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生金
(中共陜西省委黨校,西安710061)
理論期刊編輯基本職業素養的提高及強化探析
閆生金
(中共陜西省委黨校,西安710061)
網絡時代的到來、讀者群體知識更新的加快以及期刊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對理論期刊編輯的能力和素質均提出了更高要求。理論期刊編輯只有具備并不斷提高和強化扎實的政治思想素質和較強的政治敏感性、銳意創新的思維能力、專博結合的學者化知識素養以及無私奉獻的職業品德和堅持原則的優良品質等基本職業素養,才能確保所從事的理論期刊高質量地科學健康發展。
理論期刊;編輯;職業素養;強化
所謂職業素養,是指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專業能力等與職業直接相關的基礎能力和綜合素質。每個勞動者,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必須具備一定的基本職業素養,以順應知識經濟時代激烈競爭的要求,編輯工作者也不例外。作為理論期刊編輯,只有具備良好的基本職業素養,才能為提高刊物的質量、維護刊物的聲譽、擴大刊物的影響做出自己的貢獻。當前,由于受市場經濟負面因素的影響,一些理論期刊編輯的職業素養有所滑坡,給理論期刊的健康發展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提高和強化理論期刊編輯人員的基本職業素養就顯得十分重要。
當前,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形勢下我國期刊業日益激烈的競爭形勢,面對大眾對期刊特別是理論期刊日益增長的需求,高度重視并不斷提高和強化理論期刊編輯人員的基本職業素養成為當下期刊業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
1.提高和強化理論期刊編輯基本職業素養是積極應對國際國內復雜形勢,實現理論期刊編輯出版科學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當前,國際國內政治、經濟、社會形勢紛繁復雜,對期刊業特別是理論期刊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嚴峻的挑戰。在國際上,西方敵對勢力妄圖亡共產黨、亡社會主義之心不死,他們打著“自由”與“民主”的旗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機會,加緊對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中國進行滲透、顛覆活動。近年來我國國內發生的一系列較大規模的、給社會穩定帶來十分嚴重危害的群體性事件,其中幾乎都能夠看得到西方敵對勢力的影子。在國內,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經進入了人均GDP從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關鍵階段。根據國際經驗,這個階段既是發展黃金期,又是矛盾凸顯期,因為在這個階段,經濟社會矛盾叢生,其中有些矛盾還存在著不斷尖銳化的趨勢。面對這些矛盾,如果處理不當,必然會影響社會的基本穩定,甚至造成嚴重的不良后果。在這個關鍵的歷史時期,作為理論期刊出版發行這一具有極強的輿論導向功能的行業,必須不斷提高和強化期刊從業人員的政治素質,尤其是要增強其政治敏感性,以期其在選稿、審稿和用稿等各個環節上都能夠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始終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雙百”方針,堅持“二為”方向,確保理論期刊科學健康發展。
2.提高和強化理論期刊編輯基本職業素養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形勢的必然要求。市場經濟是通過市場機制對各種社會資源進行優化配置的經濟,其核心是競爭。理論期刊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資源,必然也要參與競爭,優勝劣汰。目前,全國理論期刊林立,競爭十分激烈。尤其是近年來,理論期刊界逐漸建立了被公眾所認同的核心期刊、雙效期刊等科學的評價體系,這些體系的形成,使得各個理論期刊的發展有了更為明確的奮斗目標和衡量標準,當然,與此同時也加劇了理論期刊界的競爭氛圍,促使各個理論期刊都在想方設法地努力提高期刊的質量和水平,以求能夠在本行業的發展中處于領先的地位。另外,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出版業的企業化、商品化、市場化趨勢也越來越明顯,作為出版業組成部分的理論期刊,其商品化也是一種必然趨勢。理論期刊要在這種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根,謀求發展,就必須努力提高和強化理論期刊編輯人員的基本職業素養,嚴格規范理論期刊編輯出版的各個環節,確保辦出高水平高質量的刊物,以迎接市場經濟的挑戰。
