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育產業經濟是湖南省經濟發展中新的朝陽產業,也是一個新的增長點。在分析體育產業發展現狀及存在產業缺乏完善的政策體系、高素質的管理人才等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出臺適合體育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法規、打造高層次的體育產業管理人才隊伍、建立多元化體育產業投融資渠道等對策,以快速發展經濟。
【關鍵詞】湖南省體育產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發展對策
體育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一個部門,具有與其他產業相同的共性,即注重市場效益、講求經濟效益,同時又具有不同于其他產業部門的特性。其產品的重要功能還在于提高居民身體素質、發展社會生產、振奮民族精神、實現個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湖南省“十一五”體育發展規劃》明確提出,積極培育體育市場,鼓勵體育生產和經營項目投資主體多元化,大力開發體育無形資產和新興體育運動項目,初步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符合現代體育發展規律,結構合理、門類多樣,以體育服務業為重點,相關產業為補充,多業并舉,多種所有制并存的體育產業體系。
湖南省體育產業發展現狀
湖南省體育彩票業現狀。2009年,湖南省銷售體育彩票接近12億元,比上年有較大幅度的增長。為貫徹國務院頒發的《彩票管理條例》,湖南省體育彩票管理部門加強了對體育彩票隊伍的管理,構建了湖南省三級培訓體系,提高人員素質,規范縣級管理站的建設,加強了縣級市場的管理。各市、州、縣進一步加大了體育彩票的宣傳力度,特別是即開型彩票,在店內產品的生動化、品種的陳列化、形象的展示化上進行了有益的嘗試,網點形象大為改觀,銷量有了顯著提高。
湖南省體育培訓市場現狀。隨著人們的收入和對自身生命健康的關注程度不斷提高,人們對體育方面的有關知識和技能的興趣大增,引發了各類以體育技能培訓為主的培訓學校和培訓班如雨后春筍般蓬勃興起,促使湖南省體育培訓行業市場的形成。湖南省體育培訓的類別有:體育后備人才培訓、全民健身活動培訓、教練員和裁判員培訓、體育師資培訓、體育行政管理人員培訓和其他體育專業人才培訓等。湖南省體育培訓的基本態勢表現為:業余體育訓練呈現出多元化格局,由過去的體育部門一家抓,發展為以體育部門為主,學校和社會為輔的多元化格局;全民健身培訓呈百花齊放之勢,在“生活奔小康,花錢買健康”的口號下,出錢參加健身培訓學習的人越來越多,相應的各種健身休閑中心、健身輔導站、健身俱樂部等組織紛紛誕生;武術培訓高潮迭起,由于尚武精神的逐漸回歸和武術的商業化炒作,湖南武術培訓掀起新的高潮,目前湖南省武術館(校)共有30多所。
湖南省體育旅游業現狀。湖南省2009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為10471.14億元人民幣,其中旅游業為1099.47億元,相當于GDP的10.5%,是湖南省的重要支柱產業。2009年,湖南省旅游項目建設出現新突破。據統計,全省在建的500萬元以上投資規模的旅游項目有548個,投資總額達2115億元,累計完成投資503億元,2009年完成投資285億元。根據2008年省統計局、省旅游局、省財政廳聯合開展的相關課題研究顯示,近兩年,湖南接待旅游者人數大幅度增加,2008年湖南旅游總收入同比增長16.03%,2009年更是達到29.08%,這一速度大大超過全省生產總值的增速,進一步鞏固湖南旅游業的支柱地位。2009年,湖南省接待和組織參與體育旅游的總人數達4819.50萬人次,實現體育旅游總收入329.84億元。由此可知“十一五”期間湖南把體育旅游業作為支柱產業來培育和發展,取得了極大的成效。
湖南省體育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湖南省體育產業發展缺乏完善的政策體系。體育產業是具有很大經濟功能的第三產業,其可持續發展和拉動經濟增長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經濟政策環境。2007年湖南省“兩會”上,晏西征提出,湖南對體育產業發展的政策扶持不夠,沒有相應的政策法規保障,湖南省體育產業只有在政策上得到扶持,才能擁有良好的發展基礎,釋放出無限的經濟能量。構建嚴格、系統、全面、科學的政策體系,不僅是湖南省體育產業健康、穩定發展的根本保證,也是湖南省體育產業持續發展不可避免的客觀規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湖南省體育產業原有的發展環境發生了根本變化,計劃經濟時代的政策體系已經無法推動湖南省體育產業的健康發展。目前,湖南省體育產業經濟政策陸續出臺,但缺乏系統性和實效性,沒有形成完善的體育產業政策體系。
湖南省體育產業發展缺乏高素質的管理人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競爭,歸根到底就是管理人才的競爭。體育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既需要掌握體育專業知識的體育管理人才,又需要熟悉體育市場的經營、營銷管理人才。體育管理人才的水平和質量也是制約湖南體育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湖南省體育產業發展受計劃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