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陽
“公務員熱”該如何降溫
□慕陽
在中國,人們習慣用“考碗”來形容通過考試的形式來獲取工作機會的行為,雖不精準,但很形象。而為之忙碌的人自然就成為了“考碗族”,眾多“考碗族”匯聚就成了浩浩蕩蕩的“考碗大軍”。而在“考碗大軍”心里,公務員則是眾多“碗”里公認的最理想的一個,甚至被譽為“金飯碗”。于是,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投入到“金飯碗”考試當中,而由此造成的“僧多粥少”的局面,使公務員考試屢現“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悲壯場景。這在全國是個極為普遍的現象,更是一個不正常的現象。
公務員考試的過熱,顯然是由于公務員職業的巨大誘惑所致。不得不承認,從前途上來說,考取公務員是升至領導層、決策層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從壓力上來說,考上公務員就如同進了保險箱,從此再無失業之憂,工資水平較高且不過多的受外界影響,幾乎可以說是“旱澇保收”。反觀與之相比的“非公務員”職業,在各項指標上都要略遜一籌,有些甚至可以說相距甚遠。由此可見,考公務員者實際是為自己在當今社會生存考取一份保障,考取一份心安。但“公務員熱”帶來的隱患也顯而易見,最直接的危害將是社會人才資源分配不均衡,造成人才資源的浪費;同時,也會間接影響到社會其他行業的發展,最終導致發展失衡。
著眼海南,幾年前,海南因經濟較低靡,公務員考試并不如國內其他省份那么火爆,競爭雖激烈但也稱不上慘烈。但近幾年來,隨著海南的加速發展,尤其是國際旅游島建設的起航、海南國內國際地位的不斷攀升,公務員考試在海南也配合著發展浪潮而迅速升溫。如今百里挑一已經成為了普遍現象,最終海南在公務員的熱潮中也未能免俗。
找到了“公務員熱”的原因,也就明確了降溫的有效途徑,尤其是作為全國最大經濟特區的海南,活用特區立法權的同時,在政策上應更靈活,為全國公務員考試降溫工作作出表率。
首先應主動消除公務員光環。在很多人眼中,公務員工作是一份悠閑的差事。為了消除這種錯誤認識,政府應正確引導公民對公務員這份職業的理解,適度引入企業競爭機制、淘汰機制、績效機制,從而打破公務員“金飯碗”,并能進一步提高政府部門工作效率,實為一箭雙雕之策。
其次應拓寬并保證其他就業渠道的暢通。有很多人選擇考公務員是“被迫”的:因為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更因為公務員的招錄程序較公司企業而言更加客觀、主觀成分相對較弱。而如果讓他們在決定考公務員之前就能解決他們的工作,穩定他們的收入,也會對公務員考試降溫起到很大的效果。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應是擺正有意參加公務員考試人員的就業心態問題,引導他們理性選擇職業,不要為了考公務員而考公務員。尤其是各大高校,應對在校生進行系統的職業規劃教育,幫助學生認清自己的發展定位,了解自己的能力,最終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而不是盲目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