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永
作文是改出來的。改的環節,保證了文章的質量。因此說,在作文教學中,作文評改是一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可是傳統的作文教學把學生寫出文章作為每一次作文練習的終點,恰恰忽視了“改”這一重要的訓練環節。嚴重影響了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我們在作文教學中,必須打破傳統教學的框架,逐步教會學生自改,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就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筆者做了初步的探索:
一、精心指導,培養自我修改能力
要讓學生互評互改作文、自批自改作文,作為教師非要在課堂內外下點苦功不可,不僅要將評改作文的要求、程序、方法等準確、詳細地讓學生知曉,更重要的是要培養他們具有評改作文這方面的能力。為此,教師應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注意復習舊知,提高能力
作文評改是以知識水平、能力為基礎的。讓學生動手評改,本身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學生如果對所學知識掌握得不扎實、不全面,那么進行評改時便會感到無從下筆或力不從心。在評改過程中,應首先讓學生結合作文的文體,參照評改的要求對有關的知識進行回憶、整理,使其將積淀的知識發揮出來,從而對作文進行評判。
2.加強閱讀指導,提高閱讀能力
評改作文的第二步是閱讀文章。閱讀,是在學生對已有知識系統地把握以后,獨立地閱讀習作。在閱讀時可從以下六點做起:(1)通過全文獲得感性認識,看習作是否合乎體裁。(2)看文章的題目與內容是否一致。(3)分析文章的主題是否突出、是否升華,是否游離、走題。(4)看文章的結構是否清晰,過渡是否自然,謀篇布局是否合理。(5)分析文章的語言是否合體、準確、流暢。(6)看是否有錯別字,卷面是否工整。
3.把握“思”字,注重思維的培養
如果說作文是一種思維活動,那么作文評改便是對思維進行思考的又一項思維活動。作文評改,不能忽視對學生思維的培養和訓練,因為作文評改本身又是一種再創造性的思維過程。一般說來,作文的思維活動應注重于對思維的順序、思維的方式、思維的結構和思維的類型等方面進行培養和訓練。
4.注重寫作訓練,提高作文能力
作文評改的另一個關鍵是“評”字。評,就是對所評判的習作做一番恰如其分的評論??梢哉f,作文評判又是一個再作文的過程。這就要求:(1)評語中心突出,要有針對性。(2)評語要主次分明,概括性要強。(3)要注意連貫,表述準確。評語類似于材料作文,它要求學生在運用各種能力的基礎上,綜合思維,高屋建瓴,對習作作出全面、客觀的評價。
二、具體實踐,落實評改行動
這里結合本人多年的教育實踐,著重談談互改作文的具體操作方法和過程。
1.教師示范
教師可選擇一篇中等水平的作文,在原文中將錯別字、病句加上方框和橫線,并寫上正確的字和修改成通順的句子,精彩的語句下邊加上圈線,旁邊加上簡略的評語,指明其表達藝術技巧及作用。其他增刪則采用修改文章常用的符號,最末寫上總評,將這樣一份評改樣卷印發給每個學生。
2.明確具體評改的要求與程序
為了便于學生操作,應明確告訴學生評改的內容:(1)很不妥當的題目;(2)錯別字;(3)用錯了的標點符號;(4)病句;(5)刪去多余的字詞句段;(6)添加必不可少的字詞句、標點;(7)中心明確,話題與材料關系密切。自評包括眉批、總評。眉批要求三言兩語,言簡意賅,多從正面肯定,全篇不少于三處;總評一百字左右,要評文章對所給題目或材料的把握、主題的確立、材料的使用、結構的安排、詳略的處理、表達技巧和語言修辭的運用、書寫的態度和水平等,這八項中至少寫出五項,以正面肯定為主,同時指出其不足。
3.試評同一文章,樹立自信心
印發一篇學生作文,讓學生試評試改,然后組織討論,明確哪些地方應該改動、哪些地方應下評語。這樣,學生就基本掌握了評改的程序和方法,自然樹立了自信心。同時也從中明確了自己評改的得失,以便今后揚長避短。
4.老師根據學生作文水平,劃定學習小組,進行互評互改
5.教師抽查,了解作文和評改情況
除對原文的評改有完全不同的看法作批點外,一般只打出作文評改的分數。
6.統一講評
7.根據教師評講,重讀自己的作文及評改,對評改持不同看法者征求老師的意見
一方面鼓勵評改者經過認真思考大膽地寫出自己的觀點;一方面勉勵學生思考、吸取別人的建議。
8.學生自改
教師在課堂上把各自的習作發回作者手中,由本人在充分吸收老師和學生的合理意見后,反復斟酌,認真修改,最后謄清定稿。
9.張貼優秀的作文和評改得當的作文,以引導學生閱讀,并對照自己的作文思考。為達到最佳效果,關鍵是要選準“冒尖戶”,激起千層浪
總之,作為中學教師,我們應該努力教會學生自改、互改作文的方法,把批改、講評作文的“領地”轉讓給學生,讓學生把自改、互改、講評的多項活動變為提高作文能力的過程,使學生在實踐中逐步領悟到修改作文的真諦,激發其寫作修改的積極性,真正掌握寫作修改的本領,并將這種能力培養成習慣,讓學生終身受用。
(作者單位 山東省臨沂市平邑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