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腦血管疾病是心血管和腦血管疾病的統稱,泛指由于血脂異常、血液黏稠、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等所導致的心臟、大腦及全身組織發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的通稱。心腦血管疾病具有“發病率高、復發率高、致死率高、致殘率高”以及并發癥多這“四高一多”的特點。
秋冬將至,心血管病進入高發期
為什么秋冬季節易發心腦血管病呢?這是因為秋冬季節的溫差變化較大,冷暖不定,長期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患者和腦血栓、腦梗死、冠心病患者遇到冷空氣刺激時,生理反應使血管驟然收縮,由于血管的內壁較厚,管腔狹窄,加之有大量的脂類沉積與硬化斑塊,導致血液流通受阻,從而極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和復發。
這時,如果脫落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和血栓在血液中流動,在腦部的末梢小動脈內壁停滯就會形成腦梗死;而對于本來或曾經就患有腦血栓的患者來說,由于血管再次阻塞,血流供應中斷,就會導致疾病再次復發或使栓塞面積增大,導致病情惡化;對于冠心病患者來講,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脫落和冠內壁的小血栓游離,在冠狀動脈造成局部阻塞或完全阻塞,從而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的發生。
銀杏葉:心腦血管衛士
心腦血管疾病這么可怕,難道沒有辦法預防嗎?世界衛生組織前任總干事鐘道恒博士說過:“多數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無知”,其實很多疾病是可以提前預防的,特別是心腦血管疾病,從35歲就應該開始預防。現在正值夏末秋初,是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最佳時間,只有把血液粘稠度降下來,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把血壓和血脂降下來,修復血管內壁細胞,把病癥消滅在演化期和發展期,秋冬季才能平安渡過。研究表明,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子女得心腦血管疾病比一般人群高4倍。
雖然目前對心腦血管疾病的病因還沒有統一的定論,但銀杏葉制品可有效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已經成為越來越多醫學專家的共識。住過院的患者都知道,現在銀杏葉注射劑已經成為心血管內科的常見用藥。其原因主要是銀杏葉富含以下有益心腦血管的成分:
(1)45種以上黃酮類化合物。黃酮類化合物對促進血液循環、軟化血管、降低血液黏度、降低血液膽固醇含量、降低血液內雜質含量等有明顯作用。
(2)6種以上雙黃酮類化合物。雙黃酮類化合物對提高血管壁韌性、改善胃壁黏膜、改善腸道消化、改善腎肝功能、改善肺部毛細血管、調節微循環等功效明顯。可以明顯延緩細胞分裂,提高細胞存活能力。
(3)2種以上銀杏素:銀杏素對消除血栓、治療腦溢血、治療哮喘和冠心病等功效特殊,屬于植物中唯一含有此種藥物成分的樹種。
(4)白果素:白果素主要功效接近銀杏素,獨特功效就是清理血毒、增加血清含量和增加血小板。
(5)5種以上酮氨酸。主要功能是促進頭發毛囊穩固、改善發質、調節內分泌、改善胃酸平衡。
(6)二萜內脂。主要功能是改善皮膚狀況,能防止輻射損傷,對治療輻射損傷、燙傷及輔助癌癥治療功效明顯,是世界已探明植物中銀杏葉所獨有。
(7)7種以上氨基酸含。
(8)3種以上植物蛋白素。
(9)微量元素有鍶、鋰、鋅、鉀等多達15種,還含有維生素B1、B2、B12等。
要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實質就是要預防血管硬化,要預防血管硬化必須降低血液黏稠度、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要微循環好,前提是血液黏稠度不能高,而銀杏葉降低血液黏稠度作用非常明顯。微循環的基本功能是供給細胞血液、氧氣、能量和營養物質,帶走人體自身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質肌酸、乳酸和二氧化碳等廢物。
如果微循環不好,免疫力就會下降,就會受百病襲擾。微循環還起著“第二心臟”的作用。微循環障礙如發生在神經系統,就會使腦細胞供血、供氧不足,引起頭痛頭暈、失眠多夢、記憶不好,甚至中風;發生在心血管系統,心肌細胞營養不良,就會發生胸悶、心慌、心律不齊、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
銀杏葉雖好但味苦澀,無法飲用到藥用的量,并且含有蠟毒、白果酸毒等(沒有經過脫毒加工的銀杏葉不能飲用)。咸陽瑞綠園銀杏茶業有限公司研制的“福大壽脫毒脫苦大銀杏茶”,脫苦技術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這一技術的應用,為廣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帶來了福音,也為廣大患者大大地降低了西藥帶來的副作用和用藥成本。
中老年人提早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就是對自己負責,對家庭負責,對社會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