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京城,一家來自四川的火鍋店做得風生水起,良好的口碑在坊間廣為流傳,消費者念念不忘的是“海底撈式服務”:排隊等位時送水果和飲料,提供美甲、美發和擦鞋服務,用餐時為您遞上眼鏡布和手機套,甚至在洗手間都備有一次性牙刷和梳子。這些服務背后的秘訣就在于:“當員工把心放在工作上的時候,他就會替你去揣摩顧客的心思”。如何讓員工把心放在工作上?海底撈的員工管理有何獨到之處呢?
媒體的“窮追猛打”讓海底撈的管理模式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綜觀媒體的報道、口耳相傳的口實以及筆者的親身體驗,海底撈的員工管理確實沒有什么秘密可言,只是把別人不屑做的事情做到了極致,把最簡單的道理變成了實實在在的行動。在管理中始終貫穿兩個關鍵詞,一個是“情”,人都是重感情的。“你對人家好,人家也就對你好;只要想辦法讓員工把公司當成家,員工就會把心放在顧客身上。”另一個是“尊重”,“樹活一張皮,人活張臉”,人都有被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抓住了人的這些共同特征,也就抓住了員工管理的精髓與核心。
人人都要吃飯穿衣
生存的需要是人最基本的需求,沒有物質條件,一切都無從談起。雖然我們反對“拜金”,可大部分人工作都是為了養家糊口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白居易詩云“賣碳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衫口中食”。不論我們有多么崇高的理想、偉大的目標,我們都得吃飯穿衣。在人的基本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情況下,是很難有更高追求的。
有多少管理者真正想到了員工的吃飯穿衣問題?有的管理者總以為錢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只要給員工發工資就行了,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根本不值得考慮,那是員工自己的事。可在普通員工的眼中,早上幾點起床,做哪路公共汽車,中午在哪吃飯,晚上什么時候回家,才是實實在在的生活。海底撈是怎么做的呢?吃住全管,而且要讓員工感覺比在自己家里還要好,公寓24小時有空調,隨時可以洗熱水澡,晚上九點供應夜宵。員工生病時,有人會給其送上可口的飯菜,領導會帶著慰問金來探望,這些“小事”讓離家在外的員工感受到親人般的溫暖。
也許有的大企業的老板,對這種“小兒科”的“把戲”看不上。拍著胸脯說:“我給他們的錢遠遠超出這些了。”可海底撈給我們的啟示是:大部分員工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他們需要吃飯、穿衣、養家糊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己及人,在員工管理方面要多考慮員工的實際問題。“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關鍵時候的“雪中送炭”,員工會銘記在心,“滴水之恩定將涌泉相報”。
人人都有后顧之憂
在海底撈,為優秀員工發的獎金,一部分會直接寄給員工的父母,并為其父母購買商業保險,當員工父母生病時,公司還會派人送上慰問金。有孩子的員工,自然擔心孩子上學等成長問題,公司專門在簡陽市建立了子弟學校,請一流的老師來授課,解決員工子女上學問題。當解決了員工的后顧之憂,給了員工安全感,員工的心就會穩定下來,對組織便產生了忠誠。
據央視報道,在“用工荒”的背后,某企業為員工提供了住房,幫助孩子入學,提供社會保險,這些解決員工后顧之憂的舉措為企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才,從來沒有出現過“用工荒”的問題。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很好地解決,心里就像有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有可能引爆,導致在工作的時候總是三心二意,上班也只是賺錢的一種權宜之策,永遠不知道明天自己該怎么辦?
也許有人說,社會保障是國家的事情,企業的力量微不足道。一個企業家可以掏出大把的錢做慈善,打廣告,拋頭露臉,卻忘了自己最基本的社會責任,對員工負責。海底撈給我們的啟示是:人力資源是企業的第一資源,不能只是喊喊口號,而是要落實干實實在在的行動中。想員工之所想,急員工之所急,盡可能關心并解決員工的實際困難和后顧之憂,才能真正贏得員工的忠誠之心。
人人部有未知世界
如果你的姐妹從鄉村初次來北京打工,你一定擔心她們路不熟,會走丟;不懂規矩,會遭城里人的白眼。在最初的一周時間內,海底撈提供培訓的內容沒有特別的,除了工作技能培訓外,就是對員工噓寒問暖,讓他們適應新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包括怎么看北京地圖,怎么用沖水馬桶,怎么坐地鐵,怎么過紅綠燈。對于未知的世界我們都曾經愚昧無知,現在你也許會笑話這樣的培訓內容,但明天在這些人當中就可能出現物質和精神上都比你更富有的人。
有些人總是“夜郎自大”、“坐井觀天”,以為自己是個人物,拿自己不值一提的“優勢”去貶低他人:有點成績,恨不能讓普天下的人都知道。有的管理者對待新員工,抱怨現在的人怎么怎么樣,不想想自己也是那樣過來的。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每個人都有自己不熟悉的領域。海底撈告訴我們:對于員工的不足,要看作是未經雕琢的璞玉。雖有瑕疵,但潛力無限。只要打磨得當,定會大放異彩。
