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圈點
關鍵詞:收入
●全國政協委員 遲福林: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應將城鄉居民收入和勞動者報酬增長兩大方面作為約束性指標。同時,財稅體制改革要與收入分配改革同步。
●全國政協常委 王欽敏: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應由現在的45%提高到55%,把居民消費率從目前的35%提高到50%,并把城鎮化作為擴大內需的戰略重點。
●全國政協委員 朱建民:應盡快制定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的5年具體目標值,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和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并將其作為各級政府最主要的政績考核指標。
●全國人大代表 蔡昉:完全依靠市場調節,無法保證勞動者報酬隨著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不斷增加。必須通過制度性安排,確保居民收入和勞動報酬占比的提高。
●全國人大代表楊子強:有效推進“收入分配改革”可從以下“三個突破口”人手:一是建立健全工資的正常增長和制度保障機制。二是完善收入再分配機制。三是進一步規范收入分配秩序。
●全國人大代表 郭廣昌:政府應適時制訂居民收入增長計劃,要做到這點,一是要保底,政府可以把財政收入重點用來保障低收入困難群體,在醫療、教育、交通等領域都可以針對低收入群體多出臺一些措施,另一個就是可進一步減免稅收。
關鍵詞:職業教育
●全國政協委員 劉金虎職業教育應大力推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增加訂單培養和創業培訓,把招生與就業緊密結合起來。
●全國人大代表榮蘭祥:要增強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必須把“工廠”的生產經營過程搬進學校,使理論和實習教學緊密結合,形成“一體化”的教學模式,這樣培養的學生才能做到手腦并用、做學合一,掌握必需的專業理論和職業技能,從而達到就業素質與企業的用人需求相符合。
●全國人大代表張愛國:在職業教育的資金投入方面,設立和落實中等職業教育辦學條件執行標準,由國家對達不到標準的地區進行補助。同時,形成由政府主導的職教投資模式,盡快制定教育投入法,通過立法,加大對中等職業教育等公益性事業的投入力度。
●全國人大代表 劉雪庚各級政府要加大職業培訓資金的投入力度,企業提取的職工教育經費,60%以上應用于一線職工的教育和培訓;自身沒有能力開展職工培訓,應主動依法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財政部門繳交職工教育的統籌經費。
關鍵詞:用工荒
●全國政協委員 劉永好“用工荒”實際上從某種角度講是好事。好在通過“用工荒、招工難”使農民有選擇的余地,迫使企業提高員工待遇,多提供一些福利,農民工也更受尊重了。
●全國政協委員 孫貴寶:將扶貧和緩解“用工荒”統籌考慮,推廣“勞務移民”。“勞務移民”應成為未來移民的主要方式之一,既可成為緩解“用工荒”的重要措施,也可助力移民“拔窮根”。
●全國政協委員 李書福:“用工荒”實際上是“勞動者權利荒”,用工短缺實際上是權利和制度的短缺。政府應將“用工荒”作為完善勞動力市場的契機和動力,讓勞動者樂在其中,享受勞動的快樂,體現勞動的尊嚴。
●全國人大代表 鄭杰:由政府牽頭,通信企業協助,用工企業參與,在政府、企業和廣大農民工之間建立對等、交互、實時的三方信息化公共平臺——農民工就業信息化服務平臺,服務政府管理、企業經營和農民工就業。以信息化助推農民工就業,讓“候鳥”不再艱辛奔波。
●全國人大代表 劉錫潛現在都講人文關懷、以人為本,但以人為本并不只是單純地限定在漲工資上,漲工資解決不了“用工荒”。
權威發布
我國正研究延遲退休年齡
近日,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1年會上表示,我國正在結合國情研究延遲退休齡。
他說,延遲退休年齡或者是男女同齡退休的問題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從應對人口老齡化和長遠的發展來看,延遲退休年齡應該是一種選擇,世界上的多數國家都在走這條道路,它對應對人口老齡化,特別是對保證社會保障體系的安全、健康、平穩的運行,是非常有好處的。他指出,我們也正在密切關注、研究世界上各國在這方面采取的一些有效措施和辦法。但是中國也有中國的實際情況,我們會根據本國的人口問題、就業狀況、不同利益群體的訴求,全面地、慎重地、積極地來研究這個問題。 (人民網)
