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央視節目主持人,到獨立節目制作人,再到懷揣風險投資的二次創業者,連李靜自己也沒有料到,“文藝氣質”絕對多過“商業細胞”的她會一再完成自我超越,成為一個商人,更何況,還是一個十足成功的商人。如今,她不但繼續制作主持《非常靜距離》、《超級訪問》等多檔家喻戶曉的電視節目,還同時身兼“東方風行集團”和“樂峰網”老板,對于這個外表柔弱又略帶豪氣的“女強人”而言,無論生活還是事業,慣常思維總是不太適合,正是這點“不安分”,把她一步步“推”到今天。
挑戰:從“文藝青年”到公司老板
李靜“北漂”時的夢想是“一條狗、一個孩子、一間有落地大窗的屋子、一個愛她的人”, 她天生就會萌發這種天真浪漫的想法,她的本科專業同樣“不太靠譜”,河北師范大學手風琴專業,這種氣質注定,她所涉足的領域會一再轉換。
剛剛大學畢業,李靜便有了第一次跨界,她被分配到老家河北張家口電視臺做電視編輯。
當時,中國的電視業處在高速發展又人才緊缺的階段,像李靜這樣沒有半點專業背景的人進入這個行當并非新鮮事。用她自己的話說,因為“還有幾分‘姿色’”,編輯沒多久,誤打誤撞混進了主持人隊伍。一路進入北京電視臺、中央電視臺,主持《歡聚一堂》、《周末大回旋》、《精彩十分》等眾多娛樂節目。
原本,李靜可以在許多人羨慕的央視平臺一直干下去,但1999年,小有名氣的她卻突然選擇了辭職,原因是經常和領導在節目問題上意見不合,覺得特別“沒勁”。這個時候,浪漫主義仍然是李靜考慮問題的優先因素,“不開心、不好玩”的事,沒辦法勉強自己,她一股腦想跳出央視,創造屬于自己的節目。
恰好這個時候,李靜遇到了前歌手戴軍,她沒有琢磨太多以后的事,湊起一支夢想在電視圈干出點名堂的年輕隊伍,租了間平房,“一根筋”成立了東方風行傳媒文化有限公司。這是李靜的第二次跨界,擔當主持人的同時,她還要兼理制片人和公司老板。
對于拉手風琴、做主持人的李靜來說,開公司、做老板的邏輯并不適用于她,即便是公司最先制作出的《超級訪問》欄目受到了相當大的認可,李靜仍然還是電視人的成功,她對創業依然沒有明確概念。一方面,李靜抗拒將自己的工作與做生意聯系在一起,覺得充滿“銅臭味”,特別“俗氣”,完全將開公司做節目看成是實現自己的電視理想;另一方面,她對經營管理也一竅不通,東方風行傳媒文化有限公司最開始甚至出現“低級錯誤”,只有制作團隊,沒有廣告和發行團隊。
最初
SxV/gMxTykxr8bx4fs0YoWmxp+OJeifBtIqMJlHfz3o=,她與電視臺的合作方式是,把節目免費給電視臺,換取廣告時間,自己賣廣告。包括李靜在內,風行傳媒沒有這方面的專業和資源,經營本來一開始就放在次要位置。李靜印象深刻,那段時間是自己最“慘“的時候,《超級訪問》幾乎每做一期都在虧錢,與電視臺簽約,就必須咬著牙一期一期虧下去,最多時,她欠下兩百多萬債務,幾乎借遍了身邊所有熟人,還把房子拿出去抵押。
這是李靜交的“學費”,她開始真正意識到廣告發行的重要性,并且親自出馬,聯系全國各地電視臺談業務。隨著《超級訪問》等節目影響力不斷擴大,李靜得以依靠拿手的節目品質走出困境,但同時,她也悟出了一套顛覆性的商業模式:推翻以免費節目換廣告時間的行業定律,取而代之的是現金加廣告時間。這樣,在拉不到廣告的情況下,李靜成了當時第一個賣節目給電視臺的人。一期節目成本3萬多,50個電視臺,一期總共能賣10萬,李靜初嘗“老板”身份的成功。
超越:不斷挑戰昨天的自己
李靜說,自己樂于交際和應酬,因為即便是無聊透頂的聚會,也會有所收獲。一次偶然的聚會,在好友、易凱資本的王冉引薦下,李靜結識了紅杉資本的沈南鵬。
那次聊天,李靜聽到了很多從未“謀面”的商業詞匯,沈南鵬也在觀察這個手舞足蹈、與想象中完全不同的“非典型”著名主持人。不久,沈給風行傳媒提供了一份風投評估方案,他還給對公司財務數據一竅不通的李靜提供了一項建議:以節目內容為支撐,發展自有品牌和商品零售。
這對李靜來說,意味著又一次轉型,從單純的文化傳媒進入電子商務。在受到風投眷顧的同時,其實還有另外一個選擇,華誼兄弟希望收購風行傳媒,將其作為內容制作平臺,李靜本人能夠得到一筆可觀的現金和華誼股權。
經過與沈南鵬幾次談判,李靜最終選擇了接受風投,恐怕,還是“不安分”的“文藝氣質”讓她做出了這樣的決定,風投創業更具激情。樂蜂網成了李靜的又一次自我超越。
沈南鵬后來跟李靜說,他愿意投資,一方面是因為評估過風行傳媒的業績,另一方面也是看中李靜本人,她雖與娛樂圈打交道,但從來沒有過負面新聞。為了幫助對電子商務和公司管理還不具備專業能力的李靜,沈挖來百思買的運營總監王立成,協助負責樂蜂網的管理和運作。
李靜放手開始二次創業,先前創立風行傳媒,她做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這次從事電子商務,她仍然銷售自己喜歡的商品。因為之前制作過相關題材的節目,對于樂峰網銷售的主打產品,李靜的第一反應就是化妝品。
時至今日,身兼兩家公司創始人,也很難說李靜是一個純粹的商人,她還是不喜歡別人稱“李總”,但她絕對是一個愿意欣然接受自我挑戰和自我超越的人,從藝術專業到主持人,再到公司老總。正如李靜自己所說,她走過的路就是在不斷學習新事物,不斷打破昨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