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電視情感談話節目20多年來一直吸引著大量的電視觀眾,發揮著舒緩社會矛盾、凈化心靈的作用。然而,電視情感談話節目在繁榮的同時,低俗化傾向已不容小覷。節目品位低、內容造假、表現冷漠等制約了電視情感談話節目的健康發展。電視情感談話節目如何走出低俗化泥沼,提升品質,是擺在學界和業界面前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情感談話節目 低俗化 規避
一、我國電視情感談話節目低俗化的表現
1、品位較低,情感雷同
從全國來看,目前的電視情感談話節目雖然數量眾多,也不乏精品,如上海衛視的《幸福魔方》、江蘇衛視的《人間》,但整體格調不高,呈低俗化發展。節目的選題越來越多地趨向于社會生活中罕見的、富有離奇性、刺激性的事件,炒作邊緣題材和非常態情感。節目制作的重心也不在于喚起人們的道德感、責任感和正義感,而是想方設法制造噱頭,熱衷于情感的窺私和售賣,大肆渲染異常心理、異常價值觀。大量夸大、重復的沖突場面,喋喋不休的謾罵、廝打,扭曲的表情,出位的言語,極具煽動性的字幕,從方方面面挑戰受眾的心理接受底線和感官體驗。
在媒體生存競爭、商業邏輯的推動下,情感的商品屬性超越了其精神屬性,電視情感談話節目的情感定位被稀釋,節目品位低。大批量、機械化生產的雷同情感,缺乏文化品位和厚度,誤導了受眾,扭曲了大眾審美價值,浪費了電視頻道資源,造成了電視情感談話節目不比品味而拼口味的不良競爭惡習,損傷了電視的媒介形象。
2、內容虛擬,情感造假
電視情感節目的獨特之處就在于展現真實的、未經包裝加工的、原汁原味的情感,節目的看點就在于主持人和嘉賓的“談話”之間,體現的是語言魅力和對人性的關照,以真實的情感與受眾形成情感的共鳴與交融。目前錄播的電視情感談話節目,其主題、風格、形式、節奏、情景大都是被預先設定好的,嘉賓更像是“情感道具”,在固定的情感程式中講述“適合”某些情境的內容。正如布爾迪厄所言:“上電視的代價,就是要接受一種絕妙的審查,一種自由性的喪失,其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其中之一就是主題是強加的,交流的環境也是強加的,特別是講話的時間也是有限的,種種限制的條件只是真正意義上的表達幾乎不可能”。①
有時為了使節目更有賣點、更能抓住受眾的眼球,更能符合受眾的心理期待,電視情感談話節目在錄制中甚至人為制造情節、懸念、矛盾、沖突。更有甚者,還聘請專人創作劇本、花錢雇人表演,節目的真實性無從談起。虛擬與演繹的摻雜,使電視情感談話節目背離了以真人、真事、真情感人的初衷,造成了節目內容膚淺、品味低俗的尷尬局面,嚴重影響了電視情感談話節目的傳播效果。
3、表現冷漠,情感圍觀
社會轉型期,各種社會矛盾突出,在各種各樣的壓力與思想的密集交鋒、困擾下,人們渴望真誠的溝通、渴望得到情感的宣泄與共鳴。電視情感談話節目應運而生,為嘉賓提供溝通與表達的平臺,在情感的詮釋、化解、啟迪中,實現故事嘉賓與節目的共贏。電視媒介能否對故事作平實、尊重的解讀、表達和展現,節目制作的角度和挖掘的方式尤為重要。嘉賓相對于電視媒介是弱勢的一方,渴望通過電視媒介尋求心靈的安撫、情感的支持與幫助。而從目前的電視情感談話節目來看,電視媒介及其制作人、主持人往往強勢而冷漠地介入嘉賓情感,充當他人情感生活的裁判,高高在上地圍觀、審讀、指責、評判、干涉他人情感。“媒介總是把自己打扮成‘和事老’的角色,但最后的結果往往于事無補,反而可能激化矛盾。而媒體并不關心結果,他們真正需要的,不過是當事人能配合他們做一期能打動人的節目而已。”②節目的人文氣息蕩然無存,缺乏人文關懷和應有的溫度。
二、電視情感談話節目出現低俗化的原因
1、節目過度追求收視率
在媒介競爭激烈的今天,電視節目以追求收視率謀生存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凡事過猶不及,忽視社會責任,過度追求收視率、唯利是圖、唯收視率是聽的傾向,是造成目前我國電視情感談話節目低俗化的根源。
正如麥克盧漢所說“真正的社會教育者不在學校和社會,而在傳媒那里”。媒介不但有娛樂功能,還肩負著社會教化的重大使命。電視文化是一種大眾文化,大眾文化的優勢就在于通俗易懂。電視媒介秉承這一傳播優勢,本應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重塑真善美情感、糾正社會不良風氣上下功夫,而不應打著通俗的幌子,辦低俗之節目,一味迎合商業邏輯,棄社會責任于不顧。如何平衡社會責任與收視率之間的關系,拒絕低俗,使節目“叫好又叫座”,是目前我國電視情感談話談話節目亟待解決的問題。
2、主管部門缺乏預見性監管
面對電視情感談話節目愈演愈烈的低俗化的癥候,及其帶來的不良社會影響,雖然國家廣電總局多次下發通知,要求各電視臺加強情感故事類電視節目的管理,防止低俗化。但是未能防患于未然,不免有監管乏力之感。國家廣電總局作為電視臺及其播出節目的主管部門,應時刻關注各類電視節目的發展動態,及時發現問題,矯正錯誤。針對電視情感談話節目低俗化傾向,應及時捕捉,迅速反應,出臺相關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宏觀把控情感談話節目的品質與品位。
3、受眾媒介素養不高
電視情感談話節目在因低俗而飽受爭議、批評的狀況下,依然能“如火如荼”地創辦下去,并擁有一批穩定的受眾市場,這與電視受眾媒介素養不高的現狀不無關系。無人收看,這是電視節目最大的悲哀,也是對低俗電視節目最好的懲治。如果我們的電視受眾都能自覺抵制、拒絕收看低俗化的電視情感談話節目,擁有較高的媒介鑒賞能力和審美需求,那么在受眾市場細分的今天,低俗的電視情感談話節目必然寸步難行,終將退出電視熒屏。電視受眾提高媒介素養,是電視情感談話節目實現品質高雅、情感真實,充滿人性關照、走出低俗化歧途的有效途徑。
三、電視情感談話節目低俗化的規避
1、提倡綠色收視率
(1)節目選題:拓展范圍與層次。情感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命體驗,承載一切內心感受。情感的品質有好壞之別,情感的層次也有高下之分。提高電視情感談話節目情感的選擇層次,注重對高尚的、純潔的、真善美的情感的挖掘;摒棄對低俗、非常態情感的炒作,才是電視情感談話節目規避低俗、健康發展的大前提和主題歸旨。同時,情感也是多種多樣的,人類最基本的親情、友情、愛情都是適合電視情感談話節目進行選題、展現的情感類型,而不應一味重復建設愛情主題。拓展電視情感談話節目選題的范圍與層次,將極大提升此類節目的發展空間和競爭力。
(2)節目定位:平衡收視率與社會責任。一檔電視節目的成功往往與其準確的定位密不可分。明確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