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紅 高天友
(1.克拉瑪依石化公司,新疆克拉瑪依 834000;2.中共克拉瑪依市委黨校,新疆克拉瑪依 834000)
2009年 9月召開的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指出:要把服務群眾、凝聚人心、優化管理、維護穩定貫穿街道社區黨組織活動始終,發揮黨組織在建設文明和諧社區中的領導核心作用。這一規定為社區黨組織建設指明了方向。其中服務群眾是宗旨,凝聚人心是效果,優化管理是手段,維護穩定是途徑。要落實《決定》的這一指示精神,必須牢牢把握服務群眾這一宗旨,把服務群眾貫穿于社區黨組織活動的始終。
1.這是黨的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決定的。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宗旨。黨的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全國各族人民的最根本利益。社區是社區群眾生活、居住、工作、學習的地方,與社區群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社區的表現就是全心全意為社區群眾服務。為此,社區黨組織必須把服務群眾貫穿活動的始終,為社區群眾服務好。
2.這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筑牢黨的執政基礎不可缺少的一環。我們黨經過 28年的浴血奮戰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居于執政地位。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決定》指出:全黨必須牢記,黨的先進性和黨的執政地位都不是一勞永逸、一成不變的,過去先進不等于現在先進、永遠先進;過去擁有不等于現在擁有,現在擁有不等于永遠擁有。這就要求我們要認真做好鞏固執政地位、筑牢執政基礎的工作。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筑牢黨的執政基礎的根本途徑就是密切黨群關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社區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個廣闊平臺,也是我們黨組織鞏固執政地位、筑牢執政基礎必須占領的重要陣地。
3.這是社區居委會自我服務的性質以及社區黨組織與社區居委會之間的關系所要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條規定:居民委員會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這就表明,社區居委會具有居民自我服務的性質。社區黨組織是建設文明和諧社區中的領導核心,對社區居委會具有領導、指導的權利和義務。俗話說,打鐵先要自身硬。社區黨組織只有把服務群眾貫穿于自己活動的始終,才能適應對社區居委會施行領導、指導的需要,實現自己服務群眾的功能。
4.這是由社區是居民衣食住行、休閑、娛樂的場所所要求的。居民生活、休閑、娛樂是社區的主要功能。任何一個組織要想在社區實現自己的價值,得到居民的歡迎、擁護和愛戴,都必須十分關心居民的衣食住行、休閑、娛樂等民生問題。社區黨組織要體現出自己在社區的生命力和存在的價值,就必須在為社區居民服務上下工夫,把服務群眾貫穿于自己活動的始終。
社區群眾是社區黨組織的服務對象。認識社區黨組織的服務對象——社區群眾的特點,是社區黨組織把服務群眾貫穿于活動始終的前提和基礎。
1.服務對象具有全體性。凡屬社區地域范圍之內的人員都應成為服務的對象。主要包括在本社區居住的各民族在職職工、離退休職工、下崗失業人員、大中專畢業生待業人員、弱病殘孕、鰥寡孤獨、男女老少、低保人員,另外還包括轄區單位的組成人員、來轄區辦事的人員、探親訪友人員等。
2.服務對象具有穩定性。這主要是指在本社區長期居住的居民,本社區有關部門、組織或單位的組成人員,包括在本社區幼兒園、學校就讀的學生。
3.服務對象具有流動性。主要是指在本社區工作的臨時工、農民工、來本社區探親訪友的人員、在社區醫院就醫的病人、在本社區超市、銀行、飯店、美容院等服務網點購物、存取款、餐飲、美容等享受各種服務的顧客等。
4.服務對象具有復雜性。上述服務對象人員構成的多樣性,以及每個服務對象個體的差異性,就形成了服務對象的復雜性。
針對以上情況,社區黨組織一定要縝密思考,充分考慮服務對象的復雜性,全心全意,不留死角,一個也不能少。
服務對象解決的是為誰服務的問題,服務內容是解決服務什么的問題。只有明確服務內容是什么、有哪些,才能明確社區黨組織應該向服務對象提供哪些服務,提供什么樣的服務。
1.服務內容的社會性。人具有社會屬性,必然具有社會性的各種需求。屬于社區黨組織服務內容的社區群眾社會性需求:一是穩定安全的社區環境。二是良好的社區秩序。三是和睦的家庭關系。四是友好的鄰里關系。五是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
2.服務內容的自然性。人是大自然的一分子,同樣有自然屬性,有著自然性的各種需求。屬于社區黨組織服務內容的社區群眾自然性需求應該包括清新的空氣、美麗的家園、社區的美化、綠化、亮化、凈化、硬化、休閑、健身的器材、場地、安全、便捷的出行環境、安全、衛生的購物環境、安全、高質的各種服務環境、服務網點的完善以及服務活動的開展等。
3.服務內容的物質性。屬于社區黨組織服務內容的社區群眾物質性需求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殘疾人就業,未就業的大中專畢業生的就業安置,刑滿釋放人員回歸社會的就業安置,社區養老,因病致貧的脫貧幫扶,因災致困的脫困互助,低保戶解難以及其他弱勢群體物質上的脫困解難幫扶等。
4.服務內容的精神文化性。屬于社區黨組織服務內容的社區群眾精神文化性需求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求知需求。包括圖書館、文化館、閱覽室的建設與使用。二是娛樂需求。包括棋牌室、舞場、演出場地的建設與使用,攝影、繪畫、歌唱、器樂演奏等活動的組織與開展。三是其他有關的精神文化性需求。四是實現上述需求的經費需求等。
