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競雯 聶立新
摘要:民辦院校的學生大多是高考落榜或沒有考上重點大學的學生,他們的思想、心理和精神都受到不同層次的影響,經常從重重的陰影中走不出來。輔導員的工作就是要讓學生挺起胸膛,面對現實,抬起頭來,堂堂正正地做人。讓他們從思想上、精神上解脫出來,把精力寄托在學業和鍛煉自己能力上來,并具有承擔未來責任的信心和力量。
關鍵詞:民辦高校輔導員;現象;責任
一、民辦院校的學生思想、生活及就業方面現況
1.學生思想上有些迷茫,缺乏學習上的主動性
(1)精神上的失落感。總感到低人一等,沒有明確的奮斗目標,性情上多疑、生活上冷漠、認識偏執、行為不合群,悲觀失望。
(2)學習上懶散,缺乏學習的主動性。
2.由于生活與學習的種種不適應而產生焦慮緊張
(1)生活環境不適應。
(2)生活方式不適應。
(3)學習的不適應。
(4)人際關系的不適應。中學時代,學生的人際關系相對單純,到了大學后,隨著接觸面的增大,人際關系相對變得復雜。
3.逆反心理強,理想信念發生動搖
逆反心理是人們彼此間為了維護個人的自尊而對對方要求采取相反的態度和言行。現在的學生大多是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孩子,逆反心理較強。有的不受教、不聽話,與老師頂牛、對著干。有的學生甚至對正面宣傳不認同、不信任,對先進、對榜樣無端懷疑或根本否定,對社會不良現象同情喝彩,生活萎靡,學習被動,意志衰退。部分學生的理想信念都發生了動搖,對自己也缺乏自信心。
4.就業壓力造成的負面影響
(1)就業難給民辦院校的學生帶來的壓力很大,影響著這部分學生的學習和身心健康,也給正常的校園秩序帶來一定的負面效應。
(2)學生沒有一個良好的心態,而是好高騖遠。他們理想的工作是專業對口,向往大城市,向往公務員,向往國營企業;不想去基層,不想去小城鎮,不想去非國有企業,所有這些都給畢業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帶來新的挑戰。
二、民辦院校輔導員工作對策
1.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優化培養方案
學生的學習、生活中處處蘊藏著教育的契機,作為輔導員就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有針對性地實施培養措施。
(1)要注重細節化的管理。輔導員要注重細節化的管理,要向學生講思想、講文明、講方法、講效率。從生活小節抓起,對于思想表現較好的學生給予精神和物質上的獎勵。
(2)培養學生的是非觀念。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要引起輔導員的高度重視,三國時期劉備在臨終時告誡兒子劉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也充分說明了加強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以及引導和培養學生的是非觀念是很必要的。
(3)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4)培養學生的良好心理素質。學生的一言一行都是其內心思想的反映,輔導員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內心需要,從學生實際中做好學生的心理教育。
2.依據不同階段的學生做好他們的思想小結工作
學生的思想小結是輔導員工作一項重要工作,做好這項工作對于班級工作也有很大的幫助。
(1)在大一與大二交替間用一個月的時間進行學生守則、高校學生準則、自考生行為規范為內容的自我教育。分為思想動員、自我剖析、思想交流、總結表彰四個步驟,最后填寫思想小結表,歸入學生檔案。
(2)在大二、大三的交替中,根據學生拿文憑心切、急于求成的特點,開展人人總結成功之路,確定人人都前進的目標,使他們樹立奮斗的決心。
(3)在大三、大四中,根據學生心理浮躁、急于求職的特點,開展“展望畢業”的講評,正確認識自己、規劃職業生涯,再鼓實勁,彌補欠缺,順利畢業。針對學生求職前好高騖遠,碰壁受挫后心灰意冷的特點,集中進行就業形勢、政策、就業技巧指導,參與競爭準確定位,處理好就業與擇業的關系等系列教育。
3.針對每一位學生的實際,進行感情管理
(1)關注集體中的每一個學生。比如一句普通的問候,一個善意的提醒,都會讓學生感到溫暖。這樣的工作雖小,但能讓學生感到你在愛護他,關心他,甚至可能改變一個學生的處境。
(2)關注學困生。學困生的自尊心普遍較強,自信心完全喪失、自卑感較強,所以對于學困生,更要關心、愛心、貼心、誠心的幫助他們。同時學會寬容,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特長,尊重學生的情感,并給予學生肯定。
(3)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對學生的教育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在“待同學為朋友”的同時,也要注意班主任的威嚴,和學生之間要有一定的距離。
(4)精神和物質的鼓勵要到位。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曾說:“人最本質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也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主人翁意識,為走上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后盾。
參考文獻:
[1]雷廣文.對民辦高校學生思想特點及對策的調研報告.全國民辦院校德育網.
[2]唐迅.建構新世紀教育理念.1版.廣東教育出版社,2001-05.
(作者單位 江西城市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