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壯族倫理思想的和諧意蘊及其當代價值*

2011-12-23 11:18:16張志巧唐凱興
廣西民族研究 2011年4期

張志巧 唐凱興

壯族倫理思想的和諧意蘊及其當代價值*

張志巧 唐凱興

壯族倫理思想中蘊藏著協調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相處的意蘊和追求,與今天構建和諧社會有著共同的價值追求。弘揚壯族倫理思想中的和諧理念,有利于協調壯民族地區人與自然的現代沖突,為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奠定良好的自然基礎;有利于協調壯民族地區的人際關系和利益沖突,為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和諧穩定的秩序保障;有利于增強壯民族地區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為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精神動力和道德支持。因此,我們應充分彰顯壯族倫理思想和諧意蘊的當代價值,為壯民族地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

壯族倫理思想;和諧意蘊;當代價值;實現路徑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目前我國國家建設的時代主題,是包括廣大少數民族在內的全國各族人民面臨的一項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使命。在壯民族地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今天,既要重視生產力的發展,更離不開對民族傳統文化和優秀道德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本文擬分析和揭示壯族倫理思想所包含的“和諧”意蘊及其當代價值,為壯民族地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借鑒。

一、壯族倫理思想的和諧意蘊

著名壯學專家梁庭望在《壯族文化概論》中曾說道:“壯族是一個很講究道德、禮節、倫理的民族,有著悠久的倫理道德傳統。”[1]壯族的倫理道德思想,萌芽于原始社會末期,文明時代即將來臨之時……壯族的倫理道德思想經過長期發展,到了明代中葉,出現較系統的倫理道德觀念,形成了后來成為傳統的道德規范。[2]在這些道德規范中,有成文的、也有不成文的,有鄉規民約,也有民間信仰信俗和神話傳說,但都能折射出深邃的和諧思想和純樸的和諧理念,成為有序調節人們生產生活、家庭關系、社會活動等的行為規范和道德準則。

1.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人類在長期改造自然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保護環境、美化自然的生態倫理觀念。壯族及其先民適應華南珠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環境和氣候特點,把野生稻馴化為栽培稻,成為了最早創造稻作文明的民族之一。在漫長的稻作農耕生產中,壯人與水和土地以及各種動植物有了密切的聯系,認識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性,并通過自然崇拜、民間信、禁忌及習慣法等調適人與自然的關系,形成了敬畏自然、熱愛自然、善待自然,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倫理觀。主要體現在:(1)敬畏自然,崇拜自然。遠古時代,壯族先民們由于受社會生產力和認識水平的限制,對于各種自然現象尚無法正確認識,對那些與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有著密切關系的物象加以神圣化并奉之為圖騰或崇拜對象,以祈求庇護和賜福消災,形成了原始的自然崇拜。因此,在壯族地區,花草樹木、飛鳥魚獸莫不有靈,并受到壯人的尊重和頂禮膜拜。以花崇拜為例,壯族信俗認為,人是花婆神花園里的花朵,花婆賜花誰家,誰家生孩子,賜紅花生女孩,賜白花生男孩。小孩子生病,是花山上花缺水生蟲。花婆在花山上將一株紅花和一株白花移栽一起,世上男女結成美滿夫妻。人逝世時,靈魂回歸花上為花。[3]故在壯家有供奉花婆神以求生育和護佑孩子的習俗。花婆神話反映出了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心理認同。(2)熱愛自然,善待自然。壯民族聚居地屬亞熱帶,常年氣候溫熱,雨水充足,動植物及其他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由于早期生產力的落后,壯族先民強烈地依從依生于自然。因此,壯民族對自然生態有一種與生俱來的保護意識。如在壯族的生態意識中,森林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它是人類的生存之本。“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糧”這已經成為壯家人的古訓,因而村寨前后和農田周圍的樹木往往禁止亂砍濫伐。為了保護水源地,壯族先民以宗教的形式來規范和約束人們的行為。幾乎每個壯族村寨都有一片加以特殊保護的樹木,俗稱“祖宗神樹”,這些“神樹”不能隨意接近,更不允許亂加砍伐,違禁者會受到神靈的懲罰。壯族民間還結婚、喬遷等大喜日子要植樹造林、“近水不得濫用水”、“砍伐要舍近求遠”等習慣法和禁令。

