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張起花
持續轉型求突圍—訪錦州石化公司總經理裴宏斌
■文/本刊記者 張起花
原油價格居高不下,成品油定價機制又未理順,忍受著“腸梗阻”的石化企業成本壓力越來越大,營利空間越來越小,尋求突圍,唯有持續打好轉型牌。

對于煉化企業而言,2010年無疑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原油價格波動上漲,石化企業不得不接受“高成本”的重壓,而盼望已久的新成品油定價機制又一直難產,壓力無法快速疏導,直接導致我國三大石油公司2010年煉油業務板塊業績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如何轉型升級,有效益運轉是擺在當前所有石化企業面前的一道難題。
錦州石化是我國起步較早的石油煉化基地之一,也面臨同樣的難題。但企業在內涵發展與外延擴展兩方面使力,持續不斷在“轉型升級”上苦下工夫,2010年生產的高標號汽油比例由年初的不足10%上升到41%,主營部分營業收入達275億元,全面完成全年預算目標。這些成績錦州石化是如何做到的?記者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錦州石化公司總經理裴宏斌。
中國石油石化:裴總您好!轉方式、調結構、保增長已成為我國石化企業當前發展的主旋律。在過去五年中,錦州石化在這方面做了哪些探索與嘗試?成效如何?
裴宏斌:首先,圍繞打造精品煉廠、構建和諧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目標,錦州石化積極踐行“精品、責任、執行”六字方針,堅持走內涵式挖潛改造之路。通過平穩快速實施裝置工藝技術改造、有效推進重點項目建設、依靠科技進步加大科研投入等措施,填平補齊了系統配套設施的短板,使產業結構更加合理。五年來,錦州石化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9.29億元,建設項目129項。投入科研經費1.22億元,完成科技項目101項,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30%。隨著兩套蒸餾裝置、三套催化裝置技術改造的成功實施,130萬噸/年加氫裂化裝置的一次開車成功,為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邁出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步。
其次,錦州石化堅持以調整產品結構為主線,積極增產高標號汽油、低凝柴油、針狀石油焦等厚利產品,提高經濟效益。僅去年全年,錦州石化就完成汽煤柴產量463.90萬噸,完成化工、添加劑產品產量24.13萬噸。其中通過精細調整汽油調和組分、開辟汽油下海輸送通道等辦法,生產93號汽油71.97萬噸。
中國石油石化:調結構是一項系統工程,在這項工作的開展過程中,錦州石化是如何做好“平穩、均衡、效率、受控、協調”十個字的?
裴宏斌:我們堅持生產以計劃為主、計劃以優化為先的原則,科學調整生產運行方案,不斷加強計劃執行率和操作平穩率考核。去年,我們圍繞三套催化長周期運行、兩套蒸餾加工負荷調整、開好減壓深拔、焦化一爐兩塔低負荷運行、提高重整裝置苛刻度、加氫裂化開車等重點工作,統籌兼顧開展裝置物料平衡、瓦斯系統平衡、氫氣平衡和汽電平衡等工作,為完成各項生產任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公司全年完成原油加工量655萬噸。石油產品綜合商品率完成92.78%,輕油收率完成71.52%,加工損失率完成0.58%,全年煉油完全加工費217.54元/噸。
中國石油石化:“十二五”期間,錦州石化將如何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和結構調整,推進經濟技術指標持續改善,實現“效益更好”的發展目標?

