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腰和腿對支撐人體起著重要的作用。腰、腿要是出了毛病,讓人寸步難行。然而,現實生活中,腰腿出現毛病的不在少數,調查顯示,有超過80%的人在一生中有過腰腿痛的病史。而且,一反過去中老年人多見的情形,為數不少的年輕人如今也加入了腰腿痛的行列,一個辦公室內,10個人中甚至有7個在喊腰腿痛。
為什么腰腿痛這么常見而且日益低齡化?哪些人容易腰腿痛?怎樣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請看本期名醫談病——
腰腿痛很常見,也許正因為常見,不少人出現腰腿痛之后,并沒把它當回事,要么根據一些淺顯的科普常識“對號入座”,自行吃鈣片、止痛藥,要么做做保健按摩,結果往往是浪費金錢,還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
容易“潛伏”的常見病
嚴格說來,腰腿痛不是一種病,而是疾病相互關聯變化而同時出現的一系列癥狀。它以腰部和腿部疼痛為主,主要包括現代醫學的腰椎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椎管狹窄癥、坐骨神經痛等。
1.哪些人容易患腰腿痛?
腰腿痛是最常見的疼痛之一,腰痛為多發病,常與腿痛同時存在,沒有明顯的性別和年齡差異,所有人,從兒童到老人,都可以發病。但腰痛的發病與職業性質及工作環境有明顯的關系,重體力和經常使用腰腿部的勞動者易于發病。隨著時代的發展,“電腦族”中腰腿痛也是常見癥狀。
2.腰腿痛有哪些臨床表現?
腰腿痛癥狀患者每天能占骨科門診病人的1/5。輕者經休息后可緩解,再遇輕度外傷或感受寒濕仍可復發或加重;重者,疼痛向大腿后側、小腿后外側及腳外側放射,轉動、咳嗽、噴嚏時加劇,腰肌痙攣,出現側彎。嚴重者可以有大小便、性功能障礙,下肢變細,不能行走。
3.腰腿痛的病因有哪些?
腰腿痛是多種疾病的共有癥狀,原因很復雜,最常見的原因有:扭閃外傷、慢性勞損、骨折、椎間盤退變、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腰椎滑脫、炎癥、腫瘤,等等。還有一些內臟疾病也可表現為腰腿痛,心理因素引起的腰腿痛近年也逐步增多。
各種原因引起的腰腿痛癥狀往往比較類似,如腰部的鈍痛或銳痛,疼痛可以牽涉到臀部區域,在特殊的姿勢時疼痛加重,包括向前、向后彎腰,或者向一側旋轉,起床時疼痛加重,伴有腰部僵硬,有時合并下肢麻木。
急性損傷如突然用力搬、抬重物等是腰腿痛常見誘因之一。但近期研究發現,慢性累積性勞損所導致的腰椎間盤突出、腰椎小關節功能紊亂、腰肌勞損等引起的腰腿疼痛更為普遍。這類“潛伏”發病往往不易讓患者覺察。
從生理解剖角度而言,椎間盤和腰椎小關節都能起到保護腰椎的作用。腰椎間盤內的壓力隨著人體姿勢的改變而變化;研究表明,人在仰臥位時椎間盤內的壓力最低,坐位或腰椎前屈位時壓力最高。因此,長期保持不良姿勢,勢必引起椎間盤或小關節結構紊亂,由此會導致腰腿痛突然發生。
檢查手段很簡單
民間常言,“腰痛歸結于腰,腿痛原因歸結于腿”,這種看法不能說完全錯誤,但是很多時候是比較片面的。出現腰腿痛的癥狀,一定要進行必要的檢查,所有的檢查都是為確診服務,而確診的目的是為了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事實上,腰腿痛做一些簡單的檢查就可以找清病因,明確診斷,對癥處理。
4.腰腿痛如何檢查確診?
