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來到醫院傳染科就診的肝病患者也明顯多了起來。導致肝病在春季多發的原因有很多,如春天氣候轉暖,各種細菌和病毒的活性增強,活動日趨活躍,繁殖和復制加快;從中醫角度講,肝屬木,而春天是草木旺發季節,肝木逢春,木氣偏旺,而旺并不意味著強,此時更易受各種病毒的侵犯,易發生各類肝病,其中又以病毒性肝炎最為常見。
出現下述5種情況應警惕肝炎侵襲
一是食欲減退,惡心厭油。肝臟是人體內最大的“化工廠”,參與體內的代謝過程。其中分泌膽汁是重要功能之一,膽汁中的膽鹽對脂肪的吸收消化起著重要作用。患肝炎后,肝臟分泌膽汁的功能減低,從而影響脂肪的消化,故而厭油食。此外,患肝炎時胃腸道充血、水腫,蠕動減弱,胃腸功能紊亂,也會出現食欲減退。
二是疲乏無力。輕者不愛活動,重者臥床不起,連洗臉、吃飯都不愿動。盡管經充分休息,疲勞感仍不能消除,嚴重者好像四肢與身體分離似的。
三是黃疸型肝炎患者都有尿黃的癥狀。初起尿色淡黃,逐日加深,濃如茶色或豆油狀,繼而皮膚及鞏膜發黃。
四是急性黃疸型肝炎早期常有發熱,多在37.5~38.5℃,高熱者少見,一般持續3~5天,常伴有周身不適、食欲減退,往往誤認為得了感冒。
五是肝區痛,涉及右上腹或右背部,疼痛程度不一,呈脹痛、鈍痛或針刺樣痛,活動時加劇,且時間不一。少數重型肝炎病例可見腹脹、少尿、出血。
春季養肝守則
根據肝炎的發生和發展規律,春季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預防肝炎。
首先要防止病從口入。病毒性肝炎中甲肝和戊肝均為消化道傳播疾病,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食入被甲肝和戊肝病毒污染的食物、水或使用被病毒污染的餐具。時下流行生吃蔬菜、魚或海鮮,都會讓肝炎病毒有可乘之機。因此,首先要注意個人衛生,飯前便后要洗手;做到不喝生水;在外面就餐時,要找清潔衛生的餐館;戒除生吃不潔凈的蔬菜、魚或海鮮的不良習慣。
其次是避免過度勞累。過度勞累(包括體力和腦力勞動)可以破壞機體相對平衡的免疫狀況,促使肝炎病毒的復制,加重肝臟的負擔,容易導致慢性肝炎的復發。因此,慢性肝炎患者要特別注意休息,避免長途跋涉、熬夜、精神高度緊張、工作壓力過大、情緒波動以及房事過頻等。
再次是加強飲食調養。春季飲食以養肝為先,肝炎患者飲食應以清淡、營養豐富的食物為主,避免多吃油膩、油炸、辛辣食物。飲酒是引起肝炎復發最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肝炎患者必須禁酒。另外,除了蔬菜水果之外要多吃一些酸性的東西,比如山楂、食醋等,對保護肝臟會有一定的幫助。
另外,要保持心情舒暢。中醫認為“肝喜條達”,“抑郁傷肝”。說明不良消極情緒對慢性肝炎患者有著不利影響。乙肝和丙肝發病過程與人體免疫功能的失調有密切關系。精神愉快、心情舒暢,能夠通過大腦對免疫系統起到積極的調節作用,有利于提高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臨床試驗證明,精神抑郁的患者肝臟血流量減少,而樂觀者則血流量增加。所以,應注意精神調養,保持情緒穩定,心情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