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晴云
導播并非一些人想象的那樣,只是接電話、切入電話那么簡單。在直播節目播出過程中,導播要把握節目全局,指導節目播出。因此,導播必須具備編輯、應變、判斷三種能力。
編輯能力。對于廣播來說,文字的要求不僅僅停留在表意清楚這一層面,而更應注重文采氣勢、韻律節奏,這就要求直播節目的主持人要有較高的文學修養和寫作水平。導播應該積極參與節目的編輯工作,同主持人一起將前期工作(構思、材料、采訪)的成果精心處理,變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對于編輯水平較高、能獨立完成編輯工作的主持人,導播也應對其節目內容有詳細的了解,這樣在直播過程中,導播就能做到心中有數。另外,在直播時導播應注意傾聽節目,記錄較好的和應改進的地方,轉給主持人,以便做好下一期節目。
應變能力。導播已經參與了節目的前期編輯工作,或是對內容有了全面的了解,但這些案頭工作只是一個半成品,在直播中還有一個再創作的過程,導播的職責就是指揮、協助主持人完成好這一再創作。如談心類直播節目,由主持人與聽眾對話,有些對話是按事先設想的思路進行的,而多數對話會超出原來的設想。有經驗的主持人往往邊聽邊思考,不斷從參與對象的談話中吸收新鮮有用的材料,并想出一些有意義的話題,導播應鼓勵主持人繼續談下去。有時候主持人對談話內容、談話節奏把握不好,導播應適時提醒主持人加以糾正或切斷電話。導播應從總體上把握節目進程,盡力為主持人與聽眾創造“出彩”的機會。
判斷能力。在直播節目中,有個別聽眾把直播電話當成發泄不滿的工具,這樣的電話就要求導播具備較強的判斷能力。導播通過與對方的簡單對話,根據對方的語言、語氣、聲調等迅速做出判斷,決定電話是否接進直播間。瓦房店廣播電視臺開辦的社會服務類節目《聽眾之聲》,目的是為聽眾服務,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這類節目的導播,在接電話時應迅速判斷出對方是想打電話解決問題還是發泄不滿,以便決定是否接進電話。做出判斷的依據是:一要根據對方的語言,二要依據對方聲調、語氣。如果聲音大、語氣急說明對方心里有氣,在這種情況下,應多與對方交談幾句,以便弄清對方的意圖。導播的判斷能力不是一時形成的,它需要導播具有較高的修養、一定的心理學知識、豐富的生活閱歷及工作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