就業體檢乙肝項目檢測取消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和衛生部近日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切實取消就業體檢中乙肝項目檢測,進一步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采取切實有效措施,防止就業體檢中乙肝項目檢測行為發生。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衛生部三部門聯合下發的《關于進步規范入學和就業體檢項目維護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人學和就業權利的通知》明確要求,除衛生部核準并予以公布的特殊職業外,用人單位和醫療衛生機構不得在就業體檢時開展乙肝項目檢測,即乙肝病毒感染標志物檢測,包括“乙肝五項”和HVB-DNA檢測等。 (新華網)
我國將打造千萬技師隊伍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王曉初表示,從2011年到2020年,我國將培養350萬名技師和100萬名高級技師,使技師和高級技師總量達到1000萬人。
今年將重點實施兩大項目:一是高技能人才培訓l基地建設項目。根據計劃,2020年底前,建設1200個示示性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其中,2015年底前支持400個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二是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項目。到2020年底,將建成1000個左右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人民日報)
我國今年將發放1.9億張社保卡
今年我國將強化各項社會保障基礎管理,計劃實際發行社保卡19億張。同時,將加強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制訂社會保險國家標準,做好養老、醫療保險精算和各項保險運行分析工作。 (深圳商報)
我國人口2033年達到峰值
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司長于法鳴目前表示,我國人口峰值在2033年預計會達到15億,勞動力資源可達11億。
我國內地高校放寬免試對臺招生
近日,在國務院臺辦例行發布會上,國臺辦發言人范麗青宣布,自今年起,大陸高校免試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的標準由學測成績“頂標級”擴大至”前標級”。
范麗青表示,受理臺灣學生申請的大陸高校范圍暫定為在聯招考試中面向港澳臺地區招生的高校,共205所。臺灣學生可通過有關網站,直接向各高校提出申請。符合條件且有意愿的臺灣高中畢業生,可直接向大陸有關高校申請就讀,面試合格后即可錄取。 (京華時報)
北京:免贊師范生違約須賠償
北京市教委日前發文,規定免費師范畢業生服務期應不少于10年,畢業后未按協議從事中小學教育工作的,應在違約處理決定公布1個月內,一次性向市教委退還相當于免費教育費用1.5倍的“賠償金”。 (新京報)
上海:“用工缺口”基本填滿
上海市人保局最近一項統計顯示,3月至今,前來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求職的農民工人數為10.47%,而企業招聘崗位僅54萬。從數字看,上海勞動力供給可以滿足大部分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需要,并不存在大面積用工缺口。 (新民晚報)
武漢:發放百萬居住證
近日,武漢《居住證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實施,這標志著在武漢實施了15年的外來人口暫住證制度退出歷史舞臺,居住證開始全面取代暫住證。據介紹,武漢有外來人員達200多萬人,年內計劃為外來人員發放100張居住證。 (北京日報)
捕風捉影
南方科技大學正式“開張”
3月20日下午,南方科技大學春季開學典禮在深圳舉行,首批自主招生的45名學生、社會各界代表和專家學者等200余人出席了開學典禮。儀式上,北京惠爾輪胎公司董事長王加中捐資100萬元人民幣,成為南方科技大學第一筆社會捐資。
朱清時校長稱,雖然南方科大要迅速地建成一所研究型大學的目標面臨著很大困難,但是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克服困難,不斷進取。南方科大把自主招生、自授文憑作為教育先行先試的內容,將探索如何回歸大學的辦學自主權,為我國建立現代大學制度探路。
我國城鄉空巢家庭將過半