尋求專科醫生的幫助,明確診斷、了解腰腿痛原因非常重要的。做脊柱檢查,可按望、觸、叩、動、量及神經系統檢查,逐一有序地進行,以免遺漏。在做檢查時,要注意盡可能少地移動或改換體位,可分立位、坐位、仰臥位、俯臥位等體位來檢查,同時還應結合神經系統檢查。
目前,主要的輔助檢查方法是依靠影像學檢查。最常用的檢查方法是腰椎X線平片,舊稱X光片,脊柱各段的攝片一般包括前后位和側位,根據需要拍照左右斜位片。可提供腰椎的骨性結構,診斷有沒有骨質增生、側彎或椎體滑脫,從而排除由于骨折、感染或惡性腫瘤而產生的腰腿痛。但平片檢查不能診斷腰部軟組織損傷和腰椎間盤突出癥,因此一般軟組織損傷性腰痛患者不需常規拍攝X線片。
CT即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是一種損傷較小而分辨率高的檢查方法,因其能顯示脊柱的橫斷面,故可發現結核腫瘤的早期病灶,并有助于腰椎管狹窄癥和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斷。
MRI(核磁共振)掃描是進一步檢查的方法,通過X射線或電磁波把腰椎一層層地“切”成薄片,并且顯示每一片的圖形,以便我們更好地了解腰椎的情況。還有,椎管造影術、椎間盤造影術、肌電圖(EMG)和同位素骨掃描等檢查方法,都可以為診斷腰腿痛提供幫助。
此外,根據患者具體情況,作相應的關節及內臟器官檢查,以排除其他疾病。
治療方法要選對
若已經出現明顯的腰痛、腿痛、麻木等癥狀,自行吃鈣片、止痛藥是顯然不行的,患者應當及時上醫院就診。還有,一些小診所設施、技術不到位,容易誤診與漏診,延誤治療的最佳時期,會導致神經癥狀加重,嚴重的甚至會導致癱瘓,患者需要引起警惕。
5.腰腿痛有哪些治療方式?
對于腰腿痛,有時看似病情相同,采用相同的治療方法后,效果卻明顯不一樣,這是為什么呢?其實就是沒有找到腰腿痛發病的根本原因。臨床上,必須針對引起腰腿痛的根本原因,選擇合理的治療原則和治療方式。
目前,腰腿痛的治療方法可概括為下列3種——
保守治療包括藥物治療、臥床休息、物理治療(如各種電療、磁療、光療、牽引、熱療、運動療法、熏蒸等)。其優點是安全、無痛苦,緩解癥狀較好,如病因判斷準確,治療方法選擇得當,大部分患者臨床療效較好。缺點是療程相對較長,治療之后有很高的復發率,不好根治。此外,長期反復,容易造成病變部位的粘連、鈣化,給將來手術治療帶來不便。
保守治療也不宜用于較嚴重的或反復發作的患者,如果患者出現下肢肌力減弱,下肢麻木等感覺異常,二便功能與性功能障礙,或合并有腰椎失穩癥,則不宜再進行保守治療。
需要專門提醒的是,推拿按摩并不是對每位腰腿痛患者都適合。如按摩手法不當,會使脊髓受到短暫而劇烈的撞擊,加重對腰椎的損傷,嚴重的可造成患者終生高位截癱。
微創治療包括注射治療、針灸、小針刀、埋線、浮針、膠原酶、臭氧、射頻、冷凍、激光氣化、等離子治療等。這些治療方法適合于骨質增生、退行性變、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癥、絕大部份損傷性腰腿痛及內科疾患引起的部分腰腿痛患者,具有“立竿見影”的效果。這些方法無刀口、無疤痕,療效好,見效快,療程短,安全,痛苦小,費用較少,是慢性腰腿痛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法。
手術治療部分疾病必須采用手術治療方能去除疼痛,如骨性椎管狹窄、椎間盤脫垂并游離、腫瘤等。對于經長期保守治療效果不明顯,且反復發作的患者來說,也應該優先考慮手術治療。手術療法具有療效可靠、治療徹底、療程短等特點,但損傷相對較大、有一定風險、費用較高。
好習慣須持之以恒
看來,即使已經被腰腿痛纏上,患者也大可不必緊張,一般只要經過正規的治療就可以得到良好效果,只有少數人需要動手術。同時,一些保護性的活動,也能達到前期治療的效果。例如圍上護腰,進行簡單的運動。
當然,更為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建立良好的坐姿和習慣,拒腰腿痛于身體之外。
6.預防腰腿痛,需要建立哪些好習慣?
