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的保質和溫度有直接關系,每種食品都有自己最適宜的溫度,在這個溫度下,食品的保質期就相對較長,品質會比較穩定,可以保有最佳營養和口感。
那么,食品的最佳溫度是多少呢?
很多食品外包裝上都注明“常溫保存保質期×天”,這個“常溫”到底是指多少度呢?黑龍江省營養學會的劉龔興介紹,“常溫”一般在18℃~25℃之間。比如,不少袋裝鮮奶注明常溫保存7天,就是說,在這個溫度中,一周以內不會變質。
但是,大多數食品都不應該在常溫下保存,而是應該在低于常溫下保存。綠色蔬菜是人們每天要食用的,它的保存溫度應該在0℃以上,低于0℃,葉綠素會因冷凍而遭到破壞。但若溫度太高,比如高于40℃,葉綠素酶會把葉綠素和蛋白質分開,導致迅速腐爛。白菜、芹菜、洋蔥、胡蘿卜等適宜存放的溫度是0℃,土豆適宜存放的溫度是2℃~4℃,超過這個溫度,土豆就會發芽。黃瓜、茄子、西紅柿適宜存放溫度是7℃~10℃,低于這個溫度,會喪失鮮味,也會腐爛。地瓜的最佳存放溫度是15℃左右,溫度太高會霉爛變質,溫度太低會漿心壞死。
菜肴如果馬上吃,最適宜溫度是60℃;如果要放到冰箱里保存,應該在4℃以下為好。
水果的情況更復雜一些,產于亞熱帶的香蕉,收獲期溫度一般是30℃,運輸和保存時最好把溫度控制在13℃左右,所以,香蕉不適宜放在冰箱中保存。熱帶水果如芒果等對保質溫度要求較高,一般需要10℃~13℃,荔枝一般也需要7℃~10℃,木瓜需要7℃,橙子的適宜保存溫度是4℃~5℃,西瓜在8℃左右的時候味道最純正。產于北方的水果7f02a9c55ff424b563414b5b68c11e73一般對溫度要求較低,蘋果的最適宜保存溫度是零下1℃~零下4℃,這種溫度的蘋果又脆又甜。北方的商販在冬日賣蘋果并不怎么包裝保溫,可是蘋果一般不凍、不壞,就是這個道理。
燒開的水需要冷卻以后喝,它的最適宜溫度是多少呢?劉老師介紹,涼白開最適宜溫度是12℃~15℃,這個溫度喝最爽口,因為水在這個溫度的表面張力、密度、黏度、導電率等理化特性都發生了變化,與生物活細胞里的水十分相似,容易透過細胞膜被人體吸收。
現在各種果汁已經走入了普通家庭,它的飲用溫度在8℃~10℃。低于這個溫度,品不出果汁香甜清潤的味道;高于這個溫度太多,又不利于存放。所以,果汁在冰箱中保存的時間不要太長。市售的汽水,比這個溫度還要低一些,一般以4℃~5℃為佳。
鮮魚的最佳冷藏溫度是零下3℃,這個溫度可以保證鮮魚不變質,還可以保證其鮮味,但要盡快食用。存放在冰箱冷凍室內的魚不要時間太長,因為家用冰箱的冷凍溫度一般在零下15℃~零下20℃,在這種溫度下,時間長了魚體的組織就會發生脫水和其他變化。
紅色肉類,如豬、牛、羊肉應該保存在零下18℃的環境中,這個溫度可以較好地保持肉類細胞壁的完好性,有利于保持肉中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