2.追求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

壯族是一個典型的稻作農耕民族。相對固定區域內的生產、生活方式,使壯人深刻地認識到和諧、友善的人際關系的重要性,形成了和諧的人倫思想觀和家庭觀,主要體現在:(1)平等待人,和睦謙讓。壯人認為尊重他人就等于尊重自己,與每個人都融洽地相處,對人對己都有好處。因此,壯人在與人交往過程中,往往采取平等的態度,發生矛盾和糾紛時都盡量得做到寬容和謙讓,盡量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壯族民間倫理道德長詩《傳揚歌》就有“莫挑撥同輩,讓人結冤家。有時偶頂撞,讓兩句也罷。”“左鄰或右舍,早晚常相逢。有事當相助,莫用話傷人。”[4]等傳唱。(2)熱情好客,團結互助。壯族是我國最熱情好客的民族之一,對于遠道而來的客人,壯人總是熱情相待,壯族民間有諺語云:“千金難買客登門,殺牛難得親友來”。喜迎八方來客的待客之道也造就了壯人開放的、最能容異的民族特點,只要能滿足自身發展需要的事物,壯人都以寬闊的胸懷容納它。由于居住的集中,自然環境的惡劣,使壯族人看到集體力量的強大,產生了強烈的集體意識,因此“同類有無相資,一無所吝”的團結協作、慷慨助人的美德在壯鄉隨處可見。壯人把互助叫“打背工”,從插秧、建房、砍柴,到婚喪嫁娶等,鄰里之間都會主動盡力地給予幫忙,互不記報酬。《傳揚歌》中就唱到“壯家講互助,莫顧自家忙。”“春耕待插秧,有牛要相幫,挨家輪流種,合力度大忙。”[5](3)尊老愛幼,夫妻恩愛。在壯族家庭生活中,尊老愛幼、夫妻恩愛的和諧場面隨處可見。壯族民諺云:“村有三老,勝過一寶。”因此在壯族家庭中,老人被視為團聚的核心,被子孫后代所愛戴和孝敬。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壯人認為夫妻間應互敬互愛、相互忠誠、平等與和諧,以保持家庭的和美。《傳揚歌》中就唱到:“夫妻一條心,勤儉持家忙……小事多相讓,大事好商量,相愛兩不厭,和睦把家當。”[6]

3.追求人與社會和諧相處

馬克思曾指出:人并不是抽象的棲息在世界以外的東西。人就是人的世界,人就是國家、社會。可見個人與社會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人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社會,社會的運行與前進也離不開個人的完善與發展。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壯人也認識到了人與社會的密切關系,形成了一系列規范人與社會和諧相處的社會倫理規范。主要體現在人立之于社會要:(1)公平正直。壯人歷來主張為人處事要公平正直,反對偷摸拐騙,欺貧凌弱。《傳揚歌》就唱到:“兒女要做人,牢記在心間。”“一生來世間,安分走正道。”[7]壯族民間也有不少教人做人要正派、行事要公道的訓導,如:人生在世要正派,為人行事要公正,損人利己做壞事,人眼不見天眼見。[8](2)誠實守信。民無信而不立,壯人對此有著深刻的認識。壯族傳統社會是一個宗法社會,倡導鄰里朋友之間講信修睦,譴責言而無信的行為。壯人認為“言而無信是人渣。”同時,在壯族人眼里,守信用是神靈的要求,不守信用是十分缺德的事,是會遭到報應的。因此,在壯鄉,極少有人會失信負約。(3)尚義致勤。壯族人尤其尚義。他們認為唯有尚義,才能內抗自然,外拒強寇。壯族人的義主要指肝膽相照、互相扶持的朋友鄰里“情義”和揚社會正氣的“正義”。壯人尤其把勤勞本分作為“義”最重要的內容,認為只有經過自己辛勤勞動而獲得的東西,才是“義”的東西,因此,壯人認為“勤勞是頭條”,[9]“勤勞是甘泉”。[10](4)家國一體。家國一體的愛國主義傳統是壯族社會倫理的最高層次的追求和體現。壯族是個飽經憂患多災多難的民族,歷史上曾經多次遭到外族的入侵,但這些侵略行徑都遭到了壯族人民的英勇抗擊。在保家衛國的實踐中,壯族人民形成了對自己故土家園、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與榮譽感,抒寫著家國一體的愛國傳奇。如南宋時期儂智高英勇抵抗交趾國的燒殺擄掠,明朝嘉靖年間的壯族女英雄瓦氏夫人率領俍兵奔赴東南沿海勇斗倭寇等保家衛國行為已成為壯族家喻戶曉的愛國傳唱。

