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摘要:計算機輔助教學具有其他教學形式不可比擬的直觀性、生動性的特點。優秀的教學軟件,可以把抽象的概念以直觀、形象、生動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過多依賴多媒體給教育教學帶來了不少的缺陷,所以,計算機輔助教學與傳統教學應優勢互補。
關鍵詞:教學難點;輔助地位;優勢互補
你是否對一些旋轉、平移、運動、投影的知識以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而顯得力不從心?你是否用計算機輔助教學而游刃有余呢?傳統教學只能說教,如今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還可以加入動態演示,但你是否覺得計算機輔助教學又帶來某些困惑呢?以下是本人長期以來對計算機輔助中學數學教學的幾點看法。
一、主要的優點
1.有助于化解教學難點
利用計算機的動態畫面展示事物發展或推理的全過程,利用它將抽象的理論形象化,將空間的難以想象的內容具體化。
比如:“中心對稱和中心對稱圖形可以利用《幾何畫板》,讓圖像繞著一點旋轉,使學生清楚地觀察圖形的運動變化過程,還能方便地給出無數個變式圖形顯示出平移、旋轉、縮放等變換的動態效果。
比如:“視圖與投影”,利用《幾何畫板》能讓畫出的立體幾何直觀圖旋轉起來,以便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還能顯示動點運動形成軌跡的過程。
比如:“二次函數y=ax2+bx+c(a≠0)的圖像”在幾何畫板中畫出圖像后制作動畫按鈕,可以觀察到由x,a,b,c變化時,拋物線所產生的變化,可以看到當a>0時,拋物線開口向上,曲線有最小值;當a<0時,拋物線開口向下,曲線有最大值;當a越小時,拋物線開口越大,當a越大時,拋物線開口越小。
2.有助于引導學生科學地探究
教師可以精心設計各種情景,引導學生通過學習實驗,通過計算機提供的數據、圖像或動態表現,創造更多的觀察、探索、試驗和模擬的機會,從而形成頓悟進而作出猜想,再經過檢驗假設,證明自己的猜想。
比如:由圓在直線上的運動軌跡而引出“車輪為什么是圓的”等一些現實生活問題。
比如:如何“畫圓為方”等這些都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探究數學的欲望。
二、存在的問題
1.過多注重課堂表面的學習氣氛
一些教師直接從網上下載圖片等,省時又省力,上課當電影一樣放,又不受粉塵的侵襲。解決數學問題時,學生分組討論,然后各組派代表講述,再后就是同意某代表的觀點以掌聲鼓勵,同時教師對該代表及時地表揚,課堂熱鬧非凡,掌聲一遍又一遍,殊不知,大多數的學生還停留在思考問題上,甚至有些學生還沒有來得及看清題目的意思,就被那所謂的“代表”給代表了,不同意也得同意,不鼓掌也得鼓掌,因為每個學生都清楚自己是該組的成員,就應該有集體榮譽感,是所謂競爭(特別是搶答題)得來的榮耀。而最后老師也是將鼠標一按就顯示答案,這樣就剝奪了學生思考的時間,抑制了學生的解題靈感。
2.過多依賴多媒體
課堂上使用電腦,同時又使用其他媒體的較少。大多是從上課“歡迎同學們”到下課“謝謝欣賞再見”,教師在課堂上動動鼠標、敲敲鍵盤代替了手勢,教師成了放映員,學生整堂課面對著屏幕,甚至把原先低效的“人灌”,變成高速的“機灌”。根據我的實踐,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可能還沒有需要把電腦從上課使用到下課的教學內容,我基本上只是需要時才用一下。機器播放的語言固然比較標準,但是與教師那些富有人情味的親切話語是絕對不可以等同的。忽視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情感交流,不恰當地夸大機器的作用就必然把計算機輔助教學引向反面。教學過程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教師的一個微笑、一個手勢、一個簡單的動作在提高教學效果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始終注意教師與學生間的情感交流,如教師的精心設問、師生間的對話;教師的板書,解題演算過程的規范表達等,沒有忽視黑板的使用,能用黑板、嘴巴等其他媒體講清楚的,就不必使用電腦。因此,有些必要的分析歸納過程和運算推理過程還應通過板書或板演充分地展示給學生,使計算機在課堂教學中真正體現“輔助”的作用,以確保學生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合理推理能力與邏輯推理能力的同步發展。
三、輔助地位不變
計算機是一種教學工具,它不能代替教師,它只是教師備課和教學研究的幫手,是學習中易于使用的工具。在教學中要引人入勝、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靠的是魅力。教師的最大魅力體現在其人格魅力和語言魅力上。人格魅力有著一種使學生敬佩、震撼的作用,而豐富、生動、妙趣橫生的語言魅力則對學生有著莫大的吸引力,這兩種吸引學生的魅力是任何媒體都無法取代的。教師能與學生之間富于人情味地及時交流,以及鼓勵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啟發與促進學生去發現規律和運用知識,而計算機只是“人機對話”,不能代替“人際對話”,也就是說知識的傳播取決于教師良好的專業技能,以及教師在長期工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只是用計算機展現出來而已。如果把計算機比喻成一雙很會做事的“手”,教師就是最聰明的“頭”,始終是頭指揮手完成各項出色的任務。所以說,在教學過程中計算機是一種教學工具,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師,只是起“輔助”作用。
四、輔助計算機教學與傳統教學優勢互補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計算機輔助教學也日益走進人們生活和學習,而計算機輔助教學大大提高了傳統教學質量與教學進度。比如說,傳統教學中一些圖像,抽象的空間結構圖是很難在教學中傳播的,但用計算機就可以很好解決。雖然計算機輔助教學越來越優于傳統教學,但在教學中還不可缺少傳統教學中所引導和講解。事實上,教育需要技術,信息時代的數學教育需要計算機技術。但是任何先進的技術都不能取代教師。
五、運用計算機輔助中學數學教學設計的一些
想法
重視課件制作的必要性,一方面可以從網上下載課件,據實際需要進行修改;另一方面就是教師制作課件,進行資源共享。在制作課件時形式不必華麗,而應注重教學效果。數學學科的特點決定了沒有必要出現太多的音樂、動畫,以免轉移學生視線和學習的心情,即課件制作要結合教學內容實際,要結合數學學科特點和學生心理特點,在教學中實踐,并根據教學反饋意見進行修改和提高。而在課堂教學中要立足于“以人為本”,重視優生也要關注中下生,學生討論應具有有效性、針對性才討論,不是每一題都討論。教師要注重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過程,不要怕學生做錯,學生做錯了,老師才會有引導,才會成為受學生喜歡的好老師。
參考文獻:
[1]廣東教育學院教育系.現代教育理論熱點透視[L].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
[2]許興業.幾何畫板與中學數學微型課件制作[L].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03.
[3]葉堯城,向鶴梅.數學課程標準教師讀本[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作者單位 廣東省清遠市清城區飛來峽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