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遠 (江西省圖書館 江西南昌 330046)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本和人本的管理是現代企業求生存、圖發展的兩大根本要素,而人是企業的第一資本。同樣,圖書館若能以人為本、順應人性、尊重人格,將會大大激發員工的主人翁精神,使員工不再被動地在管制下工作,而是自覺地完成自己應當做的事情。尤其是在信息時代,圖書館惟有創建和形成一種能夠正確引導職工、激勵職工、使之向著成功目標不斷進取的特色文化,即圖書館文化,才能使其立于不敗之地。[1]因此,圖書館要想在信息高度發達的社會中具有與其他信息服務機構相競爭的實力,就必須打造圖書館文化,這也正是圖書館文化營造研究的原動力和必要性所在。
圖書館是從事收集、整理、加工、開發和傳播文獻的公益性文化服務機構,圖書館文化則是圖書館在其活動過程中形成或創造的具有圖書館個性特征的精神財富,是圖書館在長期為社會大眾服務的過程中形成的思想理念、價值觀、群體意識和行為規范的總和。其本質和核心是圖書館的基本價值觀,也可以叫圖書館哲學,即圖書館的世界觀、認識論和方法論。簡單講,圖書館文化就是一個圖書館的基本信念,即想什么、信什么、追求什么。[2]
綜觀當代圖書館文化的創建、形成與發展的現狀,不難看出,圖書館文化具有許多個性鮮明的特性。筆者認為,圖書館文化主要具備的基本特性有:一是自我意識的特性,或叫自主性,它是圖書館文化最基本的特性;二是積累和發展的特性,它表明圖書館文化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圖書館的發展日積月累、不斷改進、調整和發展變化的;三是相對固定性,就是說圖書館文化作為圖書館的基本價值觀,起核心作用的東西在圖書館發展過程中是相對固定的,不能輕易更改;四是系統性,指的是圖書館文化是一個相對獨立的信息系統,有層次,有結構,有明確的功能和目的,它和外部環境存在著相互作用和交換,并使圖書館文化的系統性逐步增強;五是群體認同性,就是指圖書館文化只有被圖書館全體員工認同、理解、貫徹、實施,才能真正發揮其導向、傳導、凝聚等功能,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圖書館文化;六是差異性,它說的是每個圖書館的文化都是不同的,它們在內涵和表述上都會有明顯的個性特征,即使有相同或相近似的表述,但每個圖書館的認識和理解以及實際運作方式也都是完全不一樣的。但是,它們之間可以相互參考與借鑒。
圖書館文化的運作對象是圖書館里的人,它通過影響人的思想,最終影響人的行為,進而發揮作用。其主要作用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凝聚作用;二是導向作用;三是激勵作用;四是規范作用;五是培育作用;六是整合作用。可見,圖書館文化的作用就是要將圖書館的員工凝聚在一起,同時對圖書館員工的思想和行為等進行明確引導、激勵和規范,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實現對員工及其組成團隊的培養和整合,從而建設一支有戰斗力的、能夠完成圖書館既定任務的員工隊伍。圖書館文化還有一些延伸作用,如:塑造圖書館形象、整合圖書館外部資源以及作為一種亞文化影響整個社會大文化等等。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圖書館生存的外部環境和內部運作方式等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迫使現代圖書館紛紛努力創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圖書館文化,以求在圖書館事業的發展中始終保持健康、有序、科學發展的勢頭。圖書館文化現象的出現必然給圖書館的生存和發展等諸方面帶來深刻的影響,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圖書館核心競爭力是指圖書館開展特色服務、創建優質品牌服務的能力。它一般以圖書館的核心服務能力為基礎,通過圖書館戰略決策、服務活動的開展、服務的宣傳、內部組織協調管理的交互作用而獲得,使圖書館保持持續競爭優勢的能力,是圖書館在發展中建立起來的一種獨特的優質服務體系。圖書館文化則是圖書館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種有效的現代管理方式,決定著圖書館核心競爭力管理和積累的方向。圖書館文化在核心競爭力的形成過程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基礎性作用,它作為一種柔性管理,始終貫穿于核心競爭力管理的整個過程之中,并影響和制約著核心競爭力管理效能的發揮。