保持良好的生活、工作習慣,對于預防腰腿痛是非常有益的。以下5種習慣,我們尤應持之以恒——
◎坐姿正確。經常使用電腦的人群應特別注意正確的坐姿。正確的坐姿是腰部挺直,腰部與雙大腿保持90度角,雙大腿與雙小腿保持90度角,而上肢的上臂與前臂也需要保持90度角,即保持3個90度的標準坐姿。在家休息時,大多數人喜歡靠在沙發上看電視,或蜷曲在沙發上看電視或看書,時間長了,就會導致腰背肌勞損。坐沙發的正確坐姿是,腰背挺直,必要時在腰背和沙發靠背之間放置一個大小適中的枕頭,盡量避免腰背屈曲或半坐臥在沙發內。駕駛車輛時,可以在腰部和靠背之間加一個軟枕減輕腰部壓力。休息時盡量避免長時間打麻將等。
◎做家務或洗漱時,身體不宜前傾太久。
◎睡覺時應盡量睡硬板床,取仰臥位,避免腰背屈曲。
◎搬抬重物時,應采取正確的姿勢,即先屈膝屈髖,腰背盡量挺直搬移重物,不能直接彎腰搬移重物以防止引起棘上間韌帶損傷、小關節紊亂或腰椎間盤突出。
◎體育運動以適度為宜,否則可能對脊柱形成沖擊力、擠壓力,極度旋轉、屈曲等運動都會給腰椎造成損傷,引起退變早發、擴大、加重。參加劇烈運動時,應注意運動前的準備活動及運動時的保護。
7.如何預防“電視性腰痛”?
看電視時,有些人喜歡倚著沙發、靠在床頭長時間地欣賞節目,這些不良姿勢,加上很少活動,不能及時調整腰部姿勢,久而久之會造成腰痛。尤其是老年人,他們往往腰椎已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變化,故腰痛表現就尤為突出,產生了所謂“電視性腰痛”。為了預防和避免上述情況,看電視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電視機放置的高度要適當,即電視機屏幕高度和視線相平行,過高或過低都會造成觀看者的脊柱彎曲度改變,使頸椎和腰椎周圍肌肉緊張,肌力分布不正常。
2.注意調整身體的姿勢,觀看時間較長時,起身進行一些腰部活動,以及時解除腰部疲勞。
3.采用一些輔助性措施,如腰部墊枕、腳凳墊著下肢等,以保持腰部的自然位置,使腰部不感到過度緊張。
4.看電視的時間不要太長,科學安排動、靜的家庭生活內容是十分有益的。
“倒行逆施”矯正腰腿痛
出現腰腿痛,只要沒對生活、工作造成大礙,人們多希望采取一些自我治療方法,而很少有人上醫院去診治。那么,腰腿痛有沒有自我治療方法呢?答案是:有的。
8.倒走可以治療腰腿痛嗎?
