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 齊世明

抬起下頦,但不過分。
——這是一句英文的“成語”。我將其寫在日記本的扉面,以為箴言。
是的,你不必因為懷才不遇、“屢戰(zhàn)屢敗”而自輕,我不必因為形穢如“丑小鴨”而自慚,他亦不應(yīng)因為希望一個個破滅、“未老先衰”而自賤……
同樣,也不要擁著嬌妻美女去領(lǐng)了一次什么“‘共和國脊梁’大獎”或“應(yīng)盛邀”參加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出便自負,也不要“而立之年”即躥升為“縣太爺”或一年之內(nèi)出了兩本“巨著”又拍了兩部“大片”便自高,也不要腰包鼓鼓的買了第二輛高檔跑車或在邊陲小縣城開了第三家辦事處便氣粗,便自傲……
一個人低慣了頭,長此以往,沒有錯也會油然覺得自己有錯。那種自卑的姿態(tài),似乎永遠在領(lǐng)悟被批評的必要,永遠在研究別人似乎留下的腳印……
一個人總是采取仰望的姿勢,目光便不斷去追逐新的高度,不會注意腳下豐厚的黑土地了,也不會考慮自己的自信是否過分,有沒有堅實、“誠信”的基礎(chǔ)?
抬起下頦,
但不過分。
——這是一個人、特別是建設(shè)文化強國的國民應(yīng)有的自尊。
思緒的駿馬穿過青紗帳的層層綠浪,停步于天與地這本巨著的裝訂線;
目光的利箭,橫越雪白的浪花,犬牙交錯的礁石,跌落于大海遠處的海平面。
在天地之交,有一條或粗或細、或淡或濃、或平或曲的長長的線——如果把天和地比作兩片巨大的蚌殼,在這蚌殼的邊緣,橫亙著隔斷人們視野的地平線。
是的,地平線,一條無形的珊欄。擋住了多少思想的航舟,阻攔了多少目光的流泉!
于是,便有了“山窮水盡疑無路”的牢騷,“此情無計可消除”的幽怨,“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慨嘆……
任何人都有他的“地平線”,關(guān)鍵在于,千萬不可被這“地平線”關(guān)閉了你的心扉,限制了你的視線。
因為:當你登高,它就向遠;當你舉步前進,它就會不斷地向前伸展。
你終于會發(fā)現(xiàn),這“地平線”啊,不過是天與地之間虛設(shè)的界限!
領(lǐng)略了這一真諦,便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認識了這一哲理,便有了“山不轉(zhuǎn)水轉(zhuǎn)”的信念。
親愛的朋友,掙脫羈絆,登高望啊,邁開雙腿大步走吧!一條條“地平線”,在你腳下,無限風光,在你前面……
柳陰下,運河旁。
是垂釣的好地方,也是清談的好去處。
清談?wù)摺⒂^賞者……有許多“高水平”的“評論家”。漁網(wǎng)在水中蕩蕩,他們的“評論”在垂釣者耳旁飄飄——
哎,這漁網(wǎng)可不小,上一網(wǎng)下一網(wǎng),多費勁哪!應(yīng)該縮一圈,小點兒。
我看人家都在網(wǎng)底放點兒魚餌,那才招魚呢!
網(wǎng)魚呀,純粹是消遣,犯不上這么頂真兒。帶上醬肉、香腸、啤酒,親戚朋友團團圍坐,網(wǎng)上來就網(wǎng),網(wǎng)不上來就喝,那才叫一個“妙”字呢!
可不是嘛,你看對面河邊,那老頭就喝上了。他這么一瀟灑,魚也“瀟灑”,啵兒!啵兒!都蹦他網(wǎng)里去了……
那成啥了?耍大刀哪?網(wǎng)魚就得悶住勁兒,往那兒一蹲,沒個半天工夫,還行?啥也不用合計,要緊的是耐心,等!功夫到了,死水里也能網(wǎng)幾條活魚……
垂釣者一言不發(fā),他也難以插嘴,只是悶坐在那兒抽煙。濃濃的煙氣與悠悠的河水一道劃著一個又一個圈兒蕩蕩而去。
“評論家”們說夠了,扯乏了,散了。
垂釣者坐在那兒,盯著空空的河面、漁網(wǎng)。
也許他太蒼老了。每拽一下漁網(wǎng)都如支撐漁網(wǎng)的舊竹竿發(fā)出嗄嗄欲裂的聲響,使人“慘不忍睹”。
也許他太樸素了。一件洗得泛白的破軍裝,怕是20多年前的“寵物”了;在普遍抽“帶把”香煙的今天,他竟還抽“大老卷”。簡直有些寒酸了!
