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電腦,有一個“實用萬年歷”立時吸引住了我。這“萬年歷”從1900年一直到2100年,跨度整整200年。200年,在歷史長河中不過一瞬、幾朵浪花,然而對我們來說,已經是相當沉甸甸的一厚疊時間了。
通過查找,我知道1900年的第一天——新年元旦原來是星期一,人類是在星期一那天黎明告別1899年、告別多災多難的19世紀,迎來充滿希望的20世紀的第一縷曙光。新世紀第一個春節是1月31日,星期三,那年為光緒二十六年,農歷庚子年(鼠年)。1911年新年的第一天為星期日,春節為1月30日,星期一,那年還是宣統三年,農歷辛亥年(豬年),這是幾千年封建社會的最后一個春節了,吃完這頓年餃子也就仿佛把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一起“吃”下去了,下一個新年便再也不用剃著半拉頭、拖著長辮子吃餃子了。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皇帝、皇宮、龍袍等等從此永遠成為了歷史,人類終于迎來了一個嶄新的世紀,這一天是星期二,農歷八月十九,剛剛過中秋節4天。中秋節的月餅還沒有吃完,歷史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
1919年5月4日,五四運動爆發,這又成為中國歷史進程中的一個新起點,這一天是星期日,農歷己未年(羊年)四月初五,再過兩天就立夏了。兩年后,1921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誕生了,這是中國革命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這一天是星期五,農歷辛酉年五月廿六。其實,中國共產黨“一大”召開的確切時間為1921年7月23日,那天是星期六,農歷辛酉年六月十九,大暑,不僅天氣熱,中國革命的一股股熱浪、一團團烈火更熱。直到1941年,黨中央才決定1921年7月的首日7月l日作為建黨日。1921年為雞年,雞年誕生了中國共產黨,中國的版圖也酷似雞形,“雄雞”從此“一唱天下白”,“雄雞”從此將傲然屹立于世界的東方。
我們還應該記住的日子有:1900年8月14日,八國聯軍攻入北京,這一天是星期二,光緒二十六年,農歷庚子年(鼠年)七月二十;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這一天是星期一,農歷辛亥年(豬年)臘月廿五;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宣布恢復帝制,激起全國人民憤怒,這一天是星期日,農歷乙卯年(兔年)十一月初六;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共產黨人血流成河,這一天是星期二,農歷丁卯年(兔年)三月十一;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這一天是星期五,農歷辛未年(羊年)八月初七;1934年10月16日,中國工農紅軍開始了舉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這一天是星期二,農歷甲戌年(狗年)九月初九;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這一天是星期六,農歷丙子年(鼠年)十月廿九;1937年7月7日“七七事變”,中國人民開始了長達8年的抗日戰爭,這一天是星期三,農歷丁丑年(牛年)五月廿九;1937年12月13日,日軍在南京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這一天是星期一,農歷丁丑年(牛年)十一月十一;次年春節是1月31日,這一年是農歷戊寅年(虎年),星期一,相信這一個春節南京人以至絕大多數中國人都沒有心思放鞭炮、貼春聯、吃餃子、扭秧歌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這一天是星期三,農歷乙酉年(雞年)七月初八。“七七事變”是星期三,日本宣布投降也是星期三,星期三這一天不知銘記著中國人多少血淚與喜悅。中國共產黨誕生在雞年,日本投降也是在雞年,中國這只巨大的“雄雞”真的要發威了。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天是星期六,農歷己丑年(牛年)八月初十,再過5天就要吃中秋月餅了,這一個中秋的月餅恐怕是所有中國人吃得最香甜的一次了。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個春節是1950年2月17日,星期五,農歷庚寅年(虎年),相信這一年過年的餃子吃得比過去哪一年都香,鞭炮放得比過去哪一年都響。
我母親的生日是1924年7月17日,農歷甲子年(鼠年)六月十六,星期四。這一天,誕生了我的母親,從此才有了我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可能。母親的生日是我在母親去世后才查到的,母親生前我對她的生日竟一無所知。我出生在1957年1月19日下午2時(是后來從母親筆記本上看到的),農歷丙申年(猴年)十二月十九,星期六。星期六,一個美麗的星期六,我原來出生在一個美麗的周末。在這之前,我也想不到我會出生在一個美麗的周末。不知在當時那樣簡陋的醫療條件下,母親是忍受著怎樣的痛苦生下了我。這一天,是我的喜慶日,也是母親的受難日。2002年2月23日,也是星期六,78歲的母親在這天黎明離開了人世,連母親離世也選在了雙休日,也不愿耽誤子女的工作。我的出生與母親的離去都在星期六,難道這真的只是巧合?!
我又十分好奇地往上查找,20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誕生100周年大慶,這一天是星期五,農歷己巳年(蛇年)九月初五;2050年元旦是星期六,正好是臘八節;春節是1月23日,星期日,農歷庚午年(馬年)。到這時,21世紀已經走過了整整一半。2057年1月19日是星期五,農歷丙子年(鼠年)十二月十五,如果我還活著的話,這一天應該是我100周歲生日,平時我很少過生日,可這個“壽”真應該“祝”一下,因為能“祝”的人實在是太少了。2089年10月20日是星期四,農歷己酉年(雞年)九月十七,如果我女兒還在世的話,這一天應該是她100周歲生日,遺憾的是我無法給女兒過生日了,因為到那時我已經132歲了。
2100年新年的第一天是星期五,農歷己未年(羊年)十一月廿一。2月9日為庚申年(猴年)初一,星期二,22世紀的第—個春節。相信22世紀的春節比21世紀的春節會精彩、熱鬧得多,科技的飛速發展到那時世界不知會變成什么樣子。可惜,這一個春節恐怕現在還活著的絕大多數人都不會看到了……
在查找“實用萬年歷”的過程中,我忽然有了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前半個多世紀的日子我幾乎沒有經歷過,后半個多世紀的日子我也很難去親身經歷了,我所經歷的原來只是這中間的一小段,這就是我及所有同齡人的一生。在這小小的“萬年歷”面前,時光跑得實在是太快太快了,蒼天給我們的時間實在是太短太短了,我們人類實在是太渺小太渺小了。我們已經走過了多少個日子,我們還將剩下多少個日子,在這些日子里還準備做些什么,是應該好好地籌劃籌劃了。
(編輯 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