二、壯族倫理思想和諧意蘊的當代價值

胡錦濤指出:所謂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11]這就道出了構建現代和諧社會蘊含的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和諧相處的內在要求。壯族理思想所折射出的和諧意蘊和追求,與現代構建和諧社會理念有著相吻合的元素和共同追求,因此,弘揚壯族和諧的倫理思想對壯民族地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價值引導和現實指導意義。

1.有利于協調壯民族地區人與自然的現代沖突,為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奠定良好的自然基礎

馬克思曾指出:“社會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質的統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復活,是人的實現了的自然主義和自然界的實現了的人本主義。”[12]可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自然基礎。離開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和諧社會將無從談起。幾千年來,壯民族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倫理思想被本民族人民不斷地繼承和發揚,把對生態資源的利用與保護、索取與再生有機地結合起來,給世人描繪了一幅山清水秀、花香鳥語的和諧畫卷。然而在中國社會轉型與現代化變遷的浪潮中,壯民族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不得不面對能源高耗、生態危機等眾多現代社會帶來的挑戰,面臨著人與自然、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日益尖銳的的矛盾沖突,自覺或不自覺地改變著原有的有利于生態平衡和環境保護的生產生活方式和行為。如在經濟利益面前,當代壯人開始過度開荒、砍伐賴以生存的森林、捕捉曾世代友好相處的珍稀野生動物如果子貍、天山甲等,對鋁、錳、鈦等礦產資源進行掠奪式的開發,使壯族地區石漠化、水土流失、自然災害和人地矛盾等環境問題日益凸顯,嚴重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

雖然以犧牲生態環境作為代價,可能在短期能夠給經濟相對落后的壯民族地區帶來實惠,但不利于壯民族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更不利于民族地區和諧社會的構建。“倫理對于經濟來說,它不是一種外部的力量,而是經濟增長點內生變量。”[13]在努力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人們開始尋求人與環境、經濟發展與環境相協調的出路。壯族先民一直推崇的大地萬物各有其道、相生相親和相互依存的生態觀念,具有以原始宇宙觀為基礎,以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為內涵和以禁忌及習慣法規為約束機制的特征,并且與其民族的耕作方式相適應,其主旨在于追求人與自然的平衡和和諧關系,主張人類要珍惜自然資源,利用和開發要適度,保持自然生態的平衡。[14]這其中蘊含著的豐富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科學思想的使用價值,正是壯民族地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自然基礎,為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生態環境脆弱的壯民族地區協調人與自然的現代沖突,實現和諧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參考的答案。因此,我們應該以積極的態度尊重和挖掘壯民族和諧生態倫理思想的價值,喚起當代壯人對自然的道德良知,重拾壯人尊重自然、熱愛自然、善待自然的優良傳統,遵循壯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近水不得濫用水”、“砍伐要舍近求遠,實行輪伐”等“適度索取”的生態消費觀,在經濟利益與生態環境之間找到平衡點,從而更好地保護壯民族地區的生態環境,實現和諧可持續發展,為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奠定良好的自然基礎。

2.有利于協調壯民族地區的人際關系和利益沖突,為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和諧穩定的秩序保障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有融洽的民族關系和穩定的社會秩序做保障。世居于祖國西南邊陲的壯民族,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也是我國民族關系最融洽的民族之一。幾千年來,壯民族內部極少有大的社會波動和反社會傾向的思想和行為,壯族從不主動與周邊國家和民族交惡,這對鞏固和穩定祖國西南邊疆安全穩定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這種和諧穩定局面的形成與壯民族長期信奉的“和諧”理念密切相關,與壯族民族特有的與人為善、與社會為善的寬容心理和倫理修為密切相關。然而隨著全球化的到來和市場經濟的日漸深入,受全球化、市場經濟負面作用和西方價值觀的影響,近年來在壯民族地區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等社會不正之風有所抬頭,壯鄉昔日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誠實守信、互助互利等優良傳統在市場經濟利益驅動下正在慢慢隱退,傳統的價值觀正在慢慢動搖,人與人的利益沖突日益明顯,這嚴重影響了壯民族地區的民族團結和和諧穩定。

