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云霞
體育校本課程內容體系的開發是教育迎接新世紀挑戰的一種回應,能充分體現學校體育發展的優勢和特色,促使學生身心和諧發展。在校本課程內容體系的開發探索中,選擇教學內容要更多的研究它的功能和價值,要充分考慮學校硬件條件以及教師的實際情況,要既能促進學生身體健康,又能改善學生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以實現體育教育既育體又育人的理想目標。在具體的操作中,值得提醒大家的是:教學內容的選擇不是學生喜歡什么就選什么,教師想怎么教就怎么教,而是應該根據具體的課程目標體系,充分發揮地方、教師、學生的優質資源,來合理選擇、科學安排。同時還應注意教學內容的基礎性、生活化,要面向全體學生,以培養學生積極的自我價值感,發展個性,奠定終身體育基礎。
新課程致力于建立人性化的課程管理文化, “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以及學生的適應性”。 “三級課程管理”的理念,賦予教師參與課程、管理課程的權力,要求教師必須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來重新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建構新教材體系來進行教學。因此,教學的內容不再是單一程式和枯燥的內容,生活周圍大量鮮活的資源、學生喜愛的項目將進入體育教師的視野,過去沒有廣泛開展的項目將逐步被納入課程中。
課程標準是以水平來劃分學習階段的,在同一水平各學年之間又存在著一種有機聯系,可以說課程標準所包括的五個領域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每個領域都不能脫離其他領域而獨立實現。換言之,一個學習內容的不同教學安排可以實現多種目標的達成。體育新課程改革的趨勢是目標引領內容,但具體完成這些目標的課程內容可以由學校、教師根據實際進行選擇,可以通過不同的內容來實現相同的目標。聯系學生的生活和經驗,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提供必備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因此,我們理解為各個具體教學內容、包括運動項目的教學支撐框架是五個目標領域,并根據領域目標構建課程內容體系。在組織具體內容時,可以把學習的內容分為必修內容和自選內容,在自選內容中可以根據地區、學校的實際情況選擇有特色的教材作為教學的主線;再多角度地開發課程內容資源,從而建立有特色的課程內容總體框架。
根據新課程要求,我們對本地區群眾鍛煉的情況進行了訪談調查: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也有了一定的追求,體育鍛煉也漸漸被重視。一段時間里,在我們社區韻律健美操是熱門;去健身房成了時尚;家里有健身器械是潮流。清晨、傍晚,在馬路上長跑的人多了;在廣場上舞扇、舞劍的人廣了。但好景沒維持多久,漸漸的又只剩一些老年人在健身了。通過調查了解得知:30%的人由于各種工作原因而放棄;70%的人是由于缺乏運動基礎而放棄,都感嘆要是以前能夠有1、2項基礎的話就能養成習慣了。為此,我們決定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上從學生的自身條件和興趣、愛好方面進行考慮。在師資和場地都較為優越的條件下,我們又向學生作了學習內容選擇的問卷調查,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學生興趣廣泛,但興趣的變化也很大,他們對某項活動產生興趣,但并不是喜歡。他們希望在體育課上能經常出現他們喜愛的運動項目。可見,學生的自主性已逐漸增強,他們希望參與教材的選擇,意見傾向于按學生的興趣愛好來開設相應的課程內容。摸清學生的 “底細”后,我們在課程內容選擇方面也就方便多了。
由于不同社區、不同學校的硬件設施條件不同、體育運動開展的情況不同、現代休閑項目的發展不同、教師的特長以及學生的需要不同,確定各個學校的具體實施方案是有區別的。
在我們社區,有著條件非常優越的少年棒壘球俱樂部吸引著人們。中日邀請賽、全國青少年棒壘球比賽中的風采常引起我們學生的向往,甚至有幾位學生還進入其學習、訓練。俱樂部的教練也經常來光顧培養我們的學生。在省青少年棒壘球比賽中,我們的學生也獲得了較好的成績。在有著設備齊全的的射擊房和省級教練員、裁判員的基礎上,我校的射擊成績在市區也屬上游。因此,棒壘球運動和射擊項目也就成了我校的特色項目。在編制方案時,我們綜合學生的需要、本校原有的特色項目后確定本校體育教學中的主線——棒壘球、射擊。為了銜接過渡好,在各年級的課堂教學中都安排一定的教學時數。低中年級是啟蒙滲透,利用吸盤球、訓練的彩色球、海綿球,讓學生進行玩球游戲,通過玩球滲透一些基本動作的練習;高年級是逐步接觸基本動作的學習、掌握,可運用手套、球棒、壘包等器材進行游戲活動。這樣能使學生至少有一二項體育特長,又使我校學生的特長相對集中,現有的體育設施也得到充分的利用。在選定主線教學內容后,從發揮教師的特長出發,在每一水平中各學期、學年根據學生的需要以及社區開展的實際情況確定相應的短期、長期教學內容,確定每一內容出現的時間段和培養目標,并完成學校教學計劃總體框架的制定。
