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Wife Swap》是英國一檔收視率相當高的娛樂節目。本文探討了該節目的成功之處,并結合我國當代娛樂節目的發展現狀,談談對我國電視娛樂節目發展的啟示。
【關鍵詞】《Wife Swap》 娛樂節目 啟示
一、《Wife Swap》
英國電視節目《Wife Swap》是Channel4相當有看點的一檔娛樂節目,由RDF媒體集團精心制作。自2003年9月首播以來,收視率排名一直穩居Channel4第二,并迅速登上了法國、澳大利亞、丹麥等40多個國家的熒屏。
每期的《Wife Swap》,節目組都會從形形色色的參與者中挑選出兩個迥然的家庭參加,然后將兩家的女主人對調,在對方的家中充當兩周的妻子。第一周,按照對方羅列的條目行事,第二周,按照自己的意愿“經營”對方的家庭,整檔節目時長1個多小時。下面以一期節目二為例:(播出時間:2007年4月22日)
節目開始,首先對“換妻”的兩個家庭進行簡要介紹。一家住在郊區,擁有自己的馬場,丈夫安迪是公司職員,妻子鮑拉是全職太太,家中有個9歲的女兒詹尼弗,因為女兒曾經在學校受到壞孩子欺負,所以父母決定在家里教育孩子。一家人喜歡清凈的生活。另外一家住在城市的鬧市區,妻子湯瑞曾經是舞女,目前跟第二任丈夫約翰共同經營一家舞吧,他們有個15歲的女兒雅斯美,不過,女兒是湯瑞跟前夫所生的孩子。湯瑞和約翰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舞吧里,和女兒相處的時間很少。
兩個妻子帶著各自的行李前往對方的家庭。在接下來的兩周時間里,她們不可以和原家人有任何的聯系。
按照鮑拉的指示,湯瑞起了個大早,和詹尼弗一起打掃馬廄,練習騎馬,陪她學習,做手工。這讓她想起自己的女兒,不禁潸然淚下,意識到,“我和女兒相處的時間太少!”湯瑞建議詹尼弗去上學,她和“丈夫”安迪爭論:“孩子應該克服心理障礙,學會和不同的人交往”。最后,安迪妥協了。湯瑞給詹尼弗準備了新校服,詹尼弗興高采烈地去了學校,度過了快樂的一天。湯瑞希望增多和“丈夫”獨處的時間,但是精心打扮的她遭到了安迪的拒絕,兩人開始爭吵,湯瑞煽了安迪一耳光,節目拍攝無法繼續,湯瑞決定搬到酒店去住。安迪對湯瑞惡狠狠的評價,“這個女人太自私,沒有理智!”
與此同時,鮑拉不得不履行湯瑞的職責,除了經營舞吧,還得在舞臺上跳舞。勇敢的鮑拉在眾目睽睽之下,扭起了并不苗條的腰身。鮑拉認為自己和“丈夫”約翰很少有時間和“女兒”雅斯美交流,于是提出舞吧的生意由兩人輪流料理。約翰第一次做了個合格的父親,為女兒做飯,和她聊天,雅斯美也很開心。鮑拉還想繼續帶動家庭味,建議三人一起去野外散步。當時的天氣很冷,約翰滿腹怨言,指責“快凍死了,一生中最大的折磨!”鮑拉自討沒趣。她決定自己繼續散步,讓“丈夫”和“女兒”到車里等她。兩周后,要告別時,鮑拉覺得湯瑞的家簡直就是地獄,再也不想回來。
一個月后,雙方家庭的變化是明顯的,約翰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聊天的時間明顯增多;安迪一家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但是他們為女兒報名參加夏令營,體驗集體生活,安迪夫婦也開始經營“二人世界”。
節目一播出,便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無論是節目內容還是節目形式,都遭到許多人的質疑。但是在一片指責聲中,《Wife Swap》不僅沒有下檔,反而收視率快速攀升,榮獲了許多電視大獎。
對個人來說,在節目拍攝過程中,有爭吵有眼淚有歡笑,但在吵吵嚷嚷、碰碰撞撞之后,參賽者和觀眾會不由自主的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何更好地經營自己的生活。通過換位,人們可以突破固有的思考習慣,學會變通,從而收獲很多。例如自覺地以開放心態對待沖突,學會理解別人的心理需求,感受別人的情緒,懂得欣賞別人的優點等等。這不僅能促使受眾適時的審視自我,也有利于長久的經營自己的家庭。
二、我國當代娛樂節目的現狀
自2004年湖南衛視的《超級女聲》一炮走紅后,一系列的真人秀節目如雨后春筍般突起,然而從2008年央視索福瑞上半年的收視數據來看,綜藝類節目觀眾收看比重下降,從2007年的8.4%下降至7.7%。與此同時,受到網絡等新媒體的沖擊,娛樂節目的主流人群——年輕觀眾也逐漸減少。
當代中國的娛樂類電視節目呈現出這樣幾個缺點:
1、節目頻繁改版,更迭周期短
一些地方臺,甚至是省臺,會根據節目本身的收視率和效益,來決定節目的去留,并根據當下最火的娛樂節目來改版或創辦新的欄目。節目形式和類型頻繁的變化,無法穩住固定的受眾,不利于為節目和頻道贏來長久效益。
2、模仿抄襲現象頗多,缺乏生命力
