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佳利
摘要:隨著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展,電力基建建設規模越來越大,各種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層出不窮,與此同時,對電力基建工程的質量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從電力基建工程質量管理的內涵入手,論述了實施質量管理的基本環節,分析了電力基建工程質量的影響因素,最后提出了做好電力基建工程質量管理的措施。
關鍵詞:電力基建工程;質量管理;指揮控制;責任管理
電力行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關乎社會發展和廣大人民群眾基本生活的要事之一,而基建工程作為電力建設最為重要的部分之一,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電力行業的健康發展,并進一步對國民經濟和人們生活產生重要影響。故電力建設企業應將質量管理工作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質量管理活動普及到企業及基建工程建設的各個環節,確保電力基建工程安全穩定發展。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展,電力基建建設規模越來越大,步伐越來越快。然而,與此同時,電力基建工作面臨的挑戰和壓力也日益加大。如何在各種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層出不窮的新時期下,做好基建工程的質量管理工作,確保電力基建工程建設順利開展,成為了每一個電力建設工作者關心的問題。
一、電力基建工程質量管理內涵
質量管理是指在質量方面指揮和控制組織的協調活動,而所謂電力基建工程質量管理就是指指揮和控制電力基建工程組織的協調活動。質量管理是電力建設企業管理和基建工程項目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及基建工程項目各級管理者的職責,必須由最高管理者主持推進,才能將質量管理活動普及到企業及施工項目中的各個環節,最終確保基建工程建設質量。
二、電力基建工程質量管理實施的基本環節
工程質量控制工程,無論是從工程質量的形成過程或是從施工要素出發,都必須按照施工現場質量管理中一系列的基本環節來實現。施工現場質量管理的基本環節包含許多方面,其中主要有三檢制、技術復核、技術核定、級配管理、設計變更、分部分項工程和隱蔽工程的質量驗收、成品的保護等環節。做好電力基建工程質量管理工作,就必須對工程現場質量管理的基本環節進行深入了解,根據具體工程實際情況,分析和找出影響工程質量的環節,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出現的質量問題。
三、電力基建工程質量的影響因素
電力基建工程施工是一個復雜的生產過程,影響工程質量的因素多,如設計、機械、材料、氣象、地質、技術措施、施工工藝、管理制度等,這些因素都將直接影響到工程的質量,它們主要分為五大類,即人、機械設備、材料、方法和環境,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4M1E.
1.人的控制
人作為工程生產過程中主體,既是工程項目的管理者,又是工程項目的操作者,其能力大小和素質高低決定著一切質量活動的成果。企業通過對人的控制,提高員工的質量意識、技術水平及知識結構,這對于工程質量管理建設具有重要的作用。
2.機械設備的控制
機械設備包括施工機械設備和工程項目設備。對施工機械實施質量控制就是使施工機械設備的類型、性能參數等現場施工條件、技術要求、施工工藝等因素相協調;而工程項目設備的質量控制主要從設備的檢查驗收、設備的安裝質量、調試運轉這三方面著手工作,以滿足電力基建工程項目的設計生產要求。
3.材料的控制
材料質量是工程項目質量形成的物質基礎,所以,加強對材料質量的控制對于提高工程質量具有什么重要的意義。材料控制主要包含對工程所需的半成品、成品、原材料、構配件等的控制,重點應放在對材料的采購、試驗及檢驗、儲存和使用等環節的質量控制。
4.施工方法的控制
施工方法是根據施工項目指定的實施方案,它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工程的進展而細化和深化的。在制定施工方法的時候要充分估計到可能發生的質量問題和應對處理辦法,施工方法的控制主要包括施工技術方案、施工技術措施、施工組織設計、施工工藝等方面的控制。
5.環境的控制
施工環境的控制并不單單是傳統意義上的自然環境的控制,它還包括管理環境的控制和勞動環境的控制,三者相輔相成,共同對工程質量產生影響。
四、做好電力基建工程質量管理的具體措施
電力基建工程質量的控制是一個經由對投入資源和條件的質量控制,進而施工生產過程及各環節質量實施控制,直到對所完成的工程項目的質量檢驗與控制為止的全過程的系統控制工程。所以,在實施質量管理的過程中,我們應堅持工程項目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相結合的原則,全面綜合考慮影響工程質量的人、材料、機械、方法、環境這五大因素,保證工程質量。
1.堅持全面質量管理
實行全面質量管理,首先必須有企業最高管理者主持推進,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質量意識,將質量管理活動普及到企業及工程項目的各個環節中去,形成全體員工參與并承擔質量管理的義務和責任的良好氛圍。
2.強化質量責任制,實行責任管理
為切實做好工程項目質量管理工作,落實質量工作責任,防止和減少質量事故的發生,企業應加強宣傳教育,樹立和增強員工的責任意識,建立各級人員的質量責任制度,明確各級人員的質量責任,從而形成各級領導、職能部門、工程技術人員、崗位操作人員在工程生產過程中對工程質量層層負責的制度。
3.根據工程特點,確定重點控制對象
進行質量管理時,應根據工程項目的具體特點和技術要求,結合建設過程中各環節和部位的復雜性、重要性,準確合理地選擇質量控制點,做到有的放矢。質量控制點設置的對象主要包含關鍵的分部分項及隱蔽工程、關鍵的工作部位、關鍵作業中的關鍵質量特性、施工中的薄弱部位、采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部位或環節。
4.做好技術交底工作
在工程項目開工前,項目部各專業負責人、技術員就必須向參加施工的各類人員認真進行技術交底工作,使其明白工程施工的要求和特點,這是貫徹質量管理措施的關鍵。施工過程中,項目部全體管理人員,要結合各自專業、各自負責的工作范圍,按照技術交底的要求,對施工現場的作業人員進行詳細的工序、工種技術交底,使全體作業人員懂得各自的崗位職責和安全操作方法,這是確保工程質量的有效保證。
5.做好質量檢查工作
實施質量管理,必須切實做好質量檢查工作。質量檢查應堅持“三檢制”,即操作人員的自檢、互檢和專職質量管理人員的專檢相結合的檢驗制度。實行三檢制,要合理確定好自檢、互檢和專檢的范圍,通常,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檢驗應以專職檢驗人員為主,建設生產過程中的各項工序則以現場操作人員的自檢、互檢為主,專職人員檢查為輔,此外,成品的質量必須進行終檢認證。
6.合理選擇質量管理統計分析方法
質量管理統計分析方法主要有排列圖法、因果分析法、直方圖法、控制圖法、相關圖法、分層法和統計調查表法這七種方法,它們也稱為實施質量管理的七種工具。質量管理者應結合工程項目實際特點和生產要求,選擇最適合的質量管理統計方法。例如排列圖法主要用于尋找影響質量主次因素,因果分析圖則是系統整理分析某個質量問題與其產生原因之間關系的有效工具,所以,管理人員應從工程實際問題出發,合理選擇適合工程項目的質量管理統計分析方法。
參考文獻:
[1]孟祥澤,現代電力建設施工與技術管理[M].中國電力出版社.2006
[2]田金信,建設項目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趙志縉、應惠清,建筑施工[M].同濟大學出版社.1998
[4]任繼良、張福成、田林,建筑施工技術[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