人人都希望出人頭地
海底撈的創始人張勇說:“海底撈服務好的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讓每個人能感受到公平的內部晉升機制。正是基于對人的深刻理解,我一直認為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門是核心,是最重要的部門,不能夠獨立,領導一定是有實權的人物,哪怕是掛名。我就兼著海底撈公司人力資源部的部長,幾大部門領導是副部長,分公司老總也是各地人力資源部的部長。為什么海底撈的服務好?為什么海底撈的員工總是那么真誠地對待顧客?我想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我們有個公平的晉升制度,讓所有人都能夠真地感受到海底撈就是這樣一個平臺——雙手改變命運。”
出人頭地,光宗耀祖,是個人很樸素的理想,幾乎每個人從小在心里就埋下了這顆種子。讀書的時候,滿墻的獎狀是父母的欣慰;工作以后,事業有成是回報雙親最好的禮物。雖然每個人成功的標準不一樣,但超越自己是每一個人的夢想。公平的競爭環境,關注基層員工的成長,良好的企業氛圍,才能讓“出人頭地”的夢想變得清晰可見。首先,需要企業給每一個人成功的機會。員工通過自己的努力,麻雀可以變鳳凰。海底撈成功的經驗本身就詮釋了這個道理,創始人張勇的經歷就是自我奮斗最好的案例。其次,要給金子提供閃光的機會,員工的上進心是被激發出來的,人的潛力是無法估量的,因為每個人都有一個“出人頭地”的夢想在指引著自己的行動。第三,員工的夢想也是企業致富的源泉,想辦法開發每
個人的激情和智慧,什么樣的奇跡都有可能發生。
人人都想得到信任
信任的方式之一就是授權。在海底撈,總經理的簽字權是100萬以上:100萬以下由副總、財務總監和大區經理負責:大宗采購部長、工程部長和小區經理有30萬元簽字權;店長有3萬元簽字權,這種放心大膽的授權在民營企業實屬少見。對一線員工的信任更讓同行匪夷所思。一線普通員工有給客人先斬后奏的打折和免單權。不論什么原因,只要員工認為有必要,都可以給客人免一個菜或加一個菜,甚至免一餐,這種權力在其他餐館都是經理才有的。
“信任危機”在現實生活中是一個常見的詞,感覺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越來越少,人們的思想觀念改變了,人情世故淡漠了,家庭之間的親情也冷淡了不少。甚至當你的心情不好時,很難找到一個真心朋友傾訴。仔細想想,在你危難的時候,有幾個人肯為你挺身而出?信任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一種奢侈品,人們總是小心翼翼,怕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掉入陷阱”。正因為信任是如此的可貴,海底撈大膽地授權顯得那樣地與眾不同。也許在有些老板眼里,總是認為“家賊難防”,忽略了是由于缺乏信任,才難以與員工建立真正的信任關系。
如果不能與員工建立一種相互信任的關系,永遠在玩著“貓抓老鼠”的游戲,大家都互相猜疑,防備,生怕越雷池一步,總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也許這就是工作壓力大最根本、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身體的疲勞可以恢復,長期的“心累”卻難以在短時間內消除。有時候人的幸福指數不是和賺錢多少成正比,得到他人的欣賞與信任才是“千金難買”。“女為悅己者容,士為知己者死”,哪天老板對員工說“你辦事,我放心”,可能這樣一句簡單的話卻能喚起員工久違的信心,從此改變人生軌跡都不是奇怪的事情,這就是信任的力量。
人人都需要被尊重
2006年海底撈成立了工會。張勇說:“每一個工會會員都必須明白一個基本道理,我們不是在執行公司命令去關心員工,而是真正意識到我們都是人,每個人都需要關心與被關心,而這個關心基于一種信念,那就是‘人生而平等’。”天賦平等的人權和尊嚴,本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海底撈能視基層員工的尊嚴高于切,本身就是一種突破。
人格與尊嚴,是一個神圣的字眼,就像生命一樣,不允許隨意踐踏。可在有的老板的眼里,員工就好比花錢雇來的機器。高興了,給點獎賞;不高興了,隨時可以解雇你,甚至是人格侮辱。
關愛員工不是一時的甜言蜜語,不是信口開河的承諾,也不是非要看得見的實物。有時候,一句問候,一封郵件,一個鼓勵,都勝過虛頭巴腦的“表面文章”。法國企業界有句名言:“愛你的員工吧,他會百倍愛你的企業。”要從心眼里有“人人平等”這個觀念,視員工的尊嚴為道德底線,真正將人的需要放在員工管理最核心的位置。美國奧辛頓工業公司的總裁曾提出一條“黃金法則”:關愛你的客戶,關愛你的員工,那么市場就會對你倍加關愛。“客戶”是企業的外部客戶,“員工”是企業的內部客戶,只有兼顧內外,不顧此失彼,企業才能獲得最終的成功。
我們不是以成敗論英雄,不是因為海底撈成為餐飲行業的標桿,而只看到它的光環。作為一個人力資源管理者,不但要借鑒它的經營管理之道,更重要的是領悟其員工管理的精髓。當然,做好員工管理工作,與行業、企業規模、發展階段等很多因素相關,不能生搬硬套,不然容易“畫虎不成反類犬”。我們要學習的是海底撈在員工管理背后體現的規律和原理,從這些原理和規律出發,將員工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將管理做到深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