5.服務內容的多樣性。除去上述服務內容外,還包括其他可能遺漏或者今后新出現的各種合理的需求。
上述社區群眾的社會性、自然性、物質性、精神文化性、多樣性的各種需求,可以通過社區黨組織發揮自己在建設文明和諧社區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充分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動員力、號召力、組織協調力,統一凝聚力,在最大的程度上滿足社區群眾的需求。
1.加強社區黨組織自身建設,提高社區黨組織服務群眾所需的自身素質。開展爭先創優、創建五好黨組織活動。一要搞好領導班子建設,做到領導班子好。尤其要選好配好黨組織書記。按照守信念、講奉獻、有本領、重品行的要求,加強社區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領導班子及其成員要能夠密切聯系群眾,樂于奉獻。二要搞好社區黨組織黨員隊伍建設,做到黨員隊伍好。充分發揮共產黨員服務群眾的先鋒模范作用。三要加強社區黨組織服務群眾的工作機制建設,做到工作機制好。要做到工作制度健全,運行規范,尤其是建立并實行一套運行良好、行之有效、服務群眾的工作機制。四要努力工作,做到工作業績好。社區各項事業協調發展,尤其是在服務群眾方面業績突出,成效顯著。五要在群眾中有良好的口碑,群眾反映好。社區黨組織在社區群眾中有較高的滿意度,得到社區群眾的擁護。要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檢驗社區黨建工作的重要標準,真正把工作重點轉移到搞好社區服務上來。
實施社區“紅細胞工程”。一要健全社區黨員活動組織。如建立社區黨員 (代表)大會、以片區為單位建立黨員活動支部,以樓棟為單位建立黨員活動小組等。二要組織黨員開展“管好自己,帶好家庭,帶好鄰居,帶好樓道單元,幫聯一戶居民,使黨組織滿意、社區群眾滿意”為內容的“一管三帶一聯兩滿意”活動。三要組織黨員當好“八大員”,發揮“八大員”服務群眾的作用。“八大戶”包括民族團結宣講員、社區治安聯防員、社風行風政風守望監督員、為民服務議事協商員、為民辦事勤務員、文體活動組織員、群眾關愛聯絡員、人民調解員等。四要努力探索在職黨員既在工作崗位服務,又在自己居住社區服務的“雙位服務”的有效形式。
2.充分發揮社區各個組織、部門、單位的作用。要充分發揮居民代表大會、社區議事協商委員會等組織服務群眾的作用。定期召開會議,就關系到社區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事項進行討論審議,議事協商,提出建議,監督檢查,做出決定。社區黨組織要大力支持社區兩會的工作,把兩會的作用發揮好。
3.充分發揮社區內各個部門和單位在服務群眾中的作用。要求社區各單位都要制定愛區為民的規章制度和職業道德規范,教育職工樹立以社區為家的思想,強化為民服務的意識,嚴格遵守職業道德,創新為民服務的方式,拓寬為民服務的渠道,糾察傷眾害民的錯誤行為。
4.建立社區為民服務的協調機制和交流溝通機制。拓寬與上級黨組織、與轄區有關單位的上級部門或主管單位聯系、溝通的渠道。及時向上級黨組織反映群眾的合理化建議,向轄區內有關單位的上級部門或主管部門提出群眾的合理要求,與有關部門共同糾察社區內有關傷眾害民的行為。
5.充分發揮社區居民自治組織服務群眾的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居民委員會擔負著開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辦理本居住地區居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做好公共衛生、計劃生育、優撫救濟、青少年教育等項工作的重任。上述這些工作都與社區群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社區黨組織要領導好社區居民自治組織,發揮其服務社區群眾的作用。社區居委會應該從服務社區群眾的實際需要出發,設立“八站三室兩會兩點”為內容的若干個服務站點,搭建服務群眾的平臺。“八站”即居家養老服務站、義工服務站、擁軍優屬服務站、婦女權益服務站、流動人員服務站、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站、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站、社區慈善工作站;“三室”即殘疾人活動室、警務室、信訪接待室;“兩會”即社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人民調解委員會;“兩點”即經常性社會捐助點、文化活動點。這些服務站點為社區居委會,同時也為社區黨組織服務社區群眾搭建了很好的平臺。黨組織要通過居委會,充分發揮上述各種服務站服務群眾的作用,為這些組織撐腰打氣,給予支持、引導。
6.開展社區服務活動。社區黨組織要以身作則,并且積極領導、引導和支持社區的各個為民服務組織和人員,根據社區實際,開展多種多樣、切實可行、面向社區群眾的便民利民服務活動。如開展面向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服務,開展面向困難群眾的社會救助和福利服務,開展面向有關人員的維權服務,開展面向社區全體成員的文化娛樂健身服務、優美、穩定、安全環境服務、良好社會秩序服務等,為社區群眾排憂解難。
總之,把服務群眾貫穿于社區黨組織活動的始終是十分必要和必然的。要采取多種途徑和方法,加強社區黨組織建設,筑牢黨的群眾基礎,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把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落到實處。
[1]本社,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本社,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