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人,平時不太被想起,訃聞傳來時卻格外勾起人們的回憶和感慨,日本演員竹脅無我(Takewaki Muga)就是一例。在中國,他主演的姿三四郎曾讓觀眾如癡如醉;在日本,他一度是無數女性心目中理想丈夫的原型。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迫使他隱退江湖,直到今年8月21日,這位67歲的“英俊小生” 因腦出血離開人世,這次,他真的離開了。
1944年,正值二戰末期。竹脅的母親在疏散地千葉縣生下了家中第3個男孩。孩子的父親是有“Madame Killer(太太殺手)”之稱的NHK主持人竹脅昌作。父親本想給他取名“宇宙”,最終被母親改為“無我”。父親為竹脅無我播下了一生也無法抹去的光與影。“光”的一面是,他有著名流之后的驕傲,繼承了父親的醇厚嗓音,日后吸引了許多女觀眾;“影”則是父親壯年時的自殺。多年后竹脅無我曾回憶,那時他正就讀于青山學院高中,上課時老師突然把他叫出來,告訴他父親在家中上吊自殺了。
“那種感受,別人無從理解。”正所謂禍不單行,父親去世后,長兄陷入了半失明狀態,二哥因腦瘤早逝,原本殷實的家境急轉直下。長兄竹脅義果被迫辭職,16歲的他成了全家的最后一根稻草。兄弟倆商量后建立了事務所,長兄為他的演出機會四處奔走,他的目標則只有一個:成為明星,掙錢養家。
竹脅無我的條件和運氣都不錯。1965年,他首次主演了影片《安可椿是戀愛花》,緊隨而來的70年代是日本家庭劇的黃金時代,他一躍成為全日本客廳最受歡迎的小生。看過《岸邊的影集》、《蘿卜花》等劇的中年人都會懷念那張理智而溫柔的臉孔。在時代劇《大岡越前》中,竹脅無我扮演名醫榊原伊織,不少年輕人因迷戀他的形象立志學醫。1970年開播的電視劇《姿三四郎》在日本獲得好評后,成為上海電視臺譯制引進的首部日劇,竹脅無我在鄰國一夜成名,之后還曾受邀訪華。后來他常和經紀人聊起在中國的經歷,懷戀之情溢于言表。
演藝生涯進入成熟期后,竹脅無我成為日本的“理想丈夫”,那段時間也是他和女性關系最為活躍的階段,成為他日后人生危機的原因之一。1970年,他和青山學院大學的學妹雅美結婚,婚后育有兩個女兒。此外,竹脅還與不少女子往來,不倫之戀的對象包括銀座的媽媽桑、空中小姐及數名女演員。后來戀情遭周刊曝光,竹脅的婚姻陷入了長達十余年的冷戰,直至1997年才正式離婚,將東京世田谷區的豪宅留給了前妻。
演藝方面,他英俊小生的頭銜難以擺脫,表演退化為機械的重復,開始懷疑起工作的意義。時逢好友松山英太郎因食道癌去世,多重打擊下,竹脅無我患上了憂郁癥。父親自殺的肇因就是憂郁癥,竹脅的年齡也正日益逼近父親去世時的49歲。他試圖用酒精來抑制自殺的沖動,卻導致在攝影機前完全忘記臺詞。并發糖尿病后,竹脅無我不得不息影,開始和憂郁癥展開搏斗。
日后他說,擺脫憂郁癥需要4樣東西:休養、藥品、信心和周圍人的關懷。幸好演藝圈的朋友給他寫信、拜訪鼓勵他,他自己也尋找機會就醫,才逐漸好轉。離開8年后竹脅復出,隨后在2003年出書記錄了他治療過程中的種種體驗,書名為《凄慘的生還:幸好得了抑郁癥》。
“我最近常常想到,鐘表的指針是不能逆轉的,但它每轉一輪,苦惱的回憶就會淡去一些,人到了多少歲都可以改變自己。戰勝抑郁癥后,我在很多方面都發生了改變,甚至比得病前活得更好了……”“抑郁癥能讓你看到不一樣的世界,痊愈之后,我變得能夠按照自己的節奏生活了。”
進入晚年后,竹脅無我錄制了日本著名的脫口秀節目《徹子的房間》。節目回顧了他的經典作品,年輕時的他,擁有寶石般的魅力,遠勝于當代的輕薄藝人。看到大病初愈的竹脅,人們深深感到時間的殘酷。61歲的竹脅在節目中表示,“自己沒為社會作出什么貢獻”,日后無論在演藝圈還是社會,他都要奮力向前。
“年輕時,大家都認為人生該有很大的意義,難免虛張聲勢。時至今日回想人生,發現其實沒什么大不了。所以不需要太煩惱,自己決定自己的夢想就好,哪怕是小得不起眼的事情,哪怕只是回家給金魚喂食。若有很多這樣的小夢想,它們日后就會成長。夢想就是這么建立起來的。人嘛,活下去就會結交到好人,就能體驗到好事。”這是竹脅留下的肺腑之言。
有消息稱,近年竹脅無我和一位固定的女伴同居,住在東京大田區內100平米左右的二手房中。彌留之際,前妻、女兒及這位女性陪伴在他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