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芙茉,王玉秀,杜志華
(1.浙江工業大學 體軍部,浙江 杭州 310014;2.長春市體育局,吉林 長春 130022)
在校碩士研究生體育行為選擇的影響因素分析
郭芙茉1,王玉秀1,杜志華2
(1.浙江工業大學 體軍部,浙江 杭州 310014;2.長春市體育局,吉林 長春 130022)
利用文獻資料、問卷調查、統計分析的方法對浙江省部分高校在校碩士研究生體育行為選擇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影響體育行為選擇的各因素認同程度依次為主觀意愿、實現難易度、運動項目特點、客觀環境、不同性別、年級、考生所在地、運動次數。在運動項目特點這一因素上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性別在實現難易度這一因素上存在顯著性差異。據此,文章提出:研究生體育課程設置要規范化,項目選擇要性別化,技術要求要層次化,課余體育行為要多樣化。
在校研究生;體育行為選擇;影響因素
研究生體育課程是學生接受學校體育教育的最后階段,這個階段的體育雖然不能對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起到根本性的作用,但是卻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體育意識、體育行為選擇和體育行為習慣的形成,決定了他們未來能否實現“每天鍛煉1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最終目標,也可以說,影響著和決定著他們未來的生活方式。文章在對浙江省部分高校在校研究生的體育行為選擇現狀及影響因素進行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對如何改革和完善研究生體育課程建設提出了一定的建議,以期為研究生體育課程的發展提供一定的支持和依據。
文章選擇浙江省部分大學非體育專業在校研究生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體育行為選擇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問卷調查與分析。
2.1文獻資料法
2.2問卷調查法
文章采用分層抽樣和隨機抽樣結合的辦法,對在校碩士研究生進行問卷調查與分析,本研究共發放問卷605份,回收598份,其中有效問卷544份,有效率89.9%。具體樣本的人口統計學特征見表1。
2.3數理統計法
利用spss13.0軟件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在對在校碩士研究生體育行為選擇的原因及頻率進行開放式問卷調查分析的基礎上確定了4個維度18個題項的體育行為選擇影響因素問卷。四因素為:主觀意愿、運動項目特點、客觀環境、實現難易度。

表1 樣本的人口統計學特征
3.1影響因素的總體差異分析
3.1.1 性別、年級、考生所在地因素對在校碩士研究生平均每周運動次數影響的比較分析。
3.1.1.1 性別因素對平均每周運動次數的影響分析。本文的調查結果顯示:不同性別碩士研究生平均每周從事運動的次數存在差距,女生參與體育運動的頻率顯著低于男生,平均每周不從事體育運動或運動次數只達到一次的比例明顯高于男生。這主要是受到社會的傳統認識和男、女生在思維類型上和生理上存在的差異的影響,這種性別差異是遺傳因素、環境與教育相互作用的結果。傳統認為,在運動場上盡情揮灑汗水是男性的“權利”,客觀上造成女生更少主動參與體育運動;而且男、女生在生理上的不同也影響了他們參與體育運動的程度。

圖1 男、女生平均每周運動次數調查表

圖2 不同考生所在地平均每周運動次數調查表
3.1.1.2 考生所在地因素對平均每周運動次數的影響分析。本研究結果顯示農村考生低運動頻率(沒有、一次)的比例高于城市考生,運動次數在三次及以上的比例又低于城市考生。顯而易見,經濟條件和生活環境的不同是導致城市考生和農村考生之間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一直以來我國農村學校體育的發展狀況都不樂觀,與城市學校體育的發展存在一定的差距。因為經濟條件和環境因素的影響和限制,農村對學校體育發展的投入,對公共體育設施的建設以及對公開體育賽事的承辦和宣傳都遠不及城市,這就直接或間接地對農村考生從事體育運動產生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

圖3 不同年級平均每周運動次數調查表
3.1.1.3 年級因素對平均每周運動次數的影響分析。碩士研究生一年級的課程主要是公共課(英語、政治)和專業理論課,課余時間相對固定,有充裕的時間從事體育運動。二年級雖然開設的課程開始減少,但進入畢業論文準備階段,研究生大多需要利用課余時間查閱資料、做實驗、開展各種調研活動,反而沒有太多余暇時間。文章認為:共同課余時間的減少導致參與集體性項目的程度受限。從圖3可以看出參與體育運動的頻率一年級要高 于二年級。

表2 不同性別選擇體育運動項目情況調查表
3.1.2 運動項目選擇的差異分析。籃球、羽毛球、乒乓球是碩士研究生比較傾向選擇的項目,游泳僅次于以上球類項目,被選擇的頻率較高,而排球和足球被選擇的頻率較低,文章認為這與體育課程開設項目的歷史影響有關。見表2和表3。

表3 運動項目選擇情況調查表
3.1.3 體育行為選擇影響因素的比較分析。影響在校碩士研究生選擇體育行為的因素依次為:主觀意愿、實現難易度、運動項目特點、客觀環境。各因素平均得分與設定的理論平均數3相比都達到了統計學顯著水平。客觀環境因素的得分具有弱向偏離的趨勢。見表4。

表4 影響行為選擇各因素得分綜合比較
注:*P<0.05**P<0.01***P<0.001,表5-7同
表5至表7是分別以性別、考生所在地、平均每周運動次數為變量對影響研究生體育行為選擇的因素進行方差分析的結果。統計數據顯示:性別、考生所在地和不同運動次數變量相對于運動項目特點這一因素存在高度顯著性差異;性別變量在實現難易度這一因素上存在顯著性差異;隨著平均運動次數的增加,實現難易度因素的得分呈下降趨勢。

