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之蜜糖,彼之砒霜,人們對大蒜的感覺始終是冰火兩重天。周立波有段經典的大蒜論:吃大蒜只管自己吃得香,不管別人聞得臭;喝咖啡是把苦自己吞下,把芳香灑向人間。
中國人自古就愛青山白馬逐風月,一騎紅塵走天涯。既然處處有風月,無事不風月,那么大江南北透著美味和危險的蒜香也算是風月無邊了。
下期話題:好筍知時節
“東方廚情”互動欄目升級至網絡版博客,讀者留言可至博客:http://blog.sina.com.cn/cherrywangjin或E-mail至:sfdlf05@hotmail.com,也可來信至:上海市吳中東路513號郵編:200235。
左手大蒜右手美女
身為山東的純爺們,自小在部隊大院長大,那時,小家庭平時很少開伙,基本吃食堂;除非春節,自己更是幾乎不包水餃。我的節日就是食堂賣水餃的時候,活蹦亂跳的餃子一出鍋,流竄的香味便會瞬間點燃我整個大腦的興奮灶,攪得哈喇子一串一串地流淌不止。
多少年過去了,當年餃子的味道已經淡忘了,可大蒜的辛辣仍歷歷在目,每每想起,便會把眼淚刺出來。
改革開放初期,我大學畢業分配到上海工作。當時,偌大的上海灘沒幾家飯館有水餃賣,加上上海女子們共同抵制大蒜的刺激性“臭”(我意為“香”)味,出于入鄉隨俗追求愛情的戰術需要,我只好將懷有初戀般純真情感的大蒜連同水餃一起埋入心底,不得不改用苦澀的“洋”咖啡來浸泡情詩,聊以“充饑”后再與愛情優雅地周旋。可每當夜深人靜、獨自懷想爸媽之時,辛辣的大蒜便隨著餃子的濃香翩然而至,繞來繞去總也不散,真是情何以堪!
曾幾何時,上海由于眾多新移民的涌入,餃子館如雨后春筍般遍地生出,吃餃子不難了(當然口味大多不太正宗),但上海女子們抵制大蒜臭味的共同愛好絲毫未變。餃子大蒜是我雨夜的閃電——我常常摸黑走路;而上海美女是我愛情的源泉——我常常口渴難耐。唉,左手是真情,右手是摯愛,我在大蒜這條“魚”與愛情這只“熊掌”間痛苦搖擺,難以取舍。思前想后,有得必有失!一咬牙,最終忍痛賦詩明志:
“餃子誠可貴,
大蒜價更高;
若為愛情故,
兩者只好拋!”
其實,男人找女人就和喜歡吃大蒜一樣,是否“臭”或者“上火”等后果,等吃了再說;女人找男人就和喝咖啡一樣,苦一點不要緊,最主要的是芳香溫馨有情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