現在提倡的是淡化技術教學,注重學生學習興趣,但并不是說不需要掌握最基本的運動技能。為確保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 “平等受益”,我們嘗試以多樣、有趣、富有探索性的素材展示教育內容,充分發揮社區、學校等課程資源,開發、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競技運動項目是傳統的教學內容,但由于教學時過多強調了競技,顯得與新的理念格格不入。但它的基本表現形式——“比賽”,仍然對學生起著相當的吸引力。因此我們也不能否認它的存在,只要經過選擇、整合加工處理,它仍將對體育教學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為此,我們把一般的大眾競技進行選擇、引進和必要的加工改造,重新展示在學生面前。如,投擲內容中,將學生喜歡玩的紙炮、飛機、降落傘、軟飛盤、花色實心球等引入課堂;接力跑中選用學生喜愛的五顏六色的羊角球、七彩的汽車輪胎為器械;利用色彩鮮艷的紙張讓學生捏成紙球做拋、接、投的練習;利用 “美化”后的廢雪碧瓶做保齡球模擬活動;利用色彩鮮艷的聯合器械進行攀爬內容的教學;在松軟的澳大利亞人造草坪上適量安排學生進行滾、爬的活動;在富有彈性的塑膠跑道上讓學生嘗試赤足跑、跳一跳;在綠色的草坪上利用一個個五顏六色的蒙古包讓學生感受一下蒙古草原牧民的生活;利用輕便且易拿的軟式網球讓學生領略一下球星的風采……同樣,對其他類似競技性的項目我們也進行了重組、改造,以 “新面孔”展現于學生,學生不僅學得積極,而且學得愉快。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大眾體育的蓬勃開展,一些新興項目層出不窮,如郊游、舞蹈健美操、攀巖、旅游登山、擊劍、棒壘球、射擊……許多新興運動項目深受學生的喜愛,也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根據本地、本校的實際情況把新興運動項目進行相應的引進、改造,將大大豐富體育課堂教學的內容。也就是說凡是能夠使學生積極參與,對運動技能的掌握,對身心發展有幫助,實用性較強的時尚運動項目均可選擇、改造來供教學所用。但由于各校辦學條件的不同,在選擇時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我校的運動場地、器材比較先進,又有著省級棒壘球裁判員、射擊裁判員,利用其優勢,我們就在課程內容中引入了棒壘球和射擊教學。
民族民間體育項目種類繁多、形式多樣,又由于它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相連,因此也深受學生的喜愛。但并不是每個學校都適用,它要根據學校的地域特點、環境因素、學生情況等進行選擇,并對一些內容進行改造、創新。因為我們學校具有現代化的器材比較多,因此我們在這方面的選用上就比較少。
通過調查可以得知,75.3%的學生不喜歡現行的體育教學內容,24.7%的學生則表示只要是體育課就喜歡。不喜歡的理由則多是認為學的內容沒有實用價值。因此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具體情況,我們對一些課本中沒有,但在實際生活中卻又倍受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進行了加工處理,運用到教學中。比如:花樣推鐵環、抽陀螺、溜旱冰、跳橡皮筋、擲飛盤、轉呼拉圈、跳羊角球、滾輪胎……增添的活動內容貼近學生,切合實際,教學中學生玩起來興趣盎然,樂此不疲。
獨特的教學方法和豐富的教學經驗,也是教育資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教師所學的專業不同,所掌握的技能也不同,根據自己的特長來進行教學,對提高教學效果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我們在進行課程教學選擇時,會留有一部分教學時數,充發揮每一個教師的專長,就是說即使是同一年級的教學,不同的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方面也是不同的。如有的教師擅長田徑,對田徑方面的動作技能掌握得比較透徹,就會偏向田徑內容的選擇;有的教師對羽毛球愛好,在選擇時就會有意識地添加此方面的教學;有的教師韻律感強,就會把韻律舞蹈作為自己的拿手項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