倒著走的確能幫助人緩解腰腿疼的毛病。因為倒著走比較符合人體生理曲度,可以使頸部、腰部的緊張狀態得到一定的松弛,在增強平衡能力的同時,還能加強腰肌的鍛煉。對于正常人,尤其是老年人來說,倒著走更能起到強7wN3jWAGZa6GG5q9UrOGzA==身健體的作用。
身體狀況不允許倒走的,可以在站立的時候雙腳前腳掌踩一本厚書,只要讓腳跟低于腳掌,重心后移,就可以矯正姿勢。有條件的,可以使用負跟鞋,鞋底是前高后低的,隨時強制重心后移,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可以替代倒走,有利于脊柱的挺拔減小腰椎曲度,減緩癥狀。
“倒行法”矯正一點是一點,癥狀減輕后,仍然要堅持一段時間作為鞏固,以防止復發。這類鍛煉注意不要過量運動,稍微感到疲勞就需要休息,保持低強度的溫和鍛煉。
9.腰腿痛的自我治療方式有哪些?
首先,我們要明確哪些腰腿痛適合自我手法治療?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牽涉性腿痛,多見于老年人,他們的腰部并沒有特別嚴重的疼痛和不舒適,只是覺得活動不靈便。腿痛的特點是隱痛不適,白天輕晚上重,X光片上顯示長了程度不同的骨刺;
二是下肢動脈功能不全,這種腰腿痛的特點是,行走時加重,休息片刻后迅速消失;
三是下肢供血障礙,它的疼痛規律是活動時不加重,休息后也不減輕,只有經常變換姿勢和體位才能緩解;
四是老年脊柱強硬,檢查可發現胸椎、腰椎各方向的活動都達不到正常范圍,腰背部肌肉發僵。腰和腿持續隱痛不適,休息后反而加重,活動時才感到輕松;
五是退行性脊椎滑脫,這是老年人得的一種病,腰腿的疼痛不適只有在溫暖的環境或熱敷后才能緩解,休息不活動時反而加重。X光片上顯示下關節突增生,腰椎向前滑脫不超過五分之四,一般多發生在第4腰椎。
如果是上述幾種腰腿痛,可以采取以下自我治療方法——
1.捏跟腱:跟腱就是俗稱的懶筋,位于足跟的后上方。在床上用兩手的拇指和食指的中節稍用力分別捏兩側跟腱,以能耐受為度,捏20~30下即可。
2.推小腿:如果是小腿后面麻木疼痛,就推小腿肚;如果是小腿外側麻木疼痛,就推小腿靠小腳趾的那一側。方法是坐在凳子上,用掌根或大魚際由上向下保持壓力向下推,可以涂些“按摩乳”或隔著一層軟布,推20~30次。
3.點穴:第1個穴位在坐骨結節(臀溝中央能摸到的骨頭尖)和股骨大轉子(胯骨外側突出的骨頭)連線的中點。第2個穴位是大腿后方中央。第3個穴位是在小腿肚中央。第4個在內踝的后方。跪在床上,用中指或拇指按在穴位上,以有酸麻脹感為佳,每個穴位點1分鐘。
4.抖腿:站立時,用健側腿負重,患側放松,手掌按在大腿后方左右抖動肌肉1~2分鐘,然后坐下,微屈膝關節,手掌按在小腿后方,左右抖動肌肉1~2分鐘。抖動要連續、流暢、自如。
5.牽拉:趴在床上,雙手抓住床頭,由家屬一人或兩人握緊患者的腳脖子向下方牽拉,待患者感到疼痛減輕或消失時,維持這種牽拉力,直至沒勁為止,連續牽拉5~10次。
除了上述自我手法治療外,還應該注意保暖防潮,經常進行腰腿部的熱敷以及彎腰、伸腰、轉腰、蹲起活動,以利于腰腿痛的防治。
【編后】除了上述方面,為了防止腰腿痛,節制飲食是非常必要的,減輕肥胖給腰椎、肌肉韌帶帶來的額外負擔。生活起居、工作學習的環境要干燥、溫暖,特別不要睡在寒冷潮濕的地上,淋雨后要及時更換衣服。劇烈活動和出汗后,不要立即沖冷水澡,冬季的睡床要溫暖。這些都可以起到預防和治療腰腿痛的雙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