表5 性別變量對影響體育行為選擇各因素得分比較
從各因素平均得分可以看出:農村考生在實現難易度,客觀環境和運動項目特點三個因素的得分均高于城市考生,這說明了經濟條件會對個人的行為選擇產生明顯的影響,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城市考生更多是從主觀意愿和個人需求出發選擇體育行為,不需要更多的客觀環境因素的限制,而農村考生就要從經濟消費等方面綜合考慮,在綜合評價之后,再選擇那些自己經濟條件能夠允許,基本符合個人意愿,又能實現體育運動目的,“高價值比”的體育運動行為。

表6 考生所在地變量對影響體育行為選擇各因素得分比較
綜上所述,影響項目選擇的因素認同程度依次為主觀意愿、實現難易度、運動項目特點、客觀環境、性別、考生所在地和不同運動次數變量相對于運動項目特點這一因素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性別變量在實現難易度這一因素上存在顯著性差異;隨著平均運動次數的增加,實現難易度因素的得分呈下降趨勢。
總結以上的研究成果,文章認為:
4.1體育課程設置要規范化
目前在校碩士研究生選擇體育行為受客觀條件的限制,尤其是時間條件的限制,導致主動性不強。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從管理角度考慮對碩士研究生開設體育課,制定統一、規范的體育管理制度,構建完善的課程體系,特別是針對研究生二年級的學生,為其從事體育行為提供必要的時間和空間,實現體育課程設置規范化。

表7 不同運動次數變量對影響體育行為選擇各因素得分比較
4.2運動項目選擇要性別化
碩士研究生體育課程項目的設置應首先考慮課程內容的豐富性、全面性和個體身體素質、主觀意愿以及經濟條件的差異性,特別要充分考慮到性別的差異。傳統意識的影響以及男、女生生理、心理上的不同導致他們在選擇從事體育運動項目的難易度、安全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本文研究結果表明:男生更愿意挑戰技術性要求高,對抗激烈的項目,如籃球、羽毛球;女生則傾向于選擇安全性高,運動量小、容易學習和考核的運動項目,如瑜伽、健美操等。總之,研究生體育課程項目的設置要充分考慮到性別的差異,實現項目選擇性別化。
4.3技術要求要層次化
體育課程對同一運動項目的技術要求可根據研究生性別和運動基礎的不同而分層設置。如羽毛球、乒乓球這類小球項目對技術的要求可以分為多個層次,既可以以運動競賽為目的開展針對性教學,又可以以大眾健身為目的從事一般性教學。另外,男、女生在身體素質上的差異,使得女生在掌握運動技術時要比男生慢些,因此,女生傾向于選擇一些實現難易度低,對個人身體素質要求不高,不需掌握復雜的技術就能從事的,比較簡單、易學、易考的運動項目。綜上,技術要求應因時、因地、因人而異,實現技術要求層次化。
4.4課余體育行為要多樣化
除了開設體育課,課余體育活動的組織和開展是確保研究生更多地參與到體育運動中的最好選擇。組織、參與到課余體育活動中能夠拓展研究生的時間和空間,使研究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鍛煉身體,減輕壓力,培養社交能力等。學校管理機構應鼓勵、支持研究生團體組織各種課余活動,充分發揮研究生會、各種體育協會和社團的作用,實現課余體育行為多樣化。
[1] 錢銘怡.對影響體育運動堅持性的相關心理因素研究[J].體育科學,2007(8):30.
[2] 楊貴仁.學生體質健康泛教育論[D].福建師范大學,2005:103.
[3] 鄧國良,紀麗娟.大學生體育價值觀及行為狀況的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1(3).
[4] 陳南生,黃玉山,等.廣東地區大學生體育健身價值觀與健身行為分析[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6(6).
[5] 陳小華,徐彩桐.高校在讀研究生生命質量和體育投入研究[J]體育科學,2005(2):59.
[6] 劉衛峰,田劍.普通高校碩士研究生體育鍛煉現狀與對策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05(3):92.
[7] 趙殿軍,徐金堯.部分高校在校研究生參加體育鍛煉項目情況及影響因素[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1):57-59.
[8] 管勇生.對河南省高校研究生與本科生的體質比較與活動現狀的研究[J]. 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5(2).
StudyontheInfluencingFactorsofSportsBehaviorChoiceofGraduatesatSchool
GUO Fu-mo1,WANG Yu-xiu1, DU Zhi-hua2
(1.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gzhou 310014,China;2.Changchun Municipal Sports Bureau, Changchun 130022,China)
It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sports behavior of graduate school students in Zhejiang province by virtue of literatures, questionnaire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Judging from the results,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the choice of sports behavior are listed here according to the acceptance degree,which are students’ needs, easiness of implementation, project characteristics,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People of different genders, grades, birthplaces, and exercise frequency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roject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 genders show great difference in easiness of exercise implementation. Accordingly,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PE curriculum of graduates should be standardized, the project selection should be gendered,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should be hierarchical and after-school sports activities should be diversified.
graduates at school; sports behavior choices; influencing factors
2011-02-25
郭芙茉(1978-),女,黑龍江海倫人,講師,碩士,主要研究體育教學理論與實踐.
1004-3624(2011)03-0087-03
G807.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