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雅華
(陜西省西安市710082)
房產稅胎動
——開征房產稅將給中國樓市帶來什么?
□ 魏雅華
(陜西省西安市710082)
對于2011年的中國房地產市場,再沒有比房產稅更能牽動人心的事了。
2011年1月9日,中國幾乎所有的重量級媒體,都以最醒目的位置,刊登了“重慶將對存量和增量高檔房征收房產稅”這條極富爆炸性的新聞。
此外,誰都清楚,重慶是中國房地產改革新政最成功的城市,重慶也是中國住房痛苦指數最低,很可能將是中國第一個將住房痛苦指數轉化為住房幸福指數的城市。是中國房地產一個成功的模板。重慶對于中國房地產新政具有示范意義。
目前,重慶市特別房產稅的征收細則尚未公布,但近日召開的重慶“兩會”上傳出聲音:主要針對高檔住宅,先對別墅、200平方米以上的“大房子”,以及評估價值超過主城區平均售價3倍以上的高檔住房開征;收取1%的房產稅。按面積計,實行累進稅率;每戶家庭擁有普通住宅超過4套,可能被征稅;外地人炒房,亦可能被征稅。
如果此舉施行,重慶將成為中國首個對個人住房征收房產稅的城市。
從媒體透露的大體思路看,重慶市特別房產稅的征收思路是明確的:首先,房產稅是一種富人稅。專門針對購房者當中總人數不超過5%的富人階層。其次,房產稅與中低收入者的自住房無關,這樣看來,房產稅的確具有劫富濟貧的特征。還有,重慶市的特別房產稅,只是在小心翼翼地在試探這項樓市新政的水深水淺,水熱水涼。
2011年1月12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清研咨詢和民意中國網,對全國3158名公眾進行的在線調查顯示,87.7%的人關注有關開征房產稅的新聞,其中37.1%的人表示“非常關注”。可見開征房產稅的關注度之高。
開征房產稅,僅有35.2%的人認為,對抑制投機炒房、穩定房價作用較大或非常大,57.5%的人支持開征房產稅,其中22.9%的人表示“非常支持”。反對和不太支持的人占37.3%,其余5.2%的人表示“無所謂”。
在公眾看來,目前開征房產稅,究竟會對中國樓市造成什么影響?
調查發現,認為這會“抑制投機炒房,穩定房價”的人占55.4%,但是擔心“增加住房成本”的人也多達48.6%。兩者僅相差6.8個百分點。
此外,調查還顯示,認為開征房產稅對抑制投機炒房、穩定房價作用較大或非常大的受訪者占35.2%,認為作用“一般”的占32.0%,認為沒什么作用的占21.2%,其余11.6%的人表示“不好說”。

盡管公眾對房產稅抑制投機,穩定房價的信心不明顯,但開征房產稅對公眾的未來購房計劃卻影響明顯。調查發現,92.9%的人表示房產稅將影響自己的購房或住房計劃。其中,45.9%的人表示會“暫緩購房”,24.9%的有房者將“不再買房”,12.1%的無房者“會買面積更小的房子”,10.0%的無房者“會租房住”。63.9%的人建議“只征高價房,放過中低價房”。
仔細研究調查開征房產稅的調查結果,還會發現,之所以公眾如此猶豫彷徨,舉棋不定,是因為對什么是房產稅,如何征收等問題了解不多。
1 房產稅不是一個新稅種,“開征”一詞有誤導之嫌。實際上,1986年9月15日,國務院便正式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從當年10月1日開始實施。即:房產稅是一個從1986年10月1日便開始征收的老稅種,已征收了25年。 所以,現在的“開征”僅僅是對原征收的辦法進行改變,不需要啟動立法程序。有律師說,開征房產稅涉嫌雙重征稅,這是有道理的。可如果改變原來的征收辦法,則沒有法律障礙。
2 中國的房產稅一直實行的是一次繳納70年的非常極端的稅收政策,房產稅含在地價中。而賣給了你土地的產權仍為國家所有。房子是你的,地皮是國家的,你花錢買來的宅地仍是國家的,中國的住房便如此奇怪。這對購房人既不公平,也不正常。這便是房價奇昂的根子。所以,如果將70年的一次躉交改成逐年繳納,便能大幅度地降低房價,而這也恰恰是這項房改新政十年懷胎而難產的原因所在。
3 許多人中老年購房人會問:我2011年買房,我的財產稅已繳到了2081年,我有活到2081年的本事嗎?