裴宏斌:首先,要從資源運作的源頭開始精打細算,加強海洋油和蘇丹達爾油等中質、重質原油的采購,搭建合理的原油結構。其次,以裝置優化和系統平衡為重點,全力做好原油一、二次加工裝置和煉油與化工裝置的負荷匹配與調整。第三,要加強變動操作管理,確保新建裝置、檢修改造裝置高水平開工,并做好后續優化運行,確保每個環節精益求精。第四,要注意緩解裝置加工負荷不均的局面,著力提高加工效益好、技術指標先進裝置的利用效率,實現二次裝置加工負荷優化排產。第五,要抓好蒸餾、催化、加氫裂化、焦化、加氫、重整、制氫等裝置優化操作,提高高標號汽油、低凝點柴油等煉油高附加值產品的產量。
當前,我國煉化產品已由“整體數量短缺”轉變為“結構性短缺”。傳統煉化產品、中低端煉化品種生產過剩;新型煉化產品、精細、高端煉化品種短缺,甚至依賴進口。因此,產品結構的調整是近幾年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頭戲。
中國石油石化:這些舉措涉及煉油企業生產的各個環節,是不是也對企業的各項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裴宏斌:是這樣。按照安全必保、效益更好、和諧穩定的發展目標,我們首先要持續強化基礎管理工作,建立較為完善的基礎管理體系。具體而言,以質量、計量、標準化,以及流程、制度管理為主要內容,結合ERP功能的完善,持續做好制度、流程修訂工作,加快質量、內控、法律風險防控等工作的優化整合,創新基礎管理模式,形成遵從法律、遵從規章制度、遵從操作程序的工作氛圍。
其次,我們要加強財務運營管理工作。圍繞費用成本和效益,及時調整生產經營策略,更好地調節加工流程,優化生產運行。優化完善預算考核指標,推動建立規劃、計劃、預算和考核四位一體的運作機制。
另外,積極推進HSE體系建設,落實屬地管理和直線責任。全面推進經濟增加值和全員績效考核工作,進一步完善考核辦法,細化考核單元。持續加強隊伍建設,創新培訓方式,以建立學習型組織為目標,組織開展好管理、專業技術和生產骨干的培訓。
中國石油石化:目前,國際原油價格持續高漲,這使各煉油企業控制生產成本的難度非常大,錦州石化卻基本做到了有效益運行,除了加大調結構的力度外,還有其他絕招嗎?
裴宏斌:我們摸索出的經營思路是“吃粗糧,產精品”,從而提高各項經濟技術指標。加工一些高硫、含酸的重質油成本較低。為此,錦州石化合理調配原料,優化生產方案,設計出了一系列工藝流程,形成了錦州石化的獨特加工工藝。當前,我們不僅能加工這些劣質、重質油,而且生產出的都是高標號,高附加值的產品。
對于剩下的渣油,我們也做到“吃干榨盡,變廢為寶”,深加工出重要的化工原料和產品。利用丙烯生產聚丙烯、異丙醇,利用丁二烯生產順丁橡膠,利用異丁烯生產添加劑等,這些都是一些高附加值產品,市場效益不錯。
去年,面對陸上原油持續減供、進口原油運作風險逐步加大的不利局面,錦州石化適時成立了外油運作領導小組,嚴格按照“效益優先”的原則,積極購入新西江和錦州25-1等中重質海洋原油,全年累計完成海洋原油配置計劃97.71萬噸,較年計劃增加47.71萬噸,增幅達到95.43%。同時,努力爭取蘇丹達爾原油配置計劃44萬噸,有效緩解了二次裝置加工負荷不均勻的矛盾。
中國石油石化:加工劣質原油必然對工藝技術水平及設備維護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錦州石化是如何應對的?
裴宏斌:根據重質原油的加工要求,我們除了優化、新上一批裝置外,加強了裝置非計劃停工考核,提升裝置長周期穩定運行水平,并按照裝置管理專業化、系統化、數據化的要求,提高了工藝技術管理對生產運行的分析指導作用,保證各個裝置的平穩運行。
設備管理是確保裝置長周期運行的物質基礎。在這方面,我們推行從物資采購到設備安裝、從設備投入使用到維護保養,全面、全員、全過程的標準化管理;有效開展預知性檢修,做到保質保量;做好大修和裝置改造的計劃實施,嚴控頻修,慎重利舊,逐漸建立了從風險識別到隱患消除再到維護保養的完善管理程序。
中國石油石化:“十一五”期間,我國各行各業都積極推進節能環保工作,清潔生產的呼聲也非常高,在這方面,錦州石化做出了怎樣的成效?
裴宏斌:“十一五”期間,錦州石化提前兩年實現節能節水工作目標,其中煉油綜合能耗由2006年的81.29千克標油/噸下降到2010年的65.88千克標油/噸,噸油耗水由2006年的1.32噸/噸下降到0.87噸/噸,下降34 %。

中國石油石化:推行循環經濟是我國石化企業突破可持續發展瓶頸的終極選擇。錦州石化是如何有意識地規劃并構建自身的生態工業鏈,發展循環經濟的?
裴宏斌:首先,錦州石化把節能降耗作為重點工作常抓不懈,建立健全了節能節水管理體系,做到職責清晰,分工明確。同時,不斷完善“十一五”節能節水規劃,明確挖潛方向和目標,建立了有效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在日常管理中,層層簽訂了環保責任書。在錦州石化,每一寸廠地、每一臺機器都是有人看管的。
其次,我們采取一些技術手段抓好清潔生產工作。針對化工污水,我們投入近5.5億元,先后投產了化工污水回用和煉油污水回用兩套環保裝置,將生產污水全部回收利用。在尾氣、煙氣的治理上,我們實施了煤電廠完善工程,投資2億多元,徹底解決了二氧化硫排放不達標的問題。新上了1.5萬噸硫黃回收裝置,年可回收1.27萬噸硫黃,為企業增效600余萬元。此外,我們公司的供熱改造工程——煙氣脫硫項目也已經投產。數據顯示,煤電廠爐內脫硫+爐后濕法使脫硫率大于95%。
針對燃料消耗占企業能耗15%左右的現狀,我們把提高加熱爐熱效率作為降低燃料消耗的關鍵環節抓實抓好,職能部門加強對加熱爐的監測,通過對煅燒加熱爐改用新型燃燒器,提高了瓦斯燃燒效率。通過對焦化等裝置加熱爐安裝7臺氧化鋯在線測量儀,對重整等裝置加熱爐風機增設變頻器,有效控制了加熱爐過剩空氣系數。
針對地下新水管網超期運行,腐蝕嚴重,特別是自備電站耗水比重大、部分水場年久失修、循環水泄漏以及水質硬度高等困擾降低水耗的難題,公司從加強用水考核、減少新鮮水漏損、大力整治落地水、提高污水回用率等環節入手,使水耗大幅降低。
節能減排和一系列清潔生產的工作都是為發展循環經濟打基礎的。企業內部的循環只是循環經濟發展的初步階段。今后,我們將按照國家及中國石油集團整體規劃,加大技術支撐力度,根據行業特點拓展循環經濟發展的廣度和深度,最終達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經濟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