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仙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培養思維能力的重要內容,又是創造性人才必須具有的品質。培養創造型人才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推進素質教育發展的需要。因此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一項重要的任務。
一、始終保持學生強烈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可我們有的老師經常無意識地扼殺了學生可貴的好奇心,而對好奇心的扼殺,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創造力的形成。生物學是揭示豐富多彩的大自然奧妙的一門學科,迷人的生物界、神奇的生命現象、誘人的科學前景對學生都很有吸引力。受好奇心的驅使學生會向教師提出許多有趣的甚至是稀奇古怪的問題,教師應該給予重視和鼓勵,并盡可能地給學生一個滿意的答復。千萬不要怕影響課堂紀律或擔心教學任務完不成,而對學生的提問置之不理,甚至批評嘲諷。
二、鼓勵學生質疑,強化創造性思維意識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學生的思維活動總是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中進行的。教學中,我運用啟發式,以設問、發問的方式,聯系生產生活實際來設疑。因為“疑”是一種對現有認識不滿足的理智情感狀態,它既是學習過程中積極思維的內驅力,又是積極性的創造性活動過程。
三、引導學生大膽想象,增強創造性思維空間
科學上的發明創造與想象力是分不開的。飛機的設計受鳥和蜻蜓的啟發;潛艇的制造模仿了鯨類體形。這些都證明了在生物科學中想象力的重要作用。想象力是創造思維的核心,是創造的源泉。作為教師要在這方面多下點工夫。
1.誘發動機,創設情境
所謂動機是指為實現一定目的而行動的原因。大腦思考必須要有動機,沒有動機的思考只能是本能的重復和再現。一般地說,思維動機可分為內因和外因,如何借助外因促使內因起作用,提高思維興趣和動機,這正是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的地方。
如在講“水分代謝”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引言:“把一塊蘿卜放在清水中一段時間后,重量會增加;而放在鹽水中一段時間后,重量會減小,這是為什么?”這樣一個一個的懸念引起了學生強烈的好奇心,一下子將注意力集中起來,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制造矛盾,設疑問難
培養思維能力總是從問題產生開始的。根據這一特點,在生物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和思維層次,有意識地制造矛盾,設疑問難,強化學生的思維,以利于解決問題。
要制造矛盾,就必須要設計好問題。首先,要注意設計的問題必須合乎學生的實際,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否則,矛盾不但解決不了,還會使學生的積極性受到挫傷。其次,在課堂上要善于誘導學生質疑,尤其是啟發他們從無疑中生疑,發展求異思維。
3.分析綜合,歸納提高
思維過程中少不了分析綜合。沒有分析,認識不能深入;沒有綜合,認識不能提高。它們之間的關系是相互依存、緊密聯系的。為此,在生物教學中應嚴格遵循“分析—綜合—再分析—再綜合”的規律,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通過對各種生物現象的分層剖析,將各個系統的特征辨析清楚,再加以綜合概括,既能加深理解各系統的結構特點和功能,獲得正確完整的知識,又能激發和活躍學生的思維活動。
(作者單位 河南省馬樓鄉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