4 遍查世界各國的房地產稅,未見有一次躉交70年的。現在即將開征的看似很新的房地產稅收取辦法,僅僅是在收取此項稅費上,與國際接軌而已。世界各國的房地產稅收取,大都采用逐年繳納的辦法。
5 一次躉交70年的如此收稅直接導致的后果是,人均年收入2,000美金的中國,比人均年收入超過35,000美元的美國,商品房還貴。中國的住房痛苦指數位居全球之首。
6 中國的商品房結構基本上均為磚混結構,可磚混結構的房法定壽命為50年,我們憑什么為法定壽命為50年商品房,一次繳納70年的房產稅?
7 當初(1986年)制定如此極端的征收房產稅的辦法,是基于對中國出現的第一代一夜暴富的暴發戶們,為實現社會公平,實現財產的二次分配而設立的。那時的商品房是專為他們而建設的,現在還能如此征收嗎?對購買商品房的廣大工薪們,如此收稅是公平的嗎?這是在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針對特定的購買人群,所制定的特定的稅收辦法,20多年后,對于已發生了滄桑巨變的中國社會,還適用嗎?
8 據計算,由于房產稅的開征,地方政府通過賣地和房地產交易所獲得的一次性收入,占到了國家財政和地方財政總收入的1/3,這是個很大的數字。那么這部分虧空怎么辦?此問題可通過以下辦法解決:即地方政府可通過將10到20年的房地產稅收入,抵押給銀行,由于房地產稅的收入是一種十分穩定而可靠的收入,并且此種收益還會隨著土地的增值而不斷上升,所以,銀行也會很高興接收此種抵押。所以,由于房地產稅的開征,給國家財政和地方政府所帶來的短期經濟困難,可用此種辦法緩解。
9 盡管隨著此種稅的開征,會使國家短期內商品房的開發稅費收入減少。但購買商品房的買房人會被按月扣交房地產稅,購買一套100平米的商品房,每月將向稅務機關繳納大致100~200元左右的房地產稅。地方政府會因此獲得一種十分穩定可靠、并不斷增值的收入。
10 開征房產稅后很可能使樓市出現兩種價格體系,一種是開征房產稅前的房價,一種是開征房產稅后的房價。兩種房子的房價會有很大的差別,可購買兩種房子的購房人都不吃虧。因為高價買房的人不需要按月扣交房產稅,而且要繳70年。而低價購買房子的人卻要按月扣交房產稅,而且要一繳70年。而此兩種情況的發生,都不是以犧牲房地產商的利益為代價的。所以,開征房地產稅對涉及此事的三方利益都不會被傷害,會三方共贏。
“開征房地產稅”事關國家稅收、房地產商、購房人三方,或稱作三大利益集團的利益搏弈。所以,它是否可行,取決于三方利益的重新分配結果。
在三大利益集團的利益搏弈中,三方所處的地位并不均等,但在任何利益的重新分配中,首要是老百姓的利益,然而在此次的重新分配中,毫無疑問,房價的大幅降低,老百姓將是最大的受益人,最大的贏家。
從國家財政的中長期利益考慮,此舉措會給國家財政帶來巨大的難以估算的收益。即便從國家財政的短期利益考慮,此種稅的開征,也能對盤活巨額不良資產、降低銀行的巨額呆壞賬中得到收益。
我們曾經擔心過一些房地產商,由于他們對開征房地產稅的好處不甚了解,而充滿疑慮,成為反對開征房地產稅的主要力量。現在看來,這個擔心是多余的。許多房地產商比我們還積極地呼吁盡快開征房地產稅。
開征房地產稅對房地產商的好處是實實在在的。開征房地產稅會大幅度地降低房地產開發成本,他們怎么會反對?為房價的大幅下降買單的是地方財政,大家吃飯,地方財政買單(他們也不吃虧),房地產商何樂不為?
此外,在老百姓成為最大受益人的前提下,必將帶動中國房地產的極大繁榮。從中長期利益看,房地產商必將因此獲得巨大的利益。
而“開征房地產稅”可說是在大幅降低房價的前提下,惟一能實現“共贏”的改革方案。所以,它有很高的可行性。如此,中國的房地產業或許將迎來一個三方共贏的真正的春天。
(作者為搜狐財經評論員、陜西電視臺新聞頻道《今日點擊》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