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家小兩口爆發了一場激烈的“戰爭”,開始是激烈爭吵,隨后發展到“動武”。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丈夫早上起床時突然發現自己陰莖皮膚上出現一塊紅斑,并感到灼熱和輕度疼痛,他馬上把這種不適感告訴了妻子。沒想到,妻子卻以為他是在外面“鬼混”染上性病,讓他有口難辯。
沒辦法,他只好到醫院來證明自己的清白。盡管他的病情有些像性病,但實驗室梅毒血清學檢查為陰性,尿道分泌物化驗也沒有發現性病病原體。再加上他一直否認自己有不潔性生活史,醫生推斷他得的可能并非性病。醫生接著又追問他最近服用了什么藥物,他這才想起,前幾天因扁桃體發炎、咽喉疼痛,又沒有時間去看病,便找朋友要了些復方新諾明服。
醫生頓時明白,這“性病”就是此藥惹的禍,它其實是固定性藥物疹。于是醫生讓他立刻停止服藥,一周后,“性病”也不治自愈。
固定性藥物疹是發生在皮膚、黏膜上的一種藥疹反應,最容易發生在人體皮膚與黏膜的交界處,外生殖器和口唇周圍是其最常發作部位,男性多見于龜頭、冠狀溝、包皮及陰囊等處,而女性則多見于大、小陰唇附近。固定型藥疹初起時大多是在服藥1周后出現,皮疹為邊界清楚的圓形或橢圓形的紫紅色斑,直徑約1~2厘米,伴灼熱瘙癢感。一般是單個,少數可多個,嚴重者紅斑可發生水皰。
這類患者如果剛剛發現癥狀,且沒有出現生殖器潰爛等表現時,一般不需要進行任何治療,停藥7天后就可自愈。愈后有色素沉f46810863f2fb842aed11108b8e54e92著,且色素隨著發作次數增加而加深,可經久不退。如不慎再次應用同一種致敏藥時,仍可在原先發疹的部位出現紅斑。如果癥狀比較嚴重,或者停藥后癥狀沒有改善,必須去醫院皮膚科進行相應治療。因為固定型藥疹大多發生在皮膚與黏膜交界的褶皺處,故容易發生糜爛流水現象。外生殖器部位的固定型藥疹,由于局部組織腫脹和糜爛現象持別嚴重,一些人常常把它誤認為是梅毒等性病。
臨床上不少常用藥物,如磺胺類的復方新諾明,解熱鎮痛類的阿司匹林、去痛片、消炎痛,鎮靜催眠類的安定等,都可以引起固定型藥疹。固定性藥疹的發病與藥物劑量無關,某些屬過敏性體質的患者,即使所用劑量很小,也可發生藥疹。至于為什么好發于生殖器部位,這可能與生殖器部位的內部組織比較疏松、血液供應比較豐富有很大關系。服用這些藥物后,若生殖器部位皮膚黏膜上出現紅斑瘙癢及潰爛等現象,首先要想到發生固定性藥疹的可能。
因此,不要一見到生殖器部位的皮膚黏膜損害就一律認為是性病,以免給患者帶來痛苦和精神壓力,并引起夫妻間誤解,導致家庭不和。當然,如確實有不潔性交史,或接觸被性病患者分泌物污染的物品后出現生殖器部位的皮膚損害,則應及時做衣原體、支原體、梅毒抗體、淋球菌等有關檢查,以免性病漏診耽誤治療,引發家庭內病菌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