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入新居后,年近不惑的妻子忽然愛上了養(yǎng)花。她說“花能凈化空氣”、“花能使人的心情愉快起來”、“家中有花就顯得有生機”等等。
春分剛過,她就張羅著購買花盆,還拉著我和她一起上山去取土。她說,山上的土沒有化學(xué)肥料,純天然的,營養(yǎng)豐富,有利于花的生長。看著她滿腔熱忱的勁兒,我只好隨她。
一天中午,妻子興沖沖地載回兩盆杜鵑花。她顧不上擦去臉上的汗珠,連忙將花移植到新買的花盆里。
眼下正是杜鵑花開放的時節(jié),花市上擺滿了各種顏色的杜鵑花:紅的、白的、粉的、紫的,五彩繽紛,煞是好看。可我看妻子買回的這兩盆花,形狀雖好,卻無花骨朵,就連花胎也沒有。我看了半天,不禁疑惑地問妻:“這花是不是不能開或者開過了呢?”妻子一邊澆水一邊說:“我也不懂,賣花的那個人說‘沒開過’。”我想,賣花人會告訴你實話嗎?肯定讓花農(nóng)給騙了。隨即又問:“賣花人沒說什么時候開?”妻子不高興地回答:“今年不開來年開!”“那就等著來年再買唄。”妻子緘默了。
妻子常常給花澆水、松土,精心侍弄著。有時,我也討好地幫忙,就此觀察著花的長勢。一個多月過去了,杜鵑依然紋絲不動,寂寞無聲,絲毫沒有開花的跡象。眼看花期已過,我不免有些惆悵。看樣子,真要等到來年才能看見盛開的杜鵑了。妻子似乎也相信了我說過的話。我見她時常撥弄著花葉尋找著什么,熱情比當(dāng)初削減了不少。
為了調(diào)節(jié)氣氛,一日,我故意高興地對她說:“你的花真算買著了。我聽人說,內(nèi)行人買花不看花,而看枝葉。枝葉長得好,花朵肯定錯不了。你看咱家這兩盆杜鵑,雖然沒有花,可枝葉多么旺盛啊!”妻子含情脈脈地瞅了我一眼,粲然地笑了。
以后的日子,妻子還堅持著給花澆點水,而我的熱情卻蕩然無存。每天回到家里,就坐在沙發(fā)上看電視,再也懶得看它們一眼。時間一長,我竟熟視無睹,把它們給忘了。
光陰如小溪里的水,在指縫間不經(jīng)意地流淌著。轉(zhuǎn)瞬間,西風(fēng)乍起,窗外的綠色世界開始漸漸變黃。一天,我剛進家門,妻子就興奮地沖我說:“咱家的杜鵑要開花了!”我感到很吃驚:怎么,這個時節(jié)也能開花?急忙跑到陽臺上去看。可不,只見右邊的那盆杜鵑,在陽面很不起眼的地方長出三個粉嘟嘟的花骨朵。“奇怪?我平時怎么沒發(fā)現(xiàn)呢?”我邊看邊自語。妻子翹起小嘴,以揶揄地口吻說道:“你沒想到它會開花,你都多長時間沒正眼瞅它了?養(yǎng)花應(yīng)有耐心,愛也需要等待。”我的心不覺一顫:沒想到,平時不善言辭的妻子能說出這番有哲理的話來。
是啊,每種花都有自己的季節(jié):春蘭、夏荷、秋菊、冬梅……每個季節(jié)里的花期也有差異,或早或遲。只要我們用心澆灌,是花總會開放。
生活中,我們做了許多事與愿違的傻事:耕耘了,就想立即收獲;付出了,就想馬上得報;奮斗了,就想迅速成功。結(jié)果是,性急吃不成熱豆腐,欲速則不達。急功近利的思想使我們不能以平和的心態(tài)去耐心等待,常常在最接近成功的時候卻放棄了。
生活亦如養(yǎng)花:人也如此,每個人都會成功,只是還沒到自己盛開的季節(jié)。只要我們充滿愛心去培育,不必寄希望于立竿見影,不必急于求成,給自己也給別人一個充分孕育的時間——積累知識,聚集能量。等到了屬于自己的季節(jié),必然會像杜鵑一樣開出燦爛美麗的花朵。
愛需要精心呵護,更需要等待。
(編輯 月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