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安雙
成功的教師之所以成功是因他把課教“活”了,把課教“活”的關鍵就是要在課堂上創設一種令學生置身其中,流連忘返的情境,使學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覺中隨課文內容的波瀾起伏而流動,產生一種欲罷不能的濃郁興致。這樣才能真正把語文課教“活”。在眾多的課堂教學方法中,情境教學法力求營造輕松愉悅、活潑和諧的課堂氣氛,是能把語文課教“活”的最好方法。
一、利用藝術手法創設情境,再現生活
1.優美音樂渲染情境
音樂是一種神奇的語言,它可以直達聽眾內心的深處,喚起情思,引發共鳴。如果在課堂上適當地使用音樂渲染的方法,則在課堂氣氛營造上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音樂渲染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是借助多媒體或錄音機,播放教師事先準備好的音樂或歌曲。
2.簡筆畫刻畫情境,彰顯生活
借助簡筆畫再現課文情境,可以把課文的內容直接具體化、形象化。除了多媒體展示圖片外,教師的簡筆畫同樣能吸引學生,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便于學生形象、直觀地理解課文的相關內容。
3.巧用書法板書情境
漂亮的板書設計不僅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的結構、框架,也能在視覺上造成沖擊,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便于日后對于信息的提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能適度變換書體,一定能折服學生,使他們的目光聚焦于黑板,對老師所板書的內容印象深刻,甚至于模仿老師的書法,產生對書法藝術的熱愛之情,培養自己動手寫字的良好習慣。
4.伴奏朗讀描繪情境
教師的誦讀,對于營造情感氛圍,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意境,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更是至關重要。所以,教師在作范讀時,就不能僅僅是簡單地把文字流暢地讀出來,還要適當找好背景音樂,感情充沛,抑揚頓挫,善于傳達作者細微的情感變化。教師要善于根據不同文體,創設不同的感情基調。
5.課本劇表演塑造情境
在戲劇、小說、散文的教學中可以借助表演來創設情境,設置美感的情境,直觀再現課文中的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和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自編自演,分組表演。學生們在認真研讀課文的基礎上,相互討論。他們在相互表演中,揣摩課文人物的心理、性格特點,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們在笑聲和表演中學習課文,理解課文。
二、要求學生自主實踐,體驗生活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要將教學活動置于現實的生活背景中,激發學生作為生活主體參與活動的強烈愿望,同時將教學的目的、要求,轉化為學生的內在需要,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生活,從而獲得有活力的知識,并使情操得到真正地陶冶。
三、引導學生大膽設計,創新生活
“語文教育的基本任務之一,就是喚起孩子們的一種想象力,一種探索的熱情,一種浪漫主義精神。”這說明對語文教材的理解、記憶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那么,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們,就要善于挖掘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在積極思維中理解語文,想象生活,尋找生活與語文教學的結合點,讓生活成為學生學習的大教材。在教學中,我們還可以通過續寫、改寫等寫作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聯想力。
四、加深閱讀的辯證分析,感悟生活
“文以載道”,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載體或工具,而思維是語言的靈魂,提高學生的思維也就升華了語文的靈魂。要實現這一目標,只有走進文本、理解文本,與作者的心靈對話,觸摸作者情感的脈搏,一遍又一遍地品讀消化,一次又一次地分析概括,才能深刻分析文章所蘊涵的生活哲理,對生活有新的感悟,這是語文新教學的一大境界。
因此,既貼近生活又過濾生活,既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立足于課內,又延伸于課外,是“大閱讀”與“語文生活化”重視學生長遠發展、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良好途徑。努力為學生的語文世界打造明麗廣闊的天空,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這是語文教師應盡的職責,
(作者單位 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百頃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