事實上,競爭力的展示和擴散,實質上就是知識傳播的過程,也就是圖書館文化建立的過程,更是圖書館文化發揮作用的過程。因此,有效地把握圖書館文化創建的運行軌跡,對圖書館核心競爭力的形成和充分發揮圖書館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國許多知名的圖書館正是充分關注到,并切實著手抓好了圖書館文化建設,才不斷擁有了自身的社會地位,擴大了社會影響力,形成了強大的核心競爭力,成為圖書館界的領頭羊,倍受讀者青睞。這充分說明獨具特色的圖書館文化必將影響圖書館核心競爭力,引導圖書館的管理和運作,使他們能不斷創新服務理念、開發新的服務形式和形成獨特的服務手段,使其在眾多社會信息服務機構中穩占一席之地,并成為本行業的領軍者。
圖書館發展戰略管理主要指集中研究、組織如何制定和實施科學的圖書館發展戰略,以保障圖書館持續、快速、健康、有序的發展。因此,當今世界凡是有所作為的圖書館,無不高度重視實行戰略發展管理,追求戰略創新,實現戰略制勝。而要達到這一目標,圖書館文化的主導作用將使其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眾所周知,圖書館宗旨的確定、目標的建立、戰略的選擇、政策的制定、讀者的服務等方式和手段,都受到圖書館文化的影響。圖書館要著眼未來,適應大眾需求和社會發展趨勢,建立具有挑戰性的圖書館發展戰略,離不開圖書館文化的導向功能,圖書館發展戰略的實施更需要圖書館文化建設提供保障。圖書館文化是一種強有力的黏合劑,可以說用文化手段,比用物質、行政等手段調動職工的積極性,更能凝聚人心,更富有持久效力。因為,只有職工認同的圖書館發展戰略,才會得到職工加倍的付諸實施,才能將圖書館發展戰略目標變成現實,并轉化成良好的社會效益。因此,要促進圖書館發展戰略管理,必須加強圖書館文化建設,以圖書館文化建設的成果影響和推動圖書館戰略發展的科學化,進而帶動圖書館各項事業全面發展。
圖書館文化決定著圖書館的生存和發展,是圖書館競爭力的基石。為適應新的發展形勢,圖書館必須創建和營造新型的圖書館文化,才能使圖書館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競爭力。如何營造出良好的圖書館文化,采取的策略不同,所取得的效果也將不盡相同。因此,在營造圖書館文化的過程中,應根據圖書館文化結構的層次,兼顧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幾方面內容,其中應主要關注和加強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和精神文化三方面建設,才能形成獨具特色、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圖書館文化。
建設圖書館物質文化,可從多方面著手,但應當遵循以下原則,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2]①品質文化原則,即強調質量是圖書館的生命,是維系圖書館信譽的根本保證。②實用審美原則。從某種意義上說,讀者的閱讀需求是實用和美學相結合的產物,任何一位讀者產生的閱讀需求的惟一根據就是要具備實用性和審美性的統一,也就是說,圖書館文化與美學、審美、實用是相互包容、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③愉悅讀者原則。從圖書館文化的視角看,服務不僅意味著一個特質實體,而且還意味著讀者所期望的服務所包含的使用價值、審美價值、心理需求等一系列利益滿足。圖書館文化就是通過多種途徑,在圖書館與讀者之間構造一個愉快關系場合的中介,使讀者在接受服務的同時,產生對服務的品質、價值、態度和時間等方面都滿意的愉悅感。
而品質滿意、價值滿意、態度滿意則是檢驗圖書館物質文化是否得到落實的標尺。品質滿意是指讀者對服務質量的肯定,品質滿意是品質文化的核心內容之一。價值滿意是指圖書館提供的服務必須是俗話說的一分錢一分貨。態度滿意主要是指讀者針對圖書館職工的服務態度給予的評價。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圖書館要想在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并贏得眾多的讀者,必須努力建設圖書館物質文化,在廣大讀者中樹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和信譽,處理好與讀者的關系,爭取他們的支持與協作,這已成為圖書館成功的重要手段。
