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導演馮小剛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這次,不是因為導演了什么大片,而是其在博客首度回應自己患白癜風的情況。幽默詼諧的他除感謝群眾送上的祖傳秘方之余,還不忘自我解嘲,“小小報應添堵遠比身患重疾要了小命強。”其實,早在2007年,馮導在宣傳電影《夜宴》時,就被記者發現患有白癜風。近年又被媒體發現有加重趨勢。
白斑不等于白癜風
生活中,我們常能見到一些人的頭面部、頸部或是手臂等處出現大大小小、形狀不一的白斑,這時人們會條件反射地想到此人是患了白癜風。誠然,白癜風的主要表現是皮膚出現白斑,但要說只要皮膚出現白斑,就是患有白癜風,那就太武斷了。
有很多疾病可以表現為皮膚白斑或者淡白色斑,包括先天性色素減退病及后天性色素減退病,如無色素痣、白化病、花斑癬、炎癥后色素減退、小孩臉上白色糠疹等都會引發色素改變。
那么,同樣是白斑,怎么分辨是不是患了白癜風呢?從醫學角度來說,白癜風是一種瓷白色的斑,界限清楚。和非白癜風引起的白斑相比,白癜風的白斑更白。白癜風患者白斑中的毛發也是白色的。顏色、界線和毛發顏色是白癜風和由其他疾病引起的色素脫失的重要區別。
對于比較典型的白癜風,醫生通過肉眼即可判斷。當診斷不確定時,可考慮行皮膚CT檢查判斷。
白癜風一般不影響健康,只影響美觀。但有些迅速擴展的大面積白癜風患者或可并發甲狀腺疾病、惡性貧血、糖尿病、支氣管哮喘等內科疾病。
沒有包治的特效藥
有沒有哪種方法可以治愈白癜風呢?
從名導馮小剛被白癜風困擾多年,我們也不難分析出,白癜風沒有包治的特效藥。目前的治療方法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來選擇,科學治療是關鍵。
一般說來,對于穩定期大面積的白癜風,若單純用中藥調理療效比較慢,可結合一些外治手段,如激光治療、表皮移植或通過移植黑色素細胞使病情較快恢復。藥物加手術治療,是目前穩定期白癜風治療的主要方式。
若患者處于活動期(白斑擴展迅速),通常不建議手術治療。這是因為手術會造成患者精神緊張,而精神因素又是導致白癜風擴散的一個重要原因。對于這類患者,在中藥治療基礎上,服用少量的激素或其他西藥,病情控制會更好。目前,病程短、面積小的白癜風,治療效果通常較好。
在治療白癜風的問題上,偏方、土方應用的情況也比較嚴重。很多患者會因為經濟或在正規治療沒有很好效果的時候就盲目去尋求所謂的“偏方”治療。在沒有正規醫院專家指導下,貿然去采取治療,往往會得不償失。“偏方”一說大多都是一些不法分子借助患者心急就醫的心理騙人。很多患者在使用“偏方”后有可能出現嚴重過敏,甚至加重病情。因此,白癜風患者發病后切記不要“亂投醫”,應當盡快到正規醫院檢查確診。
恢復過程緩慢
白癜風患者由于暴露處皮膚出現白斑,容易引起人們的注目,以致心急火燎,到處投醫。往往是錢花了,病卻更加重了。不少患者還因此出現自卑、孤獨、封閉,思想壓力重、沉默寡言。
其實色素的再生、恢復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患者對治療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旦未獲明顯療效,就更會灰心喪氣,這些情緒反過來也會影響白癜風的治療效果。
臨床觀察發現,白癜風發作、蔓延的高峰期一般都發生于患者承受巨大的精神、心理壓力之下,比如重大事情前夕、熬夜趕項目、失去親人等突發狀況。因此,白癜風患者應該努力調節心情,保持一種良好的精神狀態。
除了良好的心態,在日常生活中,白癜風患者還應當建立良好的起居規律,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在飲食方面,要注重科學飲食,合理禁忌,可多食堅果、豆類和豆制品、黑芝麻、動物肝臟等,盡量避免服用含維生素C過高的水果以及蔬菜,包括獼猴桃、橙子等;禁食魚蝦海味、煙酒、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編輯/楊麗偉 yangliwei@jty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