也許他太孤僻了。無論路過者丟下一句贊嘆還是一句詢問,他都報之以默默。
于是,他成了孤獨的釣者。
他來得最早,在這一泓河灣他占了風氣之先,但他的身邊空無一人。
倒是那后來的幾位釣魚人,每位身邊都圍了不少看客;或軼聞趣事關(guān)于人,或說大論小評點魚,嘻嘻哈哈,好不熱鬧。
他也偶爾向那熱鬧的風景瞥一眼,僅僅瞥一眼,也許僅僅是看看別人入網(wǎng)的魚,小魚小蝦。
終于,他感覺手邊的網(wǎng)綱沉甸甸地往下墜,水面上漾起一個兩個漩兒,他十分敏捷地幾乎是應(yīng)“漩”而動提起了網(wǎng)——
啊,一群群圍觀者都跑過來了。“嗬,這么大的鯉子!”“不是說這條河里沒有超半斤的魚么,瞧這條有2斤,這條也有1斤,好家伙,一網(wǎng)3大條,創(chuàng)紀錄了!”
歡呼、歡笑、歡樂,漾起一片片浪花簇擁著這孤獨的釣者。他呢,嘴角只是咧開一條笑紋,昏花的眼也只是略略有些濕潤,但,仍是默默。
鮮活的大魚,得孤獨地釣。
真正的大事,得默默的干。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
“也不盡然。臨淵羨魚本身也不失為一種人生享受。董仲舒先生也許不明白,釣魚過癮,羨魚也快樂。既然醉翁之意不在酒,那么漁翁之意也就可以不在魚呀……”
一位涉獵甚廣又頗有新見的語文老師,與自己的學生路過一泓河灣,四五釣竿、三兩魚網(wǎng)的河灣。
學生訥訥地問:“您剛講過什么是‘快樂’,您的‘快樂學說’在這兒能得到例證么?”
老師說:當然。你看,偌大的植物界,可以說只有兩種花,一種花可結(jié)果,一種花不可結(jié)果。不能結(jié)果的花卻更美,比如玫瑰,又比如郁金香,它們在陽光下粲然而開,沒有任何功利的目的,純粹只是為了快樂,這就夠了。眼前的垂釣者呢,也可分為兩種,一種只奔著釣大魚,多釣魚,賺鈔票,另一種坐在河邊是一樂,清風徐來也是一樂,手握釣竿更是快樂。在我看來,快樂本身就是成功。
學生深以為惑:快樂就是成功?這……
老師瞟了一眼圍著一條剛上網(wǎng)的小魚歡欣鼓舞的人們,清咳了一聲,說:
話有點兒過了么?其實,快樂勝過黃金無數(shù),是世間成本最低、風險也最低的成功啊,且能給人真實的受用。不說遠的,你看看這廂,那大腹便便的老局長,不就是先坐在河邊,“羨魚”而結(jié)識了一群快樂的百姓,因而擺脫了“下崗”之愁么。及至他拿起釣竿,不為口腹,不為喝彩,更不為鏡頭,已純粹是快樂使然了。
學生似有所悟:快樂即成功,這是不是也是一種人生哲學?
老師款步走向河邊一株柳樹,柳枝在水面蕩起一圈圈漣漪,讓人的心思變得恬淡而悠然。他的語調(diào)也悠然了:這是充滿陽光的人生哲學。你想想,人類追求功利、地位、名譽,想要什么?快樂。“預(yù)算”之內(nèi)頭號“戰(zhàn)果”就是快樂。然而多數(shù)人在追求之途上悶頭趕路,只想著盡早、盡快地達到目的,哪還顧得上欣賞沿途美景?這就忽略、舍棄了一長串隨手可擷的小快樂。結(jié)果如何呢?多數(shù)人半途而廢,心灰意冷。當然,也有極少數(shù)登上了峰頂,但是年老興衰的你,預(yù)期的大快樂已無意兌現(xiàn)。
還有一個更形象的比喻,有些人也許收獲了足夠多的的成功的“橄欖”,卻未能夠榨出與之相稱的足夠多的快樂的“橄欖油”。這樣,似乎成功了卻不快樂,其實還是不折不扣的失敗。而快樂就是成功,或者說比通常意義上的成功更重要。
學生聽著,沉吟著,玩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