建立符合時代需要的圖書館行為規范,不僅是一種管理智慧,而且已經成為現代圖書館的一種新理念。建設圖書館行為文化,關鍵是要在圖書館中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圖書館人際關系規范、公關策劃規范、服務行為規范,并嚴格執行這些規范。建立圖書館行為規范是圖書館保護讀者利益的重要手段,它能夠正確處理讀者和圖書館之間的利益關系,當圖書館的利益與讀者的利益發生沖突時,運用圖書館內部的行為規范既可調整兩者的關系,又可提高服務質量以適應讀者的要求,而且還可以及時捕捉到讀者的新需求,從讀者的利益著想開發新的服務項目,滿足讀者的新需求,使圖書館能不斷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發展。建立圖書館服務行為規范,是提高圖書館知名度、提升圖書館信譽的重要舉措。[3]
良好的服務形象是圖書館的無形資產,是圖書館形象增加附加值的永恒法寶。一個圖書館要想求得新發展,必須努力贏得人心,一方面是要贏得圖書館員工的心,另一方面是要贏得讀者的心。而創建圖書館行為文化,建立圖書館服務行為規范,就是要使圖書館以優質高效的服務活動和服務行為不斷地爭取讀者,同時贏得職工的心,這是圖書館一切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
建立圖書館精神文化,就是要確立以人為本的圖書館價值觀,營造員工參與、協作、奉獻的圖書館精神。確立以人為本的圖書館價值觀,就是要把人視為管理的主要對象和圖書館最重要的資源。在管理中融入人文關懷,就能充分挖掘出所有職工的潛能,使其以最大的能量為圖書館服務。一個圖書館只有長期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不斷創造解決職工物質和精神需要的新途徑,才能有效開創圖書館工作的新局面。由全體職工參與、協作、奉獻而形成的圖書館精神,是圖書館全體員工共同的內心表白和思想展現,是形成團隊精神的重要因素,這也是許多圖書館努力營造的職工協作精神的前提條件。所有成功的圖書館在精神文化建設中,都是通過努力營造圖書館精神,形成圖書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進而達到調整服務和管理方式,創造滿足讀者需求的服務形式,實現圖書館總體發展的目標。
較好地創建配合、支持圖書館發展戰略的優秀圖書館文化,并通過圖書館文化去影響和促進圖書館發展戰略的實踐,往往可以迅速而又容易地實施圖書館管理,實現圖書館的總體戰略目標。因此,圖書館要切實實現既定的戰略目標,就必須做到:加強物質文化建設,夯實圖書館戰略發展基礎;營造良好品質的文化,提高圖書館的綜合素質和核心競爭力;建設整潔、優美的圖書館外部環境,塑造良好的圖書館形象;培育良好的圖書館精神文化,把握圖書館發展戰略的靈魂;培養正確的思想理念和價值觀,強化新型倫理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創建優質的工作氛圍,提高職工的工作熱情和效率;塑造圖書館工作者的行為規范,提升圖書館服務水平;創建和完善圖書館精神,形成強大的圖書館群體合力;構建精簡、合理、高效的圖書館組織結構,降低運行成本,提高圖書館的運行效率,實現圖書館效益的最優化。
總之,圖書館文化是圖書館綜合實力的體現,是知識經濟時代圖書館生存和發展的助推器。面對21世紀,圖書館文化對形成圖書館的凝聚力和塑造良好的形象所起的作用越來越被圖書館同仁所認同。因此,我們要適應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發展的要求,不斷探索建設富有生機和活力的圖書館文化,努力營造和完善符合圖書館自身特點的新型圖書館文化,為圖書館的不斷發展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
[1]黃珍娟,王含暉.論創新型圖書館文化的構建[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09(4):20-23.
[2]盛小平.論圖書館知識創新文化建設[J].圖書館,2008(1):34-37.
[3]林純.論創新和發展圖書館文化建設[J].圖書館,2006(6):112-1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