面對這些挑戰,需要大力繼承和弘揚壯族優秀倫理道德傳統,需要重譜壯族倫理思想的“和諧”之音。壯族倫理思想蘊涵著的主張平等,反對壓迫;主張勤儉,反對懶惰;主張正直善良,反對偷摸拐騙;主張真誠交友,反對欺詐:主張睦鄰,反對相互侵害等“和諧”的倫理追求,至今仍閃耀著光芒,對于培養和諧的個體、協調人們之間的關系和利益分配、重構價值體系、修復失范的社會秩序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如壯人歷來在社會交往和貿易往來中秉承的事先講好的承諾和買賣,哪怕后來情況變得對自己極為不利或在沒有人監督的情況下,也絕不反悔、變卦的誠信思想,對于今天壯民族地區建立公平公正、誠信友善的市場秩序和重建誠信社會就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壯民族主張平等寬容、和睦禮讓、互助互利、尊老愛幼等和諧人倫觀和家庭觀,為壯民族地區化解民族內部矛盾和糾紛、融洽民族關系、構建團結穩定的社會局面提供了重要保障,也為壯民族處理與兄弟民族和周邊國家的交流與合作關系提供了參考。如近年來與東盟各國經貿、文化等的友好交流與合作就為壯民族走出世界,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搭建了良好的平臺,為壯民族地區構建和諧社會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而壯民族家國一體的愛國主義傳統也激勵著壯人在以和為貴的前提下時刻守護好家園,堅守住祖國南疆的安全穩定,總之,壯族追求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相處的倫理思想,更好地協調了壯民族地區的人際關系的利益沖突,鞏固了壯民族地區友好、和諧、團結、穩定的大好局面,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了和諧穩定的秩序保障。

3.有利于增強壯民族地區凝聚力和向心力,為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精神動力和道德支持

文化創造是民族的生命線,而倫理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靈魂和核心。構建和諧社會除了需要物質條件作基礎,更離不開民族文化和倫理道德等精神資源的撐。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壯族人民在長期的歷史發展、生產實踐和特殊的地理環境中,總結出了一系列協調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相處的生存智慧和倫理規范,孕育了偉大的民族精神,從而激勵著他們與艱苦的環境做斗爭,創造出了擁有了壯錦、干欄建筑、銅鼓文化等光輝燦爛的、具有壯族特色的“那文化”體系。弘揚壯族的和諧倫理思想,能夠使壯族人民充分認識到本民族的偉大,認識到優秀倫理思想在壯民族歷史發展中的重要推動作用,從而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增強他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他們朝著共同的理想目標邁進。只要經過現代轉換,它不但不會過時,而且在今天一定能夠對壯族地區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全面和諧發展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為壯民族地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精神動力和道德支持。

作為擁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一片海”之稱的西部落后地區,壯民族地區要在物質基礎相對薄弱、資金、技術、人才等不足的情況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需要有強大的精神力量作為支撐。壯族倫理思想中推崇的平等、互助、勤勞、誠信、尚義、愛國等和諧倫理精神和追求無疑是壯民族在生態環境相對惡劣、生產力比較落后、商品經濟不發達、信息相對閉塞的情況下構建和諧社會尤為重要的精神力量和道德資源。如對于經濟建設而言,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團結互助精神,艱苦奮斗、靠雙手勤勞致富的務實拼搏精神,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的誠信精神無疑為今天壯民族突破小農經濟思維,克服等、靠、要思想,建立公平誠信的市場秩序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動力和道德支持。對于政治文明建設而言,人人平等、公平公正、家國一體等和諧倫追求無疑為現代壯民族構建民主、平等、法治的現代政治文明奠定了重要的道德基礎;對于文化建設而言,平等、開放、寬容、和睦禮讓的和諧心態無疑是壯民族地區弘揚壯民族優秀文化,吸收其他民族和國家的優秀文化,實現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應有的道德姿態。總之,如果沒有傳統和諧思想的價值奠基和引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會因缺乏內在的精神力量而擱淺。弘揚壯族的和諧倫理思想對于增強壯民族地區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全體壯族人民對建設好和諧社會在思想認識上和行動上保持高度一致,形成一股全民族求和諧發展的巨大精神合力有著重要推動作用。