3.提高和強化理論期刊編輯基本職業素養是改善當前理論期刊編輯人員現狀的必然要求。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期刊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理論期刊不僅在質量上、理論水平上、出版印刷科技化上有了長足的發展,并且在學科種類和刊物數量上也有了較大幅度的增加,使得理論期刊從業人員數量也得以大幅度地快速增長。然而,由于目前理論期刊編輯大多招聘于高等院校非編輯專業,其很少甚至根本沒有接受過編輯基本技能的正規訓練,基本業務能力不盡如人意,有待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即使是一些老編輯,也大多是半路出家,有的是從教學科研崗位上改行從事編輯工作的。這樣一支隊伍,無論是編輯基礎理論知識,還是編輯技能、技巧和工作經驗,甚至是所編學科的專業基礎知識及相關知識,都還比較缺乏。與此同時,在一些編輯身上還嚴重存在著缺少創新思維、原則性不強、缺乏奉獻精神以及團結協作精神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期刊質量的提高和期刊業的科學健康發展。因此,盡快提高和強化理論期刊編輯人員的基本職業素養特別是業務能力,是當前期刊業特別是理論期刊業一項十分緊迫的重要任務。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期刊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理論期刊從業人員尤其是理論期刊編輯必須首先弄清楚理論期刊編輯應具備的基本職業素養,并不斷提高和強化自身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以及道德素質。新時期理論期刊編輯應具備的基本職業素養主要有:
1.扎實的政治思想素質和較強的政治敏感性。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有害文化,是當代我國理論期刊編輯的神圣職責。要切實履行好這一神圣職責,理論期刊編輯必須在政治上與黨和國家保持高度一致。為此,必須認真學習和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旗幟鮮明地擁護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把握正確的出版導向。同時,理論期刊編輯必須有強烈的政治意識和飽滿的政治熱情,關注社會政治生活,緊緊把握住時代發展的脈搏,反映社會發展過程中積極向上的主旋律。除此之外,理論期刊編輯還必須具備極強的政治敏感性。唯有這樣,才能更加準確地發現、理解和把握社會上出現的各種新鮮事、新問題和新現象,并正確認識、理解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和政府實行的新政策,更好地貫徹為社會主義服務、為人民服務的方針,更好、更積極地發揮理論期刊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輿論導向功能;唯有這樣,才能確保理論期刊編輯準確及時地把握敏感的政治問題,包括宗教、民族、外交、軍事等。因為,如果不能準確及時地把握這些敏感的政治話題,難免會產生錯誤的輿論導向,傷害宗教感情、民族感情、國家感情,引起麻煩、糾紛甚至混亂,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
2.銳意創新的思維能力。編輯工作是一項充滿創造性思維的腦力勞動,編輯過程蘊含著編輯求新、求知、求真的創造性勞動,在構思選題、組織稿件、修改稿件以及內容的組織、裝幀設計等各個環節,無不滲透著編輯的創新意識。也就是說,創新意識是編輯永恒的主題,是編輯工作躍上新臺階的動力。一個優秀的理論期刊編輯,必須要有創造性的思維意識,也就是要能獨辟蹊徑、獨樹一幟,這樣才不會流于一般化。鄒韜奮說:“最重要的是要有創造精神……要造成刊物的個性和特色,非有創造的精神不可?!币环菘锶绻麤]有獨創性,就很難有自己的個性與特色,就很難生存與發展。這就要求理論期刊編輯必須具有開拓創新能力,即超前的意識、科學的預測力、果斷的決策力、獨創的判斷力,要適應知識時代的挑戰,加強創新素質的培養,不斷探求未知、尋求新知識、進行技術創新,在工作中要開拓思路、活躍思維,注意發現和捕捉新亮點和新情況,利用新理論和新技術,對其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加強整合,博采眾長。
3.優化的知識結構和專博結合的學者化知識素養。信息、知識密集性是編輯職業的一大特點。編輯作為一種創造性智力勞動,其編輯對象涉及各種類別的信息和知識體系。理論期刊編輯每天都會接觸到許多各種各樣的稿件,涉及的范圍有政治、經濟、哲學、歷史、文學等等,這就要求理論期刊編輯要不斷優化自己的知識結構,不僅要具有基本的編輯學知識,還必須具有其他多門學科的知識,而且最好是某方面的專家。換句話說,就是要求理論期刊編輯力爭使自己成為雜家和專家,必須具備多門學科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較強的科研能力,努力成為某一學科、某一領域的專家,并不斷推出自己的新研究成果,了解科技、理論前沿的動態、信息,努力保持較高的科研水平。只有這樣,理論期刊編輯才能具備對來稿的判斷能力,才能以一個理論研究人員的角度看待來稿,對來稿進行更好的鑒別和比較,對不同學科、不同觀點的理論論文準確判斷其優劣,從中篩選出高質量高水平的稿子,同時發現來稿的理論價值和不足之處,從而提出中肯的有針對性的修改意見,并做出適當的處理。因此,具有相當的文化知識是理論期刊編輯的基本文化素質,優化的知識結構是形成編輯主體優良的科學文化素質的主要前提。更為重要的是,文字功底乃理論期刊編輯的基石性素質。作為理論期刊編輯,要成為一名真正意義上的學者化編輯,必須具備較強的處理文字的基本功,這就要求理論期刊編輯必須高度重視并不斷提升和強化自己的文字功底。編輯學者化,是我們辦好期刊對編輯素質的新要求,也是廣大理論期刊編輯的努力方向和奮斗目標。只有打好扎實的專業科研基礎,不斷優化自己的知識結構,努力強化自己的文字功底,理論期刊編輯才能勝任自己的工作。
