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俊萍
人們常說,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門道。管理者應有統籌全局的方法;農民種地要有經驗之談;做醫生要有醫德高明的醫術。那么怎樣去做一個被學生認可而自己也能輕松自如、快樂教學的老師呢?這就需要我們把握好為師之道。我個人認為,為師之道基本應包括以下三點:心態、人格、能力。
一、良好的心態
曾經看過一篇作文《東施西施的故事》:東施西施參加選美,兩人都進入了決賽。最后要選出最佳美人。西施自恃最美,在整個過程中非常自信,抱定自己必勝的信念。而東施卻以一種平和的心態,只是重在參與,并認為自己根本不如西施美。可最后的結局是東施被選為最佳美人。
這個故事無疑是想告訴我們,對于任何事物,保持一種平和寧靜的心態是很重要的。這樣才會做到勝不驕、敗不餒,而不是一味地怨天尤人。
在現今這個人才濟濟的社會中,強手如林,能人可謂是越來越多。同時,心理不健全者也日趨增多。所以,要想把握好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生活,使自己活得充實而快樂,也就是說活得成功,我想最為重要的是具備積極良好的心理狀態。如果具備了良好的心態,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他心中都有一個尺度,一把心理的平衡尺。這樣,他工作時才能無條件地達到一種極致,達到一種純化的境界。特別是教師,更應該心如止水。但這并不表示我們要消極地與世無爭。但定要“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一切先以自己做好為準,做到別人對你無懈可擊,做到自己問心無愧。做到了這些,你就一定做到了一切以學生為重,一切從學生利益出發。這樣,你就淡化了一些其他的東西。為了我們活得輕松,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吧。認可學生,認可自己,更重要的是要有肚量認可同行!記住這句話吧:每個人應該煥發的是自身的潛質,而不是一味與別人作對比。你要悟透了它,你就擁有了一個積極的祥和寧靜的良好心態。它會使你的工作更加出色,它更會使你的生活愈發清透而燦爛!
二、人格的魅力
人才日趨增多的同時,社會或許更加認同、贊賞一個人的品行,即人格至上吧。其他職業我并不熟悉,但作為面對學生的教師,人格是極為重要的。我們常說“教師的人格就是教師的一切”,這句話就涵蓋了它的全部意義。
這么多年來,我慶幸自己一直奉行著這一做人的原則:正氣、誠實、謙虛。有時我在想,這正氣、誠實、謙虛,還有諸如寬容、善良等,它們是給予我人生最大幫助的朋友。是它,幫助我做好了班主任工作和教學工作;是它,幫助我在學生心目中樹立了那么高而久遠的形象;是它,幫助我在工作上不斷進取,越干越有勁;是它,使我有了更多的朋友;是它,使我做人更坦蕩;是它,使我更對自己有信心。甚至有時候我會對自己有一種敬佩,或者應該說是對“善良、寬容、勤奮、誠實、謙虛、正氣”的一種虔誠吧!
乍一聽,這正氣、誠實等有點兒太大了,還有些抽象呢。但我相信,具備了這種人格的教師,沒有他做不好的事。他會從點點滴滴做起,認真對待每一件事,用心地盡善盡美地完成每一個工作。更為重要的是,作為教師,其人格力量會對學生起著潤物細無聲的莫大作用。我想,只要我們擁有這些,它一定會為我們指路、引路,會使得我們的教學工作得心應手。
的確,教師必須要有良好的為師之形。有句名言說得好:教師的人格對于年輕的心靈來說,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發展的陽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業的一切。
是呀,擁有它吧!它會煥發出無窮的人格魅力,它真的會為你的工作和生活增添色彩。
三、工作能力
一個人,擁有了良好的心態,具備了人格力量。我想,他應該具備過硬的工作能力。正如一句話這樣說: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其中的“性格”可以包括一個人的心態、品行、性情等方面,即它的涵蓋面很廣。在現今的社會中,它應該是一個綜合詞。舉一個這樣的例子吧:過去的學校教育過分地重視學生的知識能力,而遺忘了一些其他的能從定性上去發展學生潛質的東西。而現如今不同了,我們重視教會學生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學會自覺學習。而這兩年來,我又嘗試了對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如養成學生一些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注意培養堅強、忍耐、寬容,做人要有正義感,要踏實勤奮,為人誠懇,與人合作等。還特別注重了對男生責任心的培養,要求女生要有涵養。其實,這也順應了現今的教育宗旨:教會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這些改變也正是適應了社會的需要,即生存能力應重于知識能力。
看完這個例子,我想我們都明白了這樣一個不同點。過去:知識=能力?,F在:品性(心態:善良、誠實、勤奮、寬容等品行)能力。
所以我認為作為一名教師,只要是有了良好的心態,把握好人格尺度,工作能力也應該隨之具備了。因為具備了前兩點的人,他一定會踏實、勤奮、不斷進取。即使天賦不是很好,但他完全可以靠后天的努力增長自己的才干,不斷地使自己的能力凸現出來。
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嘗試注重修養這門課程:調整心態;品行至上;培養能力。
我們常聽說這樣的話:“教師要善于這樣說話:使孩子們在我們的話里感到我們的意志,感到我們的修養,感到我們的個性!”
的確,擁有師道吧!教師本身就應該是一本書,對學生施加潛性的影響,收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正如每個教師都是一個雕塑家,他的一舉一動都在雕塑著自己,也在雕塑著學生。
(作者單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精河八家戶農場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