三、壯族倫理思想和諧意蘊當代價值的實現路徑

1.澄清認識,取精去糟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要實現壯族和諧倫理思想的當代價值,首先要澄清人們對壯族倫理思想的偏差認識。不少人尤其是年輕一代認為,壯族倫理思想很多是過去的東西,與現代社會不相適應,沒有必要去弘揚這些“土氣兼俗氣”的東西。還有人認為,壯族傳統倫理思想中的落后因素頗多,保護傳統是保護落后。必須要承認的是壯族倫理思想有些觀念與現代社會是不相適應的,還有些是原始的、非科學的感悟,包含了一些迷信的、神秘主義的糟粕。如追求平等思想里包含有一些平均主義、容易滿足、缺乏競爭等小農意識色彩,尚義思想里有不分青紅皂白為兄弟兩肋插刀的哥們義氣,但主要經過現代轉換,其積極的成份在今天仍有著重要的價值導向。因此,在今天弘揚壯族和諧的倫理思想并不是保護落后,而是為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更好地為現代壯民族地區實現和諧發展服務。其次,要澄清對傳統的保護不是要排斥外來文化和現代文明。壯族以人為善、寬容、開放的和諧心態恰恰是今天壯民族地區處理傳統與現代、本土與外來矛盾應有的姿態。因此,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壯民族在積極地面向未來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要澄清認識,取精去糟,汲取傳統的優秀文化和倫理精神的精華。

2.與時俱進,創新形式

壯族倫理思想很多是通過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如民間傳說、神話故事、山歌、節慶文化等傳承和傳播的。如壯族人民喜愛山歌,壯族倫理道德長詩《傳揚歌》就以人們喜聞見樂的山歌形式弘揚傳播壯族倫理思想。眾多的壯族傳統節日如三月三、花婆節、蛙婆節以及以這些節慶文化為載體的民俗活動如唱山歌比賽、搶花炮、拋繡球、踏板鞋等,讓壯族人民在節慶娛樂的過程中增進了對壯族平等、互助、和樂、誠信、尚義等優秀倫理精神的認識,促使和諧的倫理觀念得到廣泛的傳揚。但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對于傳統的文化和形式越來越疏遠,加之年輕一代基本都遠離家鄉去城市打拼,傳統文化的傳承方式已不大適應時代的要求,也不利于壯族倫理思想的現代傳承。因此,要弘揚和實現壯族和諧倫理的當代價值需要與時俱進,創新形式,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傳媒手段弘揚和宣傳壯族和諧倫理思想。其中從1999年開始的一年一度的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就是傳統與現代的經典結合,使年輕一代的壯人在享受現代氣息同時也受到了壯族傳統優秀文化的熏陶,而且也使壯族傳統文化走出了世界。借鑒這個成功的范式,我們可以對承載壯族優秀倫理資源的民間故事、神話傳說、傳統節日、民風民俗進行現代的轉換,使其富有現代氣息,更易于被年輕一代壯人接受,如把花婆、布洛陀等神話傳說改編成現代影視題材,讓更多的人去了解和分享壯族傳統文化與和諧倫理的統一。

3.健全機制,全民參與

壯族倫理思想博大精深,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有成文的也有不成文的,有易于被人所接受的傳唱如《傳揚歌》,也有比較深奧的創世史詩如《麼經布洛陀》。因此,在今天要讓世人更好更全面地去了解和傳承壯族和諧倫理思想,實現其當代價值,需要建立健全壯族倫理思想的傳承和保護機制,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全民的參與。首先,要發揮政府在挖掘、保護和傳承壯族倫理思想中的主導作用。一要組織相關專家及工作人員區加強對壯族倫理思想優秀成分的搜集、整理、翻譯和出版,如可以考慮用小冊子的形式出版《壯族倫理故事選集》、《壯族倫理山歌精選》、《壯族傳統民風民俗讀本》等壯族傳統倫理道德通俗讀物,讓更多的壯鄉百姓學習和了解壯族和諧倫理思想。二要加大對農村電視、廣播、網絡、文化廣場、圖書館等文化基礎設施的投入和建設,為壯族和諧倫理思想的現代傳播搭建平臺。三要設立專項經費,對農民文化骨干、都老寨老等在傳承壯族優秀倫理道德方面有帶頭作用的人給予一定的經濟上的補助,鼓勵他們傳承壯族和諧倫理思想和文化。其次,要發揮民間文藝愛好者、文藝團體、民間組織等群眾力量在傳播壯族和諧倫理思想中的積極作用。如百色平果的哈嘹樂隊就把現代流行音樂元素與平果嘹歌結合起來,讓更多年輕人了解了壯族的倫理山歌,田林的北路壯劇、靖西的木偶戲等都是宣傳壯族和諧倫理思想的百姓平臺。最后要發揮學校在宣傳、研究壯族和諧倫理思想中的重要作用。學校要積極開發壯族和諧倫理思想作為壯族青少年的特色教育資源,如中小學語文課、品德課可引入壯族民間故事、神話傳說中勇敢正直、愛國愛家等豐富的道德教育資源,音樂課可引入壯族的山歌文化資源,體育課可引入拋繡球、三人板鞋等壯民族特色體育文化資源,從而讓學生學習和領略到其中蘊涵的和諧倫理思想,實現其育人功能。高校要發揮科研優勢,用壯族和諧倫理思想的研究成果去教育學生,使他們把文明帶回家鄉,影響家人和村民的品行,共同建設和諧家園。