4.無私奉獻的職業品德和堅持原則的優良品質。編輯工作是默默無聞地甘為人梯的工作,編輯是為他人做嫁的,這是編輯的職業特點。多少年來,“為人作嫁”已經成為編輯職業的代名詞,“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是編輯工作的真實寫照。編輯的勞動成果體現在編輯編發的論文中,許許多多的作品,經過編輯的精心修改加工,變得更加完美、更加精彩,而編輯在勞動中的辛酸苦辣則是一般人所體會不到的。一篇優秀的文章公開發表之后,引起社會關注的往往是作者,而編輯的名字卻鮮為人知。魯迅先生在談到自己的編輯生涯時,曾不無感慨地說:“我的生命碎割在給別人改稿子、看稿子、編書、校對、陪坐這些事情上者,已經不少……。”當前,在講效益、講經濟的社會氛圍里,作為一名優秀的理論期刊編輯,必須具備淡于名利、無私奉獻的職業品德,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只有具備了這些基本的職業素養,理論期刊編輯才能在工作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才能確保所從事的期刊高質量高水平地出版發行。同時,作為一名優秀的理論期刊編輯,還必須具備求真務實、堅持原則、秉公辦事的優良品質。大家知道,編輯雖不是什么官兒,但手中掌握著對來稿的處置權,因此,拉關系、托人情、找其辦事的人漸漸多了,評審稿件、編輯過程中采用“關系稿”和“人情稿”的現象多了,形成了編輯出版工作中的不正之風。加之辦刊體制上的種種復雜原因,堅持“稿件質量第一”、“質量面前人人平等”的用稿原則,秉公辦事的工作準則,被一些人置之腦后,評審、取舍稿件不是依據稿件自身的水平與質量,而是憑關系遠近、深淺而定,幾乎成了編輯出版工作中的“頑癥”。因此,能否堅持質量第一、秉公辦事的用稿原則,已成為對理論期刊編輯人員的嚴峻考驗。作為理論期刊編輯,必須把提高刊物的水平和質量、維護刊物的形象和聲譽放在第一位,敢于堅持原則、秉公辦事,排除各種私心雜念,杜絕各種關系稿、人情稿,選用高水平高質量有創見有新意的精品佳作,唯質量是舉,絕不可因人情關系而對稿件降格以求,要以堅決的態度,把那些濫竽充數、東拼西湊的稿件摒棄掉,這應當成為衡量理論期刊編輯職業道德的重要標準之一。另外,作為一名優秀的理論期刊編輯,還必須具備樂于和同志們精誠合作、虛懷若谷的闊大心胸。編輯工作是個群體性工作,只有大家齊心合力,同心同德,才能把刊物辦好。無論是主編與編輯之間,編輯與編輯之間,還是編輯與校對之間,編輯與編務之間,只是工作上的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大家只為共同的奮斗目標而走到一起。在工作上彼此要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關心,互相幫助,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工作上要做到分工不分家,努力營造出和諧的編輯工作環境和氛圍。“家和萬事興”,唯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每個人的工作積極性,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業務能力,進而確保刊物的質量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新形勢下,要高質量高標準地完成選稿、審稿和用稿等一系列編輯工作,理論期刊管理者和編輯就必須努力探求提高和強化自身基本職業素養的有效途徑。為此,筆者認為主要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加強教育,不斷提高理論期刊編輯的政治素質。政治素質要求理論期刊編輯既具有深厚的馬列主義的基本功底和素養,又有運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來改造客觀世界的能力。因此,理論期刊編輯必須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熟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法規,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覺悟和理論政策水平。為此必須做到:一是堅持每天學習,及時掌握黨的有關方針政策,特別是要注意一些敏感性的政治問題,包括宗教、民族、外交、軍事等;二是熟悉并嚴格執行我國出版工作的有關政策法規,正確把握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系,在金錢面前確保頭腦清醒、不迷失方向;三是樹立強烈的事業心和社會責任感,錘煉自己的意志,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素質和修養,樹立勤勤懇懇、踏踏實實、認認真真的工作態度和嚴謹審慎、精益求精、盡善盡美的工作作風。絕對不能被社會上的不良風氣所浸染,而應當本著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做好編輯工作,為大力發展先進文化做出應有努力。只有這樣,才能對當前我國改革開放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新觀點、新嘗試做出正確的判斷,才能確保理論期刊的黨性立場和政治方向不偏離軌道。
