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資銀行在中國農村“播種”
長期以來,試圖擴大在華業務的外國銀行一直把關注焦點放在大城市和大額交易上,致力于參股國內銀行、爭奪承銷業務以及擔任全球并購顧問。然而,在密云,匯豐成了獨辟蹊徑的外國銀行的先鋒。這些銀行已經開始在中國廣大的貧困農村地區開設大量分支機構。
進軍中國農村銀行業一直被視為一種友好姿態,是贏得中國監管者青睞的一種低成本方式,中國監管者一直在大力推動將更多金融服務引入農村社區和農業——這是大型銀行長期忽視的領域,因為它們認為這些領域不具盈利能力,而且存在巨大的信貸風險。
然而,外國銀行發現事情并不像人們所預料的那樣。盡管過去20年,農村信用合作社遭遇金融困境,但中國村鎮銀行實際上是可以盈利
的。
例如,匯豐曾經認為,其村鎮銀行將在3年后達到盈虧平衡。不過這一想法過于保守了。
2007年,匯豐成為首家在中國開設村鎮銀行的外資銀行,如今,它已擁有17家村鎮銀行。花旗、澳新和渣打銀行也在中國農村開設了村鎮銀行,不過規模沒有那么大。
在進軍中國農村地區的規模最大的隊伍中,有兩支采取了合資形式。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與中國銀行合作開設了村鎮銀行網絡,西班牙桑坦德銀行與中國建設銀行也在該領域展開了合作。
與匯豐一樣,這些項目結果意外地喜人。淡馬錫合資開設的首家村鎮銀行的行長表示,該行將在今年8月盈利,較預期提前了13個月。
許多村鎮銀行其實已經不那么再具有農村色彩,匯豐密云支行就是個例子。該銀行坐落于密云縣城中心一條6車道的林蔭大道旁,對面是一座20層的大樓。然而,該銀行服務的主要客戶是農村居民,其宣傳材料也強調了這一點。
匯豐密云村鎮銀行為農村客戶提供最少1萬元人民幣的無擔保貸款,這種小額貸款一直是中國農村所缺少的,它可以幫助農民管理自己隨季節變動的現金流。(歐陽德)
“中等收入陷阱”逼近中國
世行行長佐利克近日表示,中國很有希望在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