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 偉
教研組是學校教學核心工作的基礎單位,教研組的建設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到整個學校的教學質量,加強學校體育教研組建設,是進一步推進體育教學改革與實施的前提和保證。如何把體育教研組建設成為團結協助、開拓創新、工作能力強的集體,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中之中。
俗話說 “人心齊、泰山移;人心散、做事難”。因此,搞好團結是科組建設的首要工作。
1、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把尊重教師、理解教師、關心教師貫穿到科組工作的每個環節,切實關注教師的思想之慮、情緒之波、生活之憂,關心教師的成熟、成長、成才。同時,定期開展教師間談心談話活動,從思想上加強溝通和交流。建立健全科組 “關愛幫扶機制”,幫助離退休教師、困難教師解決生活實際困難,凡是教師家里有喜事的堅持共同祝賀,有白事的堅持走訪慰問,努力形成科組關愛教師、教師心向科組的良好局面。
2、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堅持培育以團結、協作、統一為基本特征的團隊精神,使大家在思想上合心、行動上合拍、工作上合力。努力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教師間團結協作、以誠相見、互相信任,切實做到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新老教師之間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促進,共同探討工作思路、謀劃工作的措施、增強工作的本領。
1、加強理論學習,提升知識素養,提高教育教學科研水平。一是認真鉆研體育教育教學的基本理論,及時了解和掌握體育教育發展的基本動態,不斷吸收體育教學改革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能熟練地運用新的理念、新的思維、新的方法。二是立足于本學科及本人教學實踐,在教學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總結出本學科的教學經驗和體會,把教學和教研統一起來,以校本教研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成為既善于移植先進教育教學方法,又能探索創新不斷反思總結的研究型教師,從而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2、加強互動交流,拓寬教學經驗。通過 “走出去”和“請進來”的方式,使學校及教師之間的教學經驗得到交流,促進教育理念的更新。通過培訓、學習、體驗、反思、交流、總結等一系列活動,讓老師們帶著問題與困惑走出去,帶著啟迪與思考而歸來,帶著實踐與反思而工作,有效提高教師們的教學水平和教改能力。
以老帶新,熱情指導,促進青年教師的成長。充分發揮年輕教師教學理論水平 “新”,思維活躍的優勢,和骨干教師 “傳、幫、帶”的作用,積極推進青年教師的成長。開展新任課教師診斷課,匯報課活動,讓青年教師苦練內功,通過大組評課活動,使他們在短時間內迅速成長起來,縮短與老教師的教學水平差距,爭做名師、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
1、組織備課說課:教材中哪些是重點難點?重點如何突出?難點如何突破?針對這樣的問題,組織備課交流或專題討論會,有意識地讓組內的每一個教師輪流做好準備,開展說課討論,能使大家受益。這不僅對新任課教師有很大的幫助,還能促進有經驗的教師總結提高。
2、組織教學觀摩:專題討論的結果是否正確,要用實踐來檢驗;專題討論中的爭論也要通過實踐來解決。有目的地組織觀摩課,發動全組教師共同研究觀摩課的教材和教法,是提高教師水平的一個重要方式。
3、組織相互聽課:教師上課,各有各的風格。組織教師相互聽課,目的在于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同時也有互相了解、互相促進之意。要在教研組內培養這樣的風氣:歡迎別人聽課,不怕別人聽課,敢于公開教學態度、教學水平。相互聽課是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應有具體要求,并使它形成制度。要求每學期教師的聽課有一定數量,且要做好聽課筆記。聽課后還要同上課教師談聽課體會和意見,上課教師要認真對待聽課教師提出的意見。
4、最佳課自評匯報交流:教師要善于反思平時的教學情況,每上完一課或一單元,就要記寫一點 “教后感”,自我分析教學中的優缺點,不斷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平M將定期舉行最佳課自評匯報交流,通過經常性的課堂教學案例分析逐步明確新課程一堂好課的標準。
5、教師業務競賽:主要圍繞課堂教學這一中心開展相應教師教學業務競賽,如:課堂教學說課評比、優質課評比,教師教學基本功評比等等。
1、訓練競賽管理,科學嚴謹。制定科學、嚴謹、規范、高質量的訓練計劃是提高運動隊訓練水平的核心。我校運動隊在訓練過程中,堅持以科學訓練為指導,采取集中與分散、強化訓練與日常訓練相結合的訓練方針。一方面抓好平時課余訓練,加強基礎和系統訓練;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寒暑假時間集中強化訓練,使訓練既循序漸進,又突出重點,達到提高水平早出成績出好成績的目的。教練組根據運動隊發展戰略目標和具體比賽任務,結合中學競賽特點,按照運動訓練原理,制定系統的訓練計劃。另外,每學期堅持召開一次教練員訓練研討會,堅持用科學理論指導訓練工作。在管理上對教練員實行任期目標責任制,制定合理的獎懲制度,最大限度地激發教練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2、日常管理,常抓不懈。進一步加大運動隊的日常管理力度,加強運動隊的規范化、系統化、科學化管理。加強對運動員集體責任感和榮譽感的教育。在運動競賽、對外體育交流中,充分發揚集體主義精神和團結協作精神,增強為校增光的責任感和榮譽感。建立了科學、合理、有效的管理規章制度,把訓練與育人有機地結合,使運動員得到全面發展,為運動隊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保障。
體育特長生是學校的一個特殊學生群體,和普通學生相比,他們 “特點”非常鮮明,在運動場上奮勇拼搏、不甘落后,在班級的學習和生活中可能卻是紀律渙散、不思進?。凰麄優閷W校奪得了很多的榮譽,但也為班級的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和困難,體育教研組作為體育特長生的直接管理者,究竟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方法才能更好地促進體育特長生的健康成長呢?
1、各教練員、教師在班主任的協調下分工合作,從學生的學習、訓練、日常生活、心理變化等各方面跟蹤到個人,及時反饋,并定期召開碰頭會,對出現的問題及時解決。
2、重點培養體育生良好的生活、紀律、學習習慣。一個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但對成才會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而且能使他終身受益。從小養成的良好行為習慣,不僅會使他的那些好的行為方式得到鞏固,而且可以轉化為他內在的性格、情操、道德觀念,成為他正確地為人處世的基礎,建功立業的基礎和他一生幸福的基礎。因此,一個人如果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他終身受用。
要搞好課外體育活動,豐富學生課余生活,培養學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以及組織紀律性、人際交往能力、文明習慣,體現出自主意識和參與意識,實現自我價值,發展個性和才華。除了校田徑運動會,各年級每學年都要組織一次全年級參與的大型課外體育活動,讓學生在繁重的學習之余,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從而有更飽滿的精力和更高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去,提高學習效率。
總而言之,只有在一個團結協作、開拓創新的集體,教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才能得到了充分發揮;教師的自我學習、自我發展、自我管理和創造性能力與專業素質才能得到提高;既體現了教師的自身價值,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教研組群體優勢及工作實效才得以凸現,才能進一步促進學校體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