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贇
陽春白雪玉龍山
凌贇
汽車在火樹銀花、燈火通明時就離開了市區。眼下,時針雖已指向了早上七點,但地處中國西南邊陲的麗江,由于時差關系,其黎明比內地來得要晚一些,車窗外還是灰蒙蒙的一片。而車廂內,卻是燈火闌珊,歡聲笑語,一派歡樂的景象。突然,車內有人高聲地叫了起來,快看,雪山!玉龍雪山!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把視線投向了車左的窗外,只見隨著東方漸漸地露出了魚肚白,遠方的玉龍雪山也就像一襲白紗籠罩的純情少女,款款地呈現在了面前。此時,車廂內的氣氛已經到了沸點。今兒個,大家起了個大早,就是前去登玉龍雪山。

玉龍雪山,據介紹,峙立于麗江古城北的30公里處,因其有十三座山峰由北自南依次排列,如巨龍騰飛而名。全山南北長約35公里,東西25公里,是世界上北半球最南的大雪山,素以險、奇、美、秀著稱于世。元代詩人李瓊曾有詩贊云:“麗江雪山天下絕,堆瓊積玉幾千疊;足盤厚地背擎天,衡華真成兩立垤”。它氣勢磅礴,玲瓏秀麗,隨著時令和陰晴的變化,有時云蒸霞蔚、玉龍時隱時現;有時碧空如水,群峰晶瑩耀眼;有時云帶束腰,云中雪峰皎潔,云下崗巒碧翠;有時霞光輝映,雪峰如披紅紗,嬌艷無比。清代納西族學者木正源曾形象地歸納出玉龍十二景,即:三春煙籠、六月云帶、曉前曙色、暝后夕陽、晴霞五色、夜月雙輝、綠雪奇峰、銀燈炫焰、玉湖倒影、龍早生云、金水璧流、白泉玉液。其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是世界上北半球緯度最低、海拔最高的山峰。同時,由于玉龍雪山有著亞熱帶到寒帶的多種氣候,也使這里成了動物的搖籃、藥材的故鄉。有屬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動物滇金絲猴、云(雪)豹、藏馬雞、小熊貓,有蟲草、雪蓮、麻黃三七、貝母木香等等,確是“郡北無雙岳,南滇第一峰”!
汽車終于在玉龍山景區的入口處前停了下來。陽春三月,本是一年春好處,“百般紅紫斗芳菲”。可氣象萬千的玉龍山腳卻還是“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一下車。大家都不禁打了一個寒噤,紛紛到服務處租起了羽絨服,反正上雪山時也要用。天公不作美,今天雖說是“日麗”,但卻不“風和”,且特別大。果然,不久,就從入口處傳來一個誰都不愿聽到的消息,由于玉龍山上,今兒風力較大,暫時無法登山。至于要等到什么時候,只有天才知道。無折可施,只能耐著性子等著。可左等右等,一直等到中午,卻被告知,今兒根本上不了山,因為登山索道在每天下午的兩點鐘前就要例行關閉。大家只好悻悻地上車返回。這時,車廂內的氛圍也由來時的沸點降到了冰點。沒上玉龍山,就等于沒來過麗江,就像沒去天安門就沒到過北京、沒見兵馬俑就沒去過西安、沒往趵突泉就沒到過濟南一樣,只能帶著遺憾而歸。議論紛紛,結果驚人,明天重去登山。


也許是蒼穹為我們的誠心、恒心和決心所動。次早,當我們再次驅車來到這里時,入口處前是風平浪靜,氣候宜人,陽光燦爛。昨天玉龍主峰上,那山坳間被大風刮起的團團迷霧也早已煙消云散,杳無蹤影。我們也就如愿地乘上了前往雪山的綠色巴谷,然后轉乘索道前往雪山主峰扇子陡。

隨著大索道纜車的漸偎上升,感覺飄飄忽忽的。透過纜車門窗,外面的美景是一覽無余。俯瞰下望,只見那茫茫的玉龍山中,既有茂密修長的原始森木,又有一望無垠的雪域冰山,更有裊裊飄升的縷縷霧氣;這就是上白下綠、巍峨神圣、醉人心脾的玉龍雪山。很快,隨著這一切的相繼逝去,取而代之的是滿眼的白色,纜車順利到達雪峰。
雖然,自小在秀山麗水中長大的我,沒有觀山則情滿于山、觀水則情溢于水的豪情壯志和細膩柔婉,但一走出纜車,還是被眼前的一切震憾了。氣勢非凡的扇子陡就像一把展開的扇子緩緩地斜臥在那里。在“扇子”的右邊緣上,矗立著一塊刻有4506米標志的石碑。站在碑旁,極目前望,在那雪山的山頂、陡峭的山腰、遙遠的山腳,有泉溪鳴于辟野,雪蓮燦于幽谷,小草曳于阡陌……而在背后,卻是一個銀光閃耀的白色世界,展現的是一種獨特的風情,那就是純。它純得自然,純得潔潤,純得美奐。厚厚的積雪終年不化,那種白得不能再白的感覺給人以心靈的寧靜和舒心,令天上偶爾飄過的幾朵白云也只能黯然失色;萬年的冰川晶瑩剔透,那種透得不能再透的效應給人以思緒的過濾和升華,令已往埋在心靈深處的不意之處蕩滌一空;還有那“可及”的天空是一碧如洗,那種藍得不能再藍的視覺給人以遐想的馳騁和放飛,令原已塵封的日子不再是一片云煙。這雪山冰峰,以圣潔為象征,以冷冽為代言,以晶瑩為縮影,冷為傲骨,白為神韻,潔為風姿,自有一種卓然大氣,蘊籍著一種震人心魄的巨大力量,難怪這玉龍雪山,會被納西族尊為保護神“三朵”。
自古高處不勝寒,從來頂端最寂寞。這扇子陡,由于大批游人的到來,也一下子熱鬧了起來。在這冰雪秀麗、幽靜自由的世界里,你可以摒棄一切,盡情地玩耍。雪山上的人們,有滑雪撬的,有堆雪人的,有打雪仗的……遠處,還有一群“登高存志遠”者,正沿著一條蜿蜒曲折的緣地棧道艱難地往上攀行,其目標就是前方棧道頂端那4680米處的觀景臺。我也不知不覺地匯入了這涌動的人流之中。可當我們就要接近目標時,一塊醒目的警示牌卻擋住了去路。由于大雪封道,前面禁止通行。唉!適可而止吧。玉龍雪山本身就是一座至今還沒人涉足問鼎的處女峰。究其原因,大概和這里的地形和地貌有關。
玉龍雪山是橫斷山系云嶺山的主峰,大地構造屬橫斷山脈褶皺帶,地史隸屬滇西大地槽的一部分,古生代到中生代曾幾次遭受海浸海退的影響,第三紀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延續到第四紀,玉龍山就形成于這時;其巖性主要為石灰巖與玄武巖,故松而易碎,給人類的攀登造成了極大的障礙。一直以來,也曾有登山隊員前來攀登過,但都沒有成功。資料記載,目前,全世界已有1700多人登上過8840多米的世界最高峰——喜馬拉雅山,但卻還沒有一個人征服過5596米的玉龍雪山。也許正是這個緣故,才使得這具有“東方阿爾卑斯山”之稱的玉龍雪山,更具有其獨特的魅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