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蕭
6月1日晚上8時,鄭州市根據初步調查結果發布消息,認定暢樂園老年公寓護工虐待老人一事已基本清楚。有關部門已對暢樂園老年公寓予以取締,該養老院法人代表和虐待老人的護工已被治安拘留。對負有領導責任的中原區民政局主管領導給予免職處分,對區民政局老齡辦主任給予撤職處分。(6月2日《工人日報》)
如同以往所有的“不良”事件一樣,該處罰的處罰,該撤職的撤職,河南省鄭州市“虐老公寓”相關人員都得到了處理,事件仿佛回歸了平靜。然而,倘若“虐老公寓”事件以此為終結,從中引發的警示意義將極其有限,今后,如何確保類似事件不再重演?
敬老愛老,一直以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早在兩千多年前,孟子就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謂經典流傳至今。一個很簡單的常識是,人人都會變老,每個人對待老人的態度也將直接影響著自己的子孫后代,從這個意義上說,敬老愛老應成為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發生在鄭州市暢樂園老年公寓護工虐待老人的事件,毆打老人、逼迫老人喝尿等手段不僅令人發指,也違背了最起碼的社會道德倫理。如此喪心病狂之舉,當事人僅僅被治安拘留恐怕難以儆效尤,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法律在某些方面的缺陷,那就是對違背道德倫理之舉只能以教育勸導為主,卻不能處以重罰。
老年公寓虐待老人,如果僅僅是“一事一議”,發現問題后,就對相關人員拘留、免職、撤職,看似處理得也不輕,但至多也只能是治標不治本之舉。如果不是媒體曝光,這樣的“虐老公寓”勢必還將持續下去。同樣令人深思的是,還有多少沒有被曝光的“虐老公寓”仍在正常運轉?對此類公寓的監管是否也形同虛設?
筆者認為,鄭州市“虐老公寓”完全沒有取締的必要,對于防止類似事件的方法有很多,關鍵在于相關部門是否真正履行了職責。比如對老年公寓加強監管,不定期突擊巡查,還可以發動公眾監督。相反,對“虐老公寓”不妨作為反面教材加大宣傳力度,以此為契機讓監管機制更加完善,讓更多的老年公寓真正善待老人,讓更多的人加入敬老愛老的行列,這些或許才是“虐老公寓”事件的最大意義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