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玲
就大多數文科生而言,雖然很想學好數學,可就是數學成績提不高。當然造成這種“想學又學不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就從學生的學習狀態方面來淺談影響文科生數學成績的主要原因及其解決方法。
一、影響文科生數學成績的原因
1.不少文科生學習數學比較被動
許多文科生對數學沒有掌握學習主動權,表現在不制訂學習計劃,課前沒有預習,對老師要上課的內容不了解,上課不做筆記,沒有真正理解所學內容。
2.不少文科生不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
一般來說,數學老師上課都會分析概念的內涵,強調重點難點,但是相當多的文科生上課往往會走神,沒能全神貫注,對教學重點難點一知半解,有些學生即使上課時也做了筆記,但存在的問題也很多,課后只是為做練習而做練習,機械地套公式、定理,不善于總結知識,把握知識的內在聯系,結果時間也花了,但收效甚微。
3.相當一部分文科生學習數學時不重視基礎知識
即使是一些有點功底的文科生,在平時學習數學時也經常忽視基本知識,對一些難度不大的題目,經常是“心算”了事,而不去認真“手算”,忽略了演算過程,使一些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得不到有效訓練。這些學生反而對難題很感興趣,一旦鉆研進去就不能自拔,陷入題海,結果舍本取末。
4.很多文科生對高中數學不具備進一步學習的條件
與初中數學相比,高中數學知識無論是在深度、廣度上還是在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這就要求學生必須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和技能,為進一步學習做好準備。高中數學中有很多知識難度大、解題方法要求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二次函數的最值問題,函數值域的求法,三角公式的變形,空間概念,排列組合等。有些內容還是初高中教材都不講的脫節內容,如不采取補救措施,查缺補漏,學習停滯不前是不可避免的。
二、提高文科生數學成績的措施
我認為,應該以加強學法指導為主,化解分化點為輔,以此提高文科生的數學成績。
1.加強學法指導,促使學生主動學習
學法指導主要從以下幾方面繼續指導:制訂學習計劃、課前預習、課堂專注、課后及時鞏固復習總結。
(1)制訂學習計劃,安排合理時間,這是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的第一步。計劃有長遠計劃,也有近期計劃,計劃要嚴格執行,行之有效。
(2)課前預習是學生學好新課的前提。課前預習要講究效果,力爭在課前把教材的基礎知識基本弄清楚,對于難點做好記錄,以便上課時認真聽老師分析。
(3)課堂是學習的關鍵環節。上課時一定要專心聽課,認真做筆記,特別是課前預習中不清楚的難點知識,通過老師的分析,盡量掌握。如果課堂上掌握不了,課后也要想辦法解決課堂上的疑難問題,千萬不要把疑難問題堆積下來。
(4)課后及時鞏固、復習,總結已學知識,也是搞好學習不可缺少的環節。課后學生要做的,一是做適當練習鞏固課堂知識,建立練習錯題本是一個不錯的做法;二是看課堂筆記,把剛學的新知識與以前的舊知識聯系起來,使所學的知識由“懂”到“會”、由“會”到“熟”、由“熟”到“活”、由“活”到“悟”。
2.重視基礎知識,循序漸進,切忌冒進,急功近利
不少文科生學習數學不重視基礎知識,急躁求快,有的同學甚至想方設法找學習捷徑、竅門。針對這些情況,教師要讓學生懂得基礎知識的重要性,做題不要只做有難度的題,對容易題目的演算有助于提高運算能力,不能忽視。另外,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知識的過程,決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許多同學能取得優秀成績,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的基礎知識扎實,他們的運算能力達到了相當熟練的程度。
3.研究數學學科特點,加強輔導,化解分化點
數學的特點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邏輯性和廣泛的適用性,對能力要求較高。學習數學一定要講究“活”,只看書不做題不行,埋頭做題不總結積累不行,對課本知識既要能鉆進去,又要能跳出來。高中數學中易分化的知識多,這些知識一般都有方法新、難度大、靈活性強等特點。對易分化的知識,教師應當采取多次反復,加強輔導,開辟專題,將出現的錯誤提出來讓學生議一議,充分展示他們的思維過程,通過變式練習,提高他們的鑒賞能力,以達到靈活掌握知識、運用知識的目的。
總之,影響文科生數學成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提高文科生數學成績,需要師生共同努力,學生要主動學習,老師更要加強引導和輔導,雙管齊下才能凸顯成效。
(作者單位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賓陽縣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