眾所周知,中央電視臺辦了個《交換空間》,湖南衛視馬上跟進有了《變形計》。齊魯電視臺更是照搬了《Wife Swap》欄目的創意,開辦了《交換主婦》,但是它的命運卻與《Wife Swap》截然不同。剛開播幾期,欄目就被負面性輿論包圍。一篇名為《齊魯電視臺“換妻”真人秀節目引激烈爭議》說道:“它已觸及了觀眾們的傳統道德底線。”雖然齊魯電視臺認為,通過農村城市生活方式的對比,人為制造機會換一個配偶,可讓觀眾反思自己的生活狀態,從而更多想到原配(妻子)的優點。但不少觀眾還是認為,‘換妻’雖可換位思考,但并不都有益于家庭的穩固夫妻的和睦。齊魯電視臺一味的模仿,沒有結合我國國情進行合理的再創新,最終導致了節目的退出。
3、文化內涵缺失
有些綜藝節目一味的搞笑媚俗,低級趣味,嚴重敗壞了媒體形象,甚至對青少年受眾產生錯誤的引導。
三、《Wife Swap》對我國娛樂節目的啟示
1、激活節目創意,持續創新
《Wife Swap》欄目的制作人斯蒂芬·蘭伯特透露,欄目的初始創意其實僅僅是受到了某雜志的文章影響。文章討論了某類人群的收入,討論他們的花銷,比如律師怎么花錢,護士怎么花錢,如果兩者對調會發生什么,這就是節目的雛形。后來制作團隊又發現許多雜志的文章和調查都在關注女性,于是就萌生出將節目的對象設定為女性,并挑出“家庭主婦”的特殊身份,進行了欄目的策劃。由此看出,即使是一些非常出名的電視節目,它的創意往往是來自于生活。《Wife Swap》欄目讓我們意識到要從生活中關注熱點,把握不同時期的輿論重心,以此奠定節目的收視群體。同時節目編導也要融入受眾,以受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講受眾關心的話題,策劃相應的電視節目。
創新除了原始創新,也包括引進再創新。現實表明,歐美電視節目對中國娛樂節目的發展和演變有著巨大的影響,無論是有著物質誘惑的益智類競猜游戲,還是“真人秀”節目,都流露著西方娛樂節目的影子。面對這些“引進”,我們不能一味地持否定態度,但如果在引進的基礎上,根據國情、受眾口味進行再次創新,將產生積極的效果。正如央視的《開心辭典》,模仿美國的《百萬富翁》,從一開始就注重將外來節目進行本土化的包裝,對“家庭夢想”理念的設計到某些專場比賽(女性、老人、高考冠軍等)無不閃現著節目制作人員的智慧。隨著節目的進行,理念也在不斷發展,《開心辭典》將“家庭夢想”的外延進一步拓展到了捐助希望工程、保護環境、支持申奧等公益性活動。節目不再只強調個體的幸運和快樂,而是強調快樂對于個體周圍人的意義,以趣味性、滲透性和感染性為手段來宣揚社會道德觀和社會愛心。這種嫁接是西方節目形式與中國本土文化,與中國觀眾的文化期待的嫁接,這種方式已經在現實中被觀眾所肯定。
2、寓教于樂
《Wife Swap》的節目制作方企圖通過這種“主婦交換”來引起人們的換位思考,讓人們在新的環境中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狀態,以此來促進家庭的穩固和和睦,產生積極的社會效應。這點對于我國娛樂類電視節目的發展也是相當有啟發性的。寓教于樂,在娛樂精神中發掘出對自身及他人的有益思考,使個體在輕松詼諧的氛圍中得到感化和教育,以達到個體精神的完善和成熟,促進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這既符合電視的宣傳引導功能,又能將節目的意義提升到更高的一個層次,有益于創造出生命力更持久的電視節目。
3、電視臺制播機制的改進
《Wife Swap》是由RDF媒體集團精心策劃制作,Channel4頻道播出的,是制播分離的一大產物,借鑒這種方式對于中國的娛樂類電視節目的發展是相當有益的。將節目的策劃制作放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中,電視臺通過在多個策劃案中選取優秀者,在電視臺進行播放。如果我國的電視節目制作,能跳出電視臺各部門的局限性,轉而由眾多優秀的臺外制作公司策劃主題,制作節目,不僅能節約人力物力,還能使中國娛樂類電視節目充滿新生代的活力。
《Wife Swap》這檔娛樂類電視節目的成功,對中國娛樂類節目的未來走向具有重大的啟示意義。我們可以引進外來優秀的節目理念,但必須進行合理的再度創新以迎合本國的受眾,當然我們更應該激發自我的創新意識,打造本土優秀的娛樂類電視節目精品。
參考文獻
①崔瑩:《做最創意的節目》[M].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08:286-297
②沈魯、姜娜,《中國內地電視綜藝娛樂節目再觀察》[J].《新疆藝術學院學報》,2009(3):48-51
③關華,《中國電視娛樂節目現狀與發展方向》[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2009(4):67-71
④王慶雯,《電視娛樂節目存在的問題及其出路》[J].《現代視聽》,2011(3):78-80
⑤王琳,《淺談我國制播分離的發展與趨勢》[J].《文學教育》,2011(1):63
(作者:揚州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2010級教育技術學學生)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