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慶琮 鐘春生
《630愛心橋》是贛州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推出的一檔以“愛心·幫助”為主題的專欄節目,是當地收視率較高的電視欄目之一。《630愛心橋》專欄之所以能取得較好的收視表現,產生良好的社會影響,除了專欄本身契合了大眾的收視需求,彰顯了媒體社會責任外,還得益于專欄在創意策劃和實際運作中,把握處理好了幾個關鍵問題。
適度定位媒體在“慈善愛心”活動中的作用和地位。在《630愛心橋》專欄的創意策劃之初,頻道就注意把專欄在“慈善愛心”活動中的角色與一般的慈善機構和愛心志愿者的愛心活動相區別,把專欄定位為“溝通、聯系、宣傳”,為尋求救助的貧弱者與慈善愛心人士搭建一個開放、便捷的愛心救助平臺。這樣既有利于發揮電視媒體的優勢,凸顯專欄在愛心活動中的獨特作用,又能有效發揮社會各界的積極性,避免專欄在活動中大包大攬或角色串位。
招募構建了一支富有愛心、樂于奉獻的慈善愛心團隊。在專欄開播之前,欄目組就和市里的各大慈善愛心機構聯系,通過廣告招募的形式,組建成立了“630愛心援助團”。援助團主要由被聘為“630善行大使”的社會上樂于助人的愛心團體或個人,以及擔任“630愛心志愿者”的《630播報》欄目記者、主持人和志愿者組成,它使專欄的慈善愛心活動成為了一泓不斷的有源之水。
探索形成了一個方便快捷、便于操作的愛心幫助模式。專欄在開展援助活動的過程中,主要是通過“愛心志愿者”的愛心征集和牽線搭橋,由愛心人士直接把自己的幫助和愛心,“點對點”地交到受助者的手中。記者和“愛心志愿者”只在慈善救助行動中起溝通、聯系和紀錄、宣傳作用,一般不直接接受或轉達“善行大使”用于慈善救助的錢物。這樣既便于操作,減少了救助環節,同時也能有效避免產生以往愛心慈善活動中常見的善款糾紛等問題。
建立了順暢的愛心信息渠道,策劃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愛心援助活動。《630愛心橋》專欄開播伊始,就整理建立了專欄的“630善行大使”“630愛心志愿者”名單和信息資料庫;申請開通了愛心熱線電話,并與相關的部門單位、慈善愛心團體開通了“飛信”聯系方式;分別在“新浪網”和“時空贛州網”上開通了愛心博客和網頁專版,方便各方面的信息溝通和聯系,提高愛心援助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