說過:“熱忱比天才更重要。”成功與其說是取決于人的才能,不如說取決于人的熱忱。有研究表明:一個人如果能滿腔熱忱地去工作,則能發揮出全部才能的80%—90%,否則,就只能發揮全部才能的20%—30%。如果留心我們就會發現,在我們身邊就有許多帶著火熱激情工作的員工。源源不斷的熱忱,讓他們永葆青春,使他們心中充滿陽光,表現出強烈的工作愿望。無論他們做什么工作,都能始終如一全身心地投入,熱忱成了引導他們做好工作,完成任務的磁石;他們自覺地把工作與生命的意義聯系起來,即使是平凡、辛苦、枯燥的工作,也能從中感受到價值和樂趣的存在;他們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情,把與同事合作當成一種緣分,表現出了一種最偉大的美!這些優秀員工的行為,讓我們明白了這樣一句話:“用你的所有,換取你工作上的滿腔熱情”。
敬業是一種工作態度的表現,“精業”是一種工作目標的追求手段,是敬業的最高境界。一是要尊重工作、善待工作。人生的信仰就是職業本身,一個人要想獲得成功,首先就要懂得尊重工作、善待工作。態度決定工作結果,要一心牽掛在工作上,不需督促檢查,就能出色完成任務。那些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員工的內心追求就是:善待工作的欣慰和滿足;二是要恪盡職守,兢兢業業。富有責任心和使命感的精業者與普通人的差異就在于,他們相信人是被賦予一定使命和責任的。他們的方法說起來非常簡單,就是要為自己的使命和崗位職責做出努力和承諾,就是要在本職工作上精益求精,追求盡善盡美;三是要勇于探索、富有創意。一個敬業、精業的員工要有極強的探索進取精神,不是被動地等待指令的來臨,而是積極主動地尋找目標和任務;不是被動地適應使命和職責的要求,而是主動地去研究和改變所處的環境,盡力做出一些有意義、有價值的至關重要的貢獻。要以不折不扣的執行力,使我們的各項工作有創意、有實效,不斷把我們的工作推上高位;四是要提高技能,強化專業。現代的科學發展,正在迫切呼喚專業化、職業化的員工隊伍。一個敬業的員工,必須要是一個崗位技能好,專業水平高的從業者。現代職場上,面對瞬息萬變的環境,我們一定要在自己從事的工作上出類拔萃,要力克工作陷入常態的習慣,不斷地自我充實、自我武裝,終生學習專業知識,不斷地提升專業能力,這是在職場和競爭中勝出的利器。
無數事實表明,企業的命運都掌握在每一個個體手中。天道酬勤,敬業能使個人與企業雙贏。推動企業的快速成長與興盛發達的并不是那些嚴格意義上的天才,而是那些勤勤懇懇、埋頭苦干、勞作不息的優秀員工。所以,企業中的每一個人一旦養成敬業的高貴品質,就一定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