全國老齡辦副主任吳玉韶近日稱,“十二五”時期,中國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呈現出老齡化、高齡化、空巢化加速發展的三個新特征。
其中,空巢化將進一步加速。城鄉空巢家庭超過50%,部分大中城市達到70%;農村留守老人約4000萬,占農村老年人口的37%,老年人照料問題日益突出。根據全國老齡辦日前發布的《全國城鄉失能老年人狀況研究》稱,2010年末全國城鄉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約3300萬,占總體老年人口的19%。 (南京日報)
我國省域經濟竟每力排行出爐
中國社科院近日發布中《中國省域經濟競爭力發展報告(2009-2010)》競爭力藍皮書。《藍皮書》對中國內地31個省市區與港澳臺地區的經濟綜合競爭力進行綜合排名。港澳臺仍是中國最具經濟競爭力的地區之一,香港居首位,臺灣次之,澳門由2008年的第10位升至第9位。
該報告所涉及的指標包括:宏觀經濟競爭力、產業經濟競爭力、可持續發展競爭力、財政金融競爭力、服務業競爭力、環境資源競爭力、人力資源競爭力等三個級別,共28個指標。 (中國日報網)
廣州大學百萬年薪聘院長
近日,廣州大學公開向海內外招聘19位學院院長,并承諾經過競聘上崗的院長,每人可享受100萬元購房補貼或百萬年薪的豐厚待遇。廣州大學校長庾建設表示,為攬人才,廣大“不差錢”。此次招聘的有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院、法學院、公共管理學院、教育學院、人文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外國語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等19個學院。
為了吸引人才,廣大開出了這樣的價碼-國內應聘者,給予不低于100萬元的購房補貼;海外應聘者實行年薪制,年薪不低于100萬元。同時,對招聘來的院長,學校安排一套三房一廳的過渡住房,并承諾提供充裕的科研啟動經費和學科建設經費。
超三成本土企業計劃增加招聘
最新調查顯示,2011年第二季度,中國大陸地區企業招聘的步伐將繼續放緩,但仍居世界前列。制造業雇主保持旺盛的招聘需求,雄踞六大行業之首。
預計在2011年第二季度增加員工人數的企業比例為34%,減少員工人數的企業比例為5%,值得注意的是,另有53%的企業表示將不會改變員工人數。經季節性調整后,中國大陸地區的凈雇傭前景指數為36%,相比較2011年第一季度略低了兩個百分點,而相比2010年第二季度,則增長了14個百分點。中國臺灣的凈雇傭前景指數,也位列該地區自2005年第二季度加入本調查以來的第一位。 (新民晚報)
國企機關成勞務派遣“重災區”
近日,全國總工會將完整的“國內勞務派遣調研報告”上報至全國人大法工委,建議修改《勞動合同法》相關“勞務派遣”內容。該報告顯示,全國勞務派遣人員總數已經達到6000多萬,這比此前人保部公布的2700萬多出逾一倍,主要集中在公有制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
報告指出,勞務派遣泛濫現象,在石油、化工、電信、金融、銀行、航空、鐵路等系統最為嚴重,部分央企甚至有超過2/3的員工都采用勞務派遣。按照國內職工總人數大約3億來計算,勞務派遣職工達到職工總人數的20%。 (經濟觀察報)
本科生仍是企業人才需求主體
北京大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人力資源服務業白皮書2010》顯示,應聘者的學歷并非是招聘企業最看重的因素,當下的人才需求主體仍然是本科生,尤其是外企,愿意招收專科生的企業甚至比希望招收研究生的多。
在各行業的招聘統計中,人才需求占主體的仍為本科生,特別是在貿易、制造業、娛樂、廣告、服務等行業,本科生的需求遠遠高于碩士、博士。只在金融、咨詢、會計師、IT、制藥等對專業要求較高的行業中,對研究生的需求量才相對較高。 (北京晚報)
大學生工資優于農民工
近日,人社部部長尹蔚民就“大學畢業生工資還沒有農民工高”的說法做出回應。他表示,根據調研大學畢業生的工資水平,總體上看還是要比農民工高些。
尹蔚民說,據去年的統計,高校畢業生在半年之內的平均薪酬是2000至2200元,農民工的工資平均水平是1670元,很明顯,大學生還是比農民工的工資高。但個別的情況和崗位可能有所不同,“有的技能工人工資會很高,也有大學生剛畢業工資很高,不能一概而論。但也不排除極個別的情況”。 (北京青年報)
海外資訊
英國:失業人數創17年來新高
英國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止日前,英國失業人口已達253萬人,創17年來最高紀錄。
在上個季度中,英國新增失業人口27萬7千人。總失業率為8%。青年人失業人數也創下新高,18至24歲的求職者數量占比達到了18.3%,為1992年設立此項記錄以來的最高值。截至目前,英國青年人的失業率達20.6%。但是,在失業人數創新高的同時。有工作的人數也在增加,而且申請失業救濟金的人數也在減少。 (中國新聞網)