2.刻苦修煉,不斷提高理論期刊編輯的業務素質。業務素質是理論期刊編輯工作的核心要素,理論期刊編輯業務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理論期刊的質量好壞。業務素質包括文字、組織、鑒別、技術多方面的能力。這就要求理論期刊編輯要博覽群書,既有較廣的知識涉獵面,又有相對完整的知識結構。因此,理論期刊編輯要利用工作之余,堅持學習編輯工作所必須的文化知識,加強積累,厚積薄發。同時要努力做到編輯與研究相結合。因為大家知道,編輯的首要任務是編,這是毫無疑問的,但如果只埋頭于編,而不去研究編輯理論、編輯技能和所編專業的理論前沿問題,就很難準確評價和判斷稿件的質量,更不能很好地去組稿、改稿。因此,理論期刊編輯必須加強科學研究,編研結合,以研促編,達到編研相長。
3.加強管理,建立健全規章制度以提高理論期刊編輯的職業素養。要提高理論期刊編輯的基本職業素養,加強管理并建立健全有關規章制度是必不可少的。為此,要加強和完善繼續教育制度建設,積極組織理論期刊編輯參加各級各類編輯培訓班,積極選送理論期刊編輯到高等院校去進修、深造,提供條件積極鼓勵編輯人員外出參加學術研討會、到兄弟編輯部學習考察,了解理論研究的新信息,學習、借鑒他人編輯工作的成功經驗,以取長補短,或與當地新聞出版機構聯合開辦定期的理論期刊編輯培訓班,學習內容包括編輯理論和文化知識,以及編輯業務中的基本知識,以不斷提高理論期刊編輯的業務素質;要健全各項編輯制度,如稿件審閱制、責任編輯制、稿件三審制、三校制等制度,并在實踐中進一步完善;要建立完善淘汰機制,對于不能勝任理論期刊編輯工作的要適時調整,不合格的一部分人可以換崗、待崗甚至于下崗;要建立約束激勵機制,通過獎勤罰懶、獎優罰劣等機制,激發和調動編輯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其職業素養的進一步提高。
4.與時俱進,不斷培養和加強理論期刊編輯的現代化信息意識和能力。21世紀的期刊出版已步入新的軌道——國際化軌道,同時,也步入了信息化、數字化時代,進入了網絡時代。網絡時代的到來給期刊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也提出了挑戰。網絡為期刊編輯工作提供了方便,網絡信息的海量、快捷、前沿既有利于編輯在稿件的審理過程中把握學科的最前沿動態,快速查詢并核實學術內容的科學性、真實性,也可以局部有效保護知識產權,防止學術剽竊。這些都使得網絡環境下的理論期刊有了更便捷、長足的發展。與此同時,在網絡背景下,信息傳遞十分便捷,社會生活的多樣化導致了思想的多元化。網絡改變了信息的傳遞方式,也改變了文字編輯的工作內容,對編輯的業務素質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對于期刊編輯,在網絡環境下要應時而變、與時俱進,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做好期刊工作,為期刊的理論價值和社會功能的實現打下基礎。這就要求理論期刊編輯,在意識上要接受并進入信息化時代的快速運轉方式,要突破已有的傳統思維、工作方式;在編輯技術手段上,要適應信息時代的要求,除了必須具有扎實的編輯理論修養、過硬的文字加工能力,不斷地學習和掌握新的科學技術、業務知識、編輯手段,還要能熟練運用電腦和網絡等新興技術,熟悉多種傳播手段,具有較強的溝通協調能力、創新意識和能力、競爭意識和駕馭市場的能力,這樣才能順應新時代的發展潮流而不至于落伍。也只有這樣,才能在現有基礎上將期刊做得更好,適應新世紀國際化、信息化的要求,更快地走上國際化軌道。
[1]葛洪.編輯活動的范式轉變[J].編輯學刊,2006,(1).
[2]鄧金昂,王若斌.如何對大學生進行信息素質教育[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1).
[3]韓建軍.新形勢下學報編輯的素質與修養[J].邯鄲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3).
[4]魏光峰.網絡秩序論[J].河南大學學報,2000,(6).
[5]孫樹江.論編輯人才的遴選與培養[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5).
[6]張如法.編輯社會學[M].河南大學出版社,1993.
G232
A
1002-7408(2011)08-0101-03
閆生金(1965-),男,陜西興平人,中共陜西省委黨校副編審、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編輯理論與實踐,社會問題與和諧社會建設。
[責任編輯:張亞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