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看過《曼哈頓的中國女人》的作者周勵,在形容自己想要的生活時,寫過這樣一段文字:“兒女半聰半嬌嗔,工作半緊半悠閑,生活半豐半勤儉,讀書半洋半軒轅,心情半佛半神仙。”
這是她向往的一種生活,多么幸福愜意!但從文中的一個“半”字,便可以看出作者對生活的一種態度:知道生活給予我們的,不可能是“全部”,所以,我只要其中一半就夠了。特別是最后一句:“心情半佛半神仙。”真正要達到這種境界,那得修行多少年?
這是一種做人的境界。人的私欲,往往會讓人希望得到很多,且還不滿足;也會看到別人得到了,而怒火中燒、妒忌油然而生。其實,他們看到的只是一些表面,那些人在得到一些東西時,也會失去一些東西——這個失,也包括“付出”。得與失,是生活給予我們的十分公平的分配,沒有人會從不付出,而只一味得到的。
很多人對生活,總是充滿著無限美好的想象,憧憬自己一生都一帆風順,沒有一點坎坷,可那只是一種過于奢求的幻想。你有這樣的幻想,只能說明你還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去面對生活的挑戰。生活,就是酸甜苦辣咸五味雜陳的綜合體,你只要有一顆快樂、熱愛的心,就足以能夠應付自如。
從來沒有不勞而得的收獲,也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生活,做人的境界,就是不要只盯著自己看,要多看看別人成功背后的付出;也不能要求太多,只要“一半”,或是一半的一半,我們的人生就足夠快樂!
(編輯 慕容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