印度:員工加薪速度世界最快
印度媒體近日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531家被調查的印度公司中,員工2011年平均加薪幅度將達到12.9%,為全世界最快,而且今后5年還將保持這一水平。
調查報告說,得益于印度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工程人員加薪幅度最高為14.4%,汽車業次之為14%。印度2009年各行業平均工資增長水平為6.6%,2010年大幅增加至11.7%,并有望在今后4到5年提高12%至15%。該報告預計,發展中國家今年總體加薪幅度為2%至4%。 (新華網)
伊拉克:大批政府職員涉嫌學歷造假
伊拉克國民議會的一項調查顯示,大約2萬名政府職員涉嫌偽造學歷。調查組成員稱,偽造學歷者可能包括現政府或前政府部長、副部長和其他高級官員。
調查組稱,如果政府職員主動承認偽造學歷,議會將不要求他們退還薪水,否則一經查實,這些造假職員可能面臨牢獄之災。目前伊拉克的失業率為15%。近幾年,偽造學歷現象越來越多,催生幫人偽造學歷的黑市。一位假學歷賣家稱,想購買“中學文憑”大約需1500美元。而“博士文憑”則需7000美元。 (新民晚報)
阿根廷:非正規就業率下降
據阿根廷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阿根廷去年的非正規就業率為33.7%,比2009年相比下降2.4%。
另外,國家統計局還公布了一系列2010年10月到12月的數據。在這一時期,阿根廷新增的失業人口,占到了全國勞動力總數的7.3%。阿根廷勞工部部長表示,要繼續規范阿根廷現在的就業狀況,整頓非正規就業的現象,以保障工人的合法權利。 (中國經濟網)
德國:被評為“最受歡迎國家”
英國廣播公司世界廣播部歷時三個月,對全球范圍內的16個國家進行了認可度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德國憑借雄厚的經濟基礎和高質量的產品被評為“最受歡迎國家”,英國其次,美國排名第7,中國排名第8。朝鮮和伊朗排名墊底。
調查發言人稱,德國的認可度最高,不僅歸功于倍受贊譽的生活方式,還有高質量的產品,以及非常成功的國際形象。 (國際在線)
亞太企業招聘勢頭凸顯
日前,—項招聘意向調查顯示,在參與調查的39個國家和地區中,有33個國家和地區的雇主,預期將在2011年第二季度增加員工人數。其中,亞太地區雇傭前景繼續在全球范圍內呈現積極態勢。
亞太地區最強的招聘預期仍然出現在印度、中國臺灣和中國大陸。雖然連續七個季度都呈現出穩定的增長預期,但日本的雇傭前景還處于亞太地區最弱的位置。在印度,參加本調查的行業和城市都在2011年第二季度呈現出繁榮的招聘預期。
2011壘球商學院排名出爐
近日,英國《金融時報)公布了2011年度的全球商學院排行榜。在今年的榜單中,倫敦商學院仍舊獨占鰲頭。但在前20的商學院中有半數來自美國,顯示出金融危機對于美國商界精英沖擊有所緩和。
在前100名的商學院中,有53所來自美國。無論是學校數量還是名次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霍特國際商學院最為典型,今年的名次上升了23位,提升幅度最大。亞洲學校的情形則是喜憂參半。印度的兩所商學院均位列前15。香港科技大學躥升至第6。而香港中文大學卻不見了蹤影。至于中國大陸的唯一代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滑落至17。
適當午睡更健康
美國最近的—項研究顯示,45分鐘的小憩就能夠有助于降低血壓,此外,白天抽時間打個盹可以改善心臟健康,特別是當晚上沒能獲得足夠睡眠時間的時候。不僅如此,—個短時間的睡眠,還可以幫助你調整到較好的工作生活狀態。
研究發現,那些每周至少有三次約30分鐘午睡的人,將有助于把患上心臟病死亡的風險降低37‰午睡有助于人們放松和降低血壓,對大腦有相當的益處。另一項研究發現,那些經過午睡后的志愿者,明顯在一系列的筆試中比那些沒有午睡的志愿者表現更好 (科學網)
世界大學學術排行榜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近日發布2011年世界大學學術聲譽排行榜。美國大學在排行榜上獨占鰲頭,奪得前10名中的7席,并有45所學進入百強,美國哈佛大學位列榜首。英國是第二大贏家,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進入十強,總共12所英國大學進入百強。日本大學的表現也很搶眼,5所大學躋身百強,其中東京大學名列第八。中國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躋身百強,分列第三—-五和第四十三位。
據了解,該榜單評定指標多達13個,除教學和科研之外,還包括論文引用情況、科研成果轉化收入以及國際化程度等。 (新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