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江玲 朱寶金
(《克拉瑪依學刊》編輯部新疆克拉瑪依834000)
期刊的發展之路是期刊自身發展經驗積累的過程,同時也是不斷學習和探索的過程。對于初創期刊如何盡快適應當前期刊發展現狀,尋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是期刊編輯部思考的首要問題。《克拉瑪依學刊》(以下簡稱學刊)是由中共克拉瑪依市委員會黨校(克拉瑪依行政學院)主管、主辦的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社科綜合類學術期刊。自2011年2月創刊以來,經過多方組稿與宣傳,學刊已實現由第一期的3篇中選登一篇到第五期約15篇中選登一篇的選稿比率,并創建了兩個特色欄目,學刊已逐步進入良性發展的穩步發展階段。但隨著辦刊過程的深入,出現了許多制約著學刊發展的問題和困惑,諸如:稿源不充足,稿件質量不高,欄目不穩定,讀者群較少,所載文章專業深度不夠等,因此對于創期刊來講必須準確定位,明確辦刊理念和辦刊模式,突出優勢,創辦特色欄目,實現和打造出一條特色期刊發展道路。
精品期刊的“精品”是指定位準、質量高、可讀性強。定位準是指期刊應依照期刊所確立的辦刊宗旨明確自己的發展定位。質量高是指選登的稿件學術性強、有一定的運用價值。社科期刊的質量好壞,一方面取決于該期刊的定位是否準確、特色是否鮮明,另一方面取決于該期刊編輯部的組稿模式與編輯水平。可讀性強是指學刊能不能辦成讀者愛讀和關注度較高的期刊。對于初創期刊來講,要走精品發展之路必須要克服諸多困難。
黨校期刊是黨的“喉舌”和輿論陣地,地方黨校期刊應充分發揮其為本地區黨委、政府的決策提供參考依據和咨詢服務的智囊團作用。其特色功能主要體現在:一以宣傳黨的先進文化為內容的輿論引導功能;二與時俱進,將研究社會主義革命和現實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做為研究主方向,并能提出解決問題的理論和方法,從而體現直接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的時代性功能;三以注重研究和把握國情、區情和基層實際為目標,為本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決策咨詢功能。學刊首先是由克拉瑪依市委黨校主管主辦的黨校類期刊,堅守宣傳研究馬克思主義、傳播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思想理論是其首要任務;另一方面,學刊是克拉瑪依唯一一個社科類期刊,還應肩負著體現克拉瑪依大發展、承傳克拉瑪依經濟、文化、人文社會動態的社會責任,其發展定位與克拉瑪依的定位發展是一脈相承的;克拉瑪依學刊應將以上黨校期刊的特色功能用到實處,充分發揮克拉瑪依本土發展的宣傳與平臺作用。[1]
組稿工作是編輯工作的開始,也是整個編輯工作的基礎,是提高刊物質量的首要環節。因此要堅持“內容為王”的原則,必須要有豐富的高質量的稿源,而高質量的稿源有賴于多渠道組稿、多形式吸引高水準作者。
首先,組建一批專家審稿團隊。有一支穩定的專家審稿團隊具有雙贏能效,一方面可以為學刊的審稿提供最具前沿的學術審稿、修稿意見,另一方面,不同研究領域的專家在審稿工作中了解期刊所需,見證期刊的發展,可以從審稿人、讀者身份實現向約稿人、投稿人身份的轉變。與此同時,學刊還可以采取優稿優酬、利用封底對重點文章作者做重點宣傳、每年邀請專家召開學刊發展專題的研討年會等多種手段吸引約稿,培養專家對學刊的個人情感,逐步穩定較高層位的作者群。其次,對普通層位的作者也應確立其穩定性,可以以現有的作者群為基準開展調研工作,先摸清來稿的目的與需求,再采取多種形式,積極組稿。一會議組稿,參加和期刊內容導向一致的學術會議,借機會了解學術信息,結識一批作者,介紹學刊的選題構想。第二對較熟悉的作者采取信函組稿,通過信函將選題計劃告知作者,由作者按學刊的思路撰寫;第三選定主題,邀請與主題相關的作者群進行座談,捕捉新信息,組織有新意的稿件,例如,在學刊的“教育敘事”這個特色欄目中,編輯部完全可以先邀請克拉瑪依市各教育系統的學科帶頭人進行座談,共同來確定選題,再利用各中小學開會等機會將選題提前發布給中小學的教育工作者,這樣就可以有主題地辦欄目了。除此而外,利用大眾傳媒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征文,也是常用又有效的組稿好方法。[2]
好的稿件來源與學報自身的質量也是息息相關的,作為初創期刊從創刊起就堅持高品位、高標準,嚴格遵守擇優錄用的原則,從學報的長遠發展出發,用嚴謹、高效、客觀的自身魅力吸引優秀作品和優秀、穩定的作者群。
編輯隊伍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刊物的水平和質量,作為新組建的編輯部必須將學習任務作為重中之重,充分認識到黨校學刊的政治性強、導向性強的特性,也要充分意識到新學刊的工作人員工作經驗少、業務知識不熟的現狀,創造一切可能創造的條件增強編輯及全體工作人員辦學刊的綜合能力。一方面參加全國及新疆新聞出版局組織的各類培訓學習,不斷增強編輯業務工作能力;另一方面,通過一年的工作,總結經驗,帶著工作中的困惑問題向疆內優秀期刊和老編輯取經,從而不斷解決問題,調整工作方式,逐步摸索一條適合學刊發展的道路。
