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從目前我國大學出版社運作情況看,出版教材教輔為大學教學服務的職能得到了較好的發揮,而在學術著作的出版上努力還很不足,甚至有出版不力的現象。但是大學出版在學術類圖書的出版上有著其他出版社所不具備的先天優勢——大學的學術資源、作者隊伍、讀者資源等,因此大學出版社如能擺正自己的位置,在學術出版上依然大有可為。
【關鍵詞】大學出版社 學術出版 高校 大學出版人 出版模式
一、學術出版的界定
在國內我們通常說的出版,主要分為專業出版、大眾出版和教育出版三個方向,學術出版是專業出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出版內容是論文、學術專著、教材、百科全書、科普圖書、學術散文等。其中,學術出版的教材出版和教育出版的高等教育出版有重疊,而學術出版的科普和散文類圖書又和大眾出版也區別不大。
國際上,學術出版是作為傳播科學研究和學術成果的一個出版分支,主要是發表論文、學術著作和學位論文的雜志期刊,并且其出版內容的重點在論文。比如,美國出版者協會下面的學術出版主要成員是發表學術論文的學術期刊。因此,談到學術出版,國外通常指代表學術研究前沿的期刊論文、專著和學位論文的出版。然而,在國內談到學術出版,通常是由出版社完成的學術專著、高校教材、科普作品,而論文、學位論文的出版主要是在期刊、雜志、學報進行。①
鑒于以上原因,本文需要對這篇文章研究的“學術出版”的范疇作出界定,以保證文章探討內容的明確性和準確性。本文探討的“學術出版”是指由出版社完成的,以傳播科學知識、學術研究成果、普及科學教育為宗旨的圖書出版活動,其主要出版范疇是學術專著、高校教材、科普作品、學術散文等。
二、大學出版社的地位和作用
大學出版社,作為大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大學教學、科研的重要支柱之一,其主要職能是服務高校的教育工作和學術研究。同時,大學出版社的重要地位也來源于大學的重要地位,它的職責和使命是大學職責和使命的拓展和延伸。各大學出版社的成立背景、發展歷史、發展模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它們的定位和基本任務是相通的:以學術出版為根本,以服務教學科研為其主要任務。在這一點上,中外大學出版社都是如此。同時國外大學出版社還在積極推進學術出版的影響力向全社會拓展,許多大學出版社突破大學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