[1]梁庭望.壯族文化概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391.

[2]張聲震.壯族通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261.

[3]過偉主編.中國民俗大系·廣西民俗[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3.166.

[4][5][6][7][9][10]梁庭望,羅賓.壯族倫理道德長詩傳揚歌譯注[M].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05.119.127.131.[8]魏建功.西南邊疆壯族地區社會和諧穩定的原因分析[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09(3).

[11]胡錦濤.在省部級領導干部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N].廈門日報,2005-06-27(1).

[12]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3]賀金瑞,熊坤新,蘇日娜.民族倫理學通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7.

[14]覃彩鑾.試論壯族文化的自然生態環境[J].學術論壇,1999(6).

The Harmony Implications and Contemporary Values of the Zhuang’s Ethical Thinking

Zhang Zhiqiao,Tang Kaixing

The Zhuangs’ethical thinking contains many harmony implications and pursuits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people and nature,the people and people,the people and society.It shares a common pursuit on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It’s very meaningful to promote the Zhuangs’ethical thinking:it’s helpful to coordinate the modern conflicts between people and nature in the Zhuang region,so as to lay a good natural base on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helpful to coordinate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the interest conflicts in the Zhuang region,so as to provide the protection order of harmony and stability on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helpful to strengthen the cohesive affinity and centripetal force in the Zhuang region,so as to provide the society spiritual power and moral support on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So we should promote the contemporary values of the Zhuangs’ethical thinking,so as to give service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in the Zhuang region.

the Zhuangs’ethical thinking;Harmony implications;the contemporary value;the path to be realized

【作 者】張志巧,百色學院社科部講師;唐凱興,百色學院政治與法律教授。廣西百色,533000

C958

A

1004-454X(2011)04-0088-006

* 本文系2009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壯族倫理思想研究”(09XZX008)階段成果。

〔責任編輯:劉建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射人妻无码色AV天堂| 亚洲一区二区约美女探花|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日韩毛片视频|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妇女| 91麻豆国产精品91久久久| 亚洲小视频网站| 国产在线高清一级毛片| 88av在线| 日韩欧美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无码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 欧美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成人AⅤ在线一二三四 | 国语少妇高潮| 日韩av手机在线| 国产成熟女人性满足视频| 婷婷午夜影院| 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黄色高清|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亚洲成人网在线观看| 亚洲无线国产观看| 99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看| 亚洲中文字幕国产av|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短篇二区| 99视频只有精品| 亚洲成人福利网站|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五月伊| 国产欧美高清| 2022国产无码在线| 毛片视频网址|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 免费在线a视频|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一区二区| 日韩二区三区| 天天综合天天综合| 国产xxxxx免费视频| 久久成人18免费| 国产精品9| 国产在线第二页| 热思思久久免费视频| 67194亚洲无码| 亚洲国产天堂在线观看| 在线免费a视频| 丰满的少妇人妻无码区| 一级毛片在线免费视频| 亚洲综合欧美在线一区在线播放| 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久久|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不国产大片| julia中文字幕久久亚洲| 欧美性色综合网| 丝袜亚洲综合| 日韩AV无码免费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啪精品视频|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看| 亚洲三级电影在线播放| 丁香婷婷综合激情| 色欲国产一区二区日韩欧美| 四虎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55夜色66夜色| 国产女同自拍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综合影院| 97久久精品人人| swag国产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不卡| 天天摸夜夜操| 永久免费AⅤ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新AV天堂| 精品無碼一區在線觀看 | 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天堂av综合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国产欧美高清| 亚洲自拍另类|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