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加大豆,有助降血壓
美國研究人員選取352名高血壓患者,將其分成3組,分別每日服用40克牛奶蛋白補充劑、同樣數量的大豆蛋白和碳水化合物補充劑。連續服用8周后,研究人員發現,服用大豆蛋白補充劑的患者,其收縮壓降低了2毫米汞柱,服用牛奶蛋白補充劑者的收縮壓降低了2.3毫米汞柱。而服用碳水化合物補充劑的患者,其血壓沒有下降。
此前有研究發現,收縮壓降低2毫米汞柱,意味著因中風致死風險減少6%,因心臟病致死風險減少4%。
屏幕前靜坐超過2小時,
心臟更危險
英國歷經4年對4512名中年蘇格蘭男子進行調查發現,每天坐在屏幕前超過2小時者患心臟疾病風險是常人的2倍,而閑暇時日均坐在屏幕前超過4小時者患任何疾病死亡率都較常人高50%,并且無論每周運動多少個小時也不能減輕在屏幕前久坐所導致的疾病風險。
研究者指出,或許因為久坐導致了新陳代謝改變,所以在屏幕前消磨時間與心臟病及其他致死疾病呈密切關系。動物實驗證實,久坐或影響脂肪代謝,大幅減少了脂朊脂酶活性。該酶活性降低使血液中脂肪及甘油三酯含量上升,增加患心臟病風險,而運動對此酶活性的影響微乎其微。
電吹風輻射對人體威脅不大
電吹風是我們日常經常使用的一種干發工具,不過人群中也流傳了一種說法,即電吹風是高輻射殺手,連續3次使用家用電吹風與照一次X線的輻射量相等,而且相比于手機,電吹風殺傷力更大。
為此,清華大學高級工程師倪建平實驗后指出,電吹風輻射屬于電磁輻射,而X線是電離輻射,二者類型不同無法比較。此外,電吹風和手機、電腦、微波爐等的輻射也不同,后幾種輻射電磁場能量比較大,對人體威脅很大。但電吹風屬于低頻電磁場,不會有射頻電磁場的那種加熱的作用,只有電磁場本身能量足夠大才可以對人體造成一定刺激或影響,不過家用電吹風機絕對達不到這樣的“水準”,盡可放心使用。
吃得單調有助減肥
美國營養學會研究人員召集32名女性志愿者參與實驗,其中一半肥胖,一半體重正常。她們被隨機分成兩組,其中一組測試時間為5周,每周完成一次工作,獲得一份通心粉加奶酪;另一組則是一周內連續5天獲得同樣食物。結束測試時,一周連續5天吃通心粉加奶酪的實驗組,每人日均攝入熱量減少100卡路里;對照組則食量有所增加,平均多攝入大約30卡路里。
美國營養學會發言人表示,每天吃同樣食物或許會讓人產生“疲勞”,一周一次則不會,但實驗尚無法揭示,對某種食物產生“疲勞”究竟需要多長時間。此外研究人員曾認為胖人比普通人對食物產生“疲勞”需要更長時間,但實驗結果顯示,兩者沒有明顯區別。
穿對襪,治打鼾
打鼾又稱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它不僅影響睡眠質量,還可能引發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重度和中度打鼾患者可以借助呼吸機進行治療,但一方面是感覺很不舒服,另一方面花費巨大。
意大利布雷西亞大學研究者發現,慢性靜脈功能不全者,白天血液滯留在小腿,夜晚會有過量血液回流至頸部,從而引發睡眠問題。而穿著緊腿長襪(航空用防止深層經脈血栓的緊身長筒襪)可以減少白天腿部積液,從而減少夜晚的血液回流,可以減少打鼾。
為驗證這一理論,他們招募12名志愿者,早上起床便穿上緊腿長襪,睡前脫掉,持續1周后不再穿著,再過1周發現,志愿者夜間腿部回流量減少62%,每小時呼吸暫停情況緩解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