在編輯部內部,將學政治、學業務、交流經驗作為常規性的工作,規劃全年的學習專題,從總編到每一位編輯都準備學習專題,讓大家在共同分享知識中成長。每一位編輯也要做一名學習型編輯,根據黨校期刊的政治性特點內塑政治素養,系統地學習黨的理論知識,做到對于宣揚什么、剔除什么、提倡什么、反對什么有著明確的政治立場和政治敏銳性;編輯工作的嚴謹性要求編輯要有不斷學習編輯業務的急迫感,編輯學內容博大精深,只有有了扎實的編輯學功底才能很好地駕馭每一份來稿;來稿的多樣化還要求編輯要不斷擴大知識面,成為掌握各學科知識的“雜家”,因為只有擁有廣博的知識和多方面的能力,才能為期刊的發展發揮關鍵性的作用。
走本土化發展之路是指地方高校借用所處的地緣優勢和地方特有資源形成的特色優勢挖掘創造自己的“土特產”,辦出自己的個性和特色。走本土化發展之路是地方高校期刊揚長避短、服務于社會的一條可行性發展之路。作為初創期刊實現本土化發展之路可以通過設置與經營特色欄目來實現。[3]
第一,揚長避短,為學刊量身定做好特色欄目
作為地方的黨校學刊與部屬高校、名校以及省城各大學的學刊相比存在許多發展的瓶頸,首先作為一個地處邊遠的地方黨校學刊一無高校學報云集的著名專家和學者所創作的具有前沿性文章做長期稿源,二無悠久的歷史校園文化和特色研究學科做支撐,三無濃厚的學術氣氛。再加上克拉瑪依這座新興的資源型城市由于建市時間短,市民也來自全國各地,沒有更多的城市文化沉淀,“重經濟效益,輕學術研究”的思想長期存在,但挑戰與機遇往往是并存的,學刊生長在一個典型的資源型城市,具有特殊的地域、政治、經濟、文化等比較優勢,可充分利用自己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用資源型城市的發展特點為突破口,為學刊量身定做好特色欄目。
創辦特色欄目的定位也要從實際出發,因為對一個初創的學刊來講一定要找到適合自身生長的土壤,根據學刊自身的層位和主管主辦單位的特點、編輯目前的學識水平以及本地作者的認可程度來量身定做學刊的特色欄目。一味追求過高的學術性來打造特色欄目容易走入束之高閣的誤區;但盲目征稿,不分專題一籃子裝也不可能形成特色,因此營造好的創辦環境,巧妙設計專題,不斷挖掘本土資源,形成穩定的本地讀者群和作者群,是量身定做學刊特色欄目的關鍵。
第二,抓住契機,為學刊構架個性化特征欄目
2010年,克拉瑪依市、新疆油田公司黨委確定了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分三步走,打造世界知名的現代化石油城市”的發展目標,克拉瑪依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時機。學刊要抓住契機,緊扣城市發展脈搏,搭建“打造世界石油城”學術交流平臺。學刊現有的“克拉瑪依經濟社會”欄目正試圖通過研究闡釋國內外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理論與實踐、探討克拉瑪依打造“世界石油城”的理論與實踐等相關內容作為創辦特色欄目的突破口,從稿源、作者、專題策劃等多方面經營這一特色欄目。
學刊還將特色欄目構架在當前克拉瑪依豐富的教育資源基礎上。克拉瑪依教育在基礎教育、校園特色文化、家庭教育等方面都走在了全國的前列,“十二五”教育規劃確立了2020年實現教育現代化、辦成疆內極具特色和富有吸引力的一流教育的總體目標。有發展就有研究,克拉瑪依教育領域是學刊可深挖的潛力資源。在學刊的第五期中我們嘗試了“教育敘事”的小欄目,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由此可見,立足本地,充分利用當地得天獨厚的條件,挖掘所在區域的閃光點,開設具有個性和地方特色的欄目,培養本地區的作者,保持本地區的特色,是目前作為初創期刊研究的新課題。
學刊在捕捉特色欄目的亮點的同時,還要考慮特色欄目可持續發展問題。首先,在學術隊伍建設方面,要內選外聘,專兼結合,走開放式管理期刊的路子。要聘請國內著名學者擔任顧問、專家,以加強對欄目的創設、指導、咨詢,作為研究人員,他們既可推動學刊特色欄目的發展,也可以為學刊特色欄目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提供研究保障。其次,利用校內一切可利用的有利資源,克拉瑪依黨校培訓中心每年的各類型、各層次培訓項目匯集了克拉瑪依的各類人才,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與交流,實現專題化的欄目設計,例如中青年干部培訓班的培訓結業匯報作業,就可以通過提前布置、專題策劃等工作選出學刊特色欄目所需的文章。
當今已經進入電子、信息和網絡時代,編輯出版流程已發生很大變化,高效的信息處理與交流的互動性,已成為國際學術期刊交流的新動向,信息化發展道路成為了許多期刊發展的必由之路。因此,作為初創學刊一方面應在作者投稿、專家審稿、編輯加工、出版發行、內部管理等方面積極利用網絡技術,提高編輯出版的時效性;另一方面,應積極參與大型數據庫建設,并積極創造條件,在紙質版基礎上出版電子版學報,從而打造學刊對外交流的新平臺,以適應新時期新媒體大發展的趨勢。
[1]莫仲寧.辦好黨校期刊的若干思考[J]桂海論叢,2006,(4).
[2]曾偉明.加強學報組稿工作的思考[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06,(5).
[3]李平.地方高校學報地域文化特色欄目的建構[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