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和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的日新月異,嶄新的信息時代已經到來,傳媒形態也日益豐富。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短信、移動電視、網絡等新媒體撲面而來且蓬勃發展,以旺盛的生命力贏得市場認可,媒介融合時代已經到來。與此同時,新媒體對平面媒體也形成了一定的沖擊和挑戰。本文旨在探討平面媒體在媒介融合的新形勢下應如何發揮自身優勢,揚長避短。
【關鍵字】媒介融合 平面媒體 發展路徑
有人認為報業在未來的三四十年內會消亡,默多克在演講中也說到“報業會在40年后消亡”;美國北卡羅列萊納大學的菲利普·梅爾教授則宣稱:美國報紙的歷史將于2044年10月終結。由此,中國很多業界人士驚呼,平面媒體的發展已經進入瓶頸期,認為平面媒體在媒介融合的趨勢下也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然而,筆者認為平面媒體并不會就此消失。回顧歷史,任何一種新興媒體產生后,都無法完全取代舊有媒體,因為新媒體也有其發展的局限性,而平面媒體在各個層面上依然有其獨特的價值。但應該看到,面對媒介融合時代強有力的競爭,平面媒體應有強烈的危機感和緊迫感。筆者認為,對于平面媒體來說,要積極應對媒體融合時代的挑戰,就必須尋找獨特的發展空間。
爭取獨家新聞
國務院新聞辦、信息產業部于2005年9月聯合發布了《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其中規定商業網站“不得登載自行采編的新聞信息”,對新聞網站沒有這個規定,但目前尚未核發過網絡媒體記者證,實際上等于對新聞網站的采訪有所限制,這是新聞網站成長壯大無法跨越的門檻。比如,全國兩會期間,由于沒有記者證,新聞網站記者雖然經過當地宣傳部門許可進入了會議現場,但卻沒有提問權。也就是說,網絡等新媒體目前還沒有信息采集權,缺少原創新聞是新媒體的致命弱點。而報紙等平面媒體有采訪權和發布權,所以,應對新媒體的挑戰,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發揮自身優勢,以獨家內容和原創新聞稿件取勝,為讀者第一時間提供有用而真實的信息,牢牢地守住自己的地盤,吸引住讀者,做到“人無我有”。報紙的核心競爭力是新聞內容,報紙要吸引讀者內容無疑是第一位的。在新聞資源同源化和新聞報道同質化日趨普遍的今天,持續不斷地推出獨家報道,是報紙贏得讀者的“利器”。
獨家新聞的寫作要求:一是獨有的新聞事實;二是獨有的遠見和時效;三是獨有的地方特色;四是獨有的問題;五是獨有的視野;六是獨特的角度;七是獨特的見解;八是獨有的深度;九是獨有的結構。只有做到這些,平面媒體才能先聲奪人,獨家新聞才可以為媒體樹立信譽,吸引讀者,從而擴大自己的影響。
發掘深度報道
網絡媒體等新媒體內容上的最大特點就是它是一個24小時不斷滾動刷新的新聞信息資訊平臺,這就決定了它對信息發布的時效性和海量信息方面的追求,也只有這樣,它才能滿足不同受眾的個性化信息需求。例如四大網絡媒體新華網、人民網、新浪網、東方網,它們每天要保證有近十萬條的信息量滾動。如此大的信息量,決定了其在編輯操作上只能是信息準入的低門檻和大量采用一事一報的淺顯報道模式。這就決定了新媒體上的信息大多屬于簡單、淺顯型的初級信息,缺乏進一步的深度加工和提升。而報紙正可以在這方面多下功夫,用深度報道來應對網絡媒體報道的淺顯性。在網絡媒體已經報道過的事件中,在別人競相報道的新聞題材上要挖出獨家新聞,就得深入采訪,向縱深掘取,把那些已知事件中尚未公開的秘密、那些深藏在幕后的信息、那些受眾欲知而未知的事實挖掘出來。
歌德有句名言:“獨創性的一個最好的標志就在于選擇題材之后,能把它加以發揮,從而使大家承認壓根兒想不到會在這個題材里發現那么多東西。”深度報道要多側面、多角度、立體化地觀察和分析客觀事物。用動態的眼光,從相互關聯中把握事物的發展過程。對發生的新聞事實,站在大背景下,運用理性層層剖析,認識新聞事件背后的本質內涵。
提升公信力
平面媒體擁有專業化的人員隊伍和編輯經驗,在大眾中擁有強大的社會動員能力。在電視、網絡等多個資訊渠道存在的情況下,許多人還是愿意通過報紙獲取信息,說明報紙的影響力還在。報紙要生存,就必須加強公信力,把自己的產品做得更具權威性。
所謂傳媒公信力,就是傳媒為公眾(不僅僅是受眾)所信任的能力。喻國明認為大眾傳媒公信力的評價有三個標準:專業主義特質、社會角色期待的中心指向和社會的感知和認同。其中,專業主義特質是指傳媒內容生產上的“客觀、公正、及時、平衡、全面、深刻等原則”,而社會角色則因在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傳媒的不同表現,社會的感知和認同則是指公眾的評價。一句話,公信力就是要使公眾經歷從“信用”到“信任”和“信賴”。
加強平面媒體的公信力,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有一定的思想高度,加強新聞的真實性,堅持“三貼近”原則,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正確反映群眾意愿,用真情為受眾服務,并善于用群眾熟悉的語言和讀者喜聞樂見的形式搞好新聞宣傳,加強職業道德建設。
平面媒體作為大眾傳播的主流媒介之一,應該非常珍視自身公信力的培蓄與維護,盡最大努力塑造自身形象,加強公信力。
融合新媒體
報紙和雜志等平面媒體可以設立自己的網站,利用手機、移動電視等新媒體形式來不斷拓寬領域,使自己不斷發展、壯大。報網互動就是融合的一個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