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學實踐中,注重了情感培養的教學活動,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全面發展學生素質,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因此,創設和諧、愉悅、充滿求知激情的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
【關鍵詞】情感教學 情感心理 情感體驗 數學 興趣
心理學認為,情感是客觀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與愿望、觀點而產生的心理體驗。它反映的不是客觀事物的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或愿望、觀點的主體與客體之間的關系。一般說來,凡能滿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觀點的客觀事物,會使人產生愉快、喜愛等肯定的情感體驗,反之,就使人產生煩悶、厭惡等否定的情感體驗。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其情感直接影響學習的效果與質量。教師充分挖掘刺激學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過恰當的途徑和方法,激起學生健康、積極的情緒體驗,以優良的情感去波及和感染學生,促使學生自覺接受教育。
一、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情動人,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主動性
教育工作是一種極富有情感色彩的工作,教師的豐富感情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巨大動力和源泉。平日,教師本身的感情狀態,往往會使學生產生共鳴,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為數學教師,首先必須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熱愛學生,熱愛數學,以高度的責任感、義務感、使命感、自豪感對待數學教學;以滿腔的熱情,富有情感地講授每一堂課、每一章節。因為富有情感的課堂教學能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使課堂上出現相應的心理氣氛,形成協調和諧的教學環境,從而激發出學生的求知欲,使他們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內容。我們常常看到一名優秀并有威望的數學教師的思想品質、教學形象、教學方法和教學設計內容給他的學生留下非常深刻的痕跡,不僅能熏陶學生優良思想作風和道德品質,而且還會促成學生學業上的進步。這種言傳身教的“遺傳因素”會在他的學生身上得到延續和回報。所以,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應該注意自我的思想品德修養,并身體力行,為學生作出良好的表率;其次,數學教師還必須具有堅強的意志和樂觀向上的性格,不能滿足現有的知識,應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廣泛閱讀各類書籍,擴大知識面。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發揮自己的才能,胸有成竹地處理學生提出的各類問題。教學中善與人處,與人為善,學生為教師的和藹而嚴肅的態度所Lz+N6cQ8v+SID/n7O9+gdA==感染,才會心悅誠服地接受教育。
二、運用情感的感染和遷移功能,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所謂情感的感染功能就是指一個人的情感具有對他人情感施予影響的效能。情感的遷移功能就是指一個人對其它對象的情感會影響與之有關的其它對象的情感。簡單地說,當學生對教師有感情時,那么對他所交的朋友、對他經常使用過的東西都會產生好感,教師所教的這門學科就更不用說了。首先要求教師要有一個最重要、最主要的品質就是:“深深熱愛孩子。”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情感教育最根本的途徑是教師用愛心和真誠感人、育情,“情之感人往往超過理之化人”。教師應該善于將深厚的情感傳遞給每一個學生。要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心理學調查表明,積極的師生關系促進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學生在學習中需要滿足交往、溝通、探索的欲望,教師應該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積極為學生提供交往、溝通和探索的機會。其次,在課堂上,教師要有廣博的知識、上課時以精煉、幽默、富有情感、生動形象的語言,點燃學生興趣的火花,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感到教學內容生動有趣。教師要思路清晰,深入淺出,學生易學易記,針對性強。教學語言要飽含對學生的引導,凝聚對學生的期望。如經常用“你能用幾種方法解決這個問題”、“誰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請你來試試,好嗎”之類的言語,引導、激勵學生積極思維,及時給予肯定性評價。
三、運用情感的動力功能,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首先要滲透德育教育。初中數學教材中反映現代化建設成就的內容很多,教師可以在教學中不時引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另外,勾股定理、趙州橋等內容能夠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如祖沖之、華羅庚等數學家的故事能夠喚起學生對科學家的敬仰之情,從而產生一種內驅力。通過數學史教育,著名數學家介紹提高學生愛國熱情,激發學生責任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培養為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奮斗獻身精神。通過辯證唯物主義教育開闊學生的胸懷眼界,使他們感到學數學是無窮盡的既能學到知識又能學到做人的道理和探索世界乃至宇宙的奧秘。
四、運用情感的強化功能,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所謂強化一般是指影響有機體在活動過程中產生某種反應可能性的力量。強化分為正強化和負強化兩種。前者以它的呈現來增加反應重復的可能性,其強化物常與獎勵、表揚相聯系;后者則以其排除來增加反應重復的可能性,其強化物常與處罰、批評相聯系。蓋杰和伯納在《教學心理學》中指出:“對教師來講,表揚是最易使用和最自然的,有效的形成動機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表揚隨著某種行為的頻率增加”。過多的批評會使學生產生厭學心理,挫傷學習的自信心。學生經努力成績仍不好,此時需得到老師理解,不能亂加指責,而要給予鼓勵、關心、幫助,這是人遭到失敗挫折時的一種情感需要。通過個別談心、家訪,把握時機,幫助他們找挫折原因,并給于及時的個別輔導,從事物發展積極面入手,對學生取得點滴進步,特別是大多數同學或老師均認為差的學生給予熱情鼓勵,給以及時肯定表揚,換取學生心理上親近,感情上融洽,他們把老師作為知心人,肯講心里話,提高了學習勁頭,最終達到了合格并取得良好的成績。
五、重視課堂環境的情感渲染,激發學生的進取心、上進心
我們知道,教學過程的整體功能決定了課堂活動為雙邊活動。數學教學中更應重視學生心理特征,創設情境,想方設法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以極大熱情創造條件,鼓勵學生回答問題,對回答正確的,要及時予以肯定,激發他們的上進心,對回答錯誤的要以耐心、平和的態度糾正其錯誤,讓學生懂得自己的觀點講出來,讓大家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充分說理,取長補短,印象就深刻了。同時,課堂上設疑要注意技巧,因人設疑,讓那些學習差的學生也能享受“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樂趣,使他們在情感上感受到老師并沒有歧視他們,只要努力,自己也可以啃下數學這塊難啃的骨頭,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有人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的確,有了興趣、愛好,反過來就能激發起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六、展示數學美,陶冶學生情操
數學美感很強,數學學科本身知識結構的內在美,數與形特征的表象美,數學思想方法獨特奇異的美,教學中表現出數學語言符號,圖像信息簡潔形象的美,課堂教學中探索思路解題過程美,點撥啟發思維藝術的美,作用美等,這都給學生以美感,因此,教師要依學生的心理特點,遵循教學規律,精心提煉數學中蘊含的數學美,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也是一個五彩繽紛的美的世界,從而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其學習情趣。
七、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習熱情
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還要依賴于教師對教學系統的設計,教師的學識水平,口頭表達能力,是否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等。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抓住一切機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不僅對學好當前的課程,而且也對學生一生都將產生極大的影響。
如:在平面幾何《解直角三角形》一章的引入時,我不是照課本中的引例(鋪設水管)講解,而是將其改成生活實際的設計問題(求水管的鉛直高度),具有一定的開放性。這樣一下就引發了學生的興趣,學生開始討論,制定方案,有的作全等三角形,有的用相似三角形等方法,我充分肯定這些解法是不錯的,但有一些在實際中是不可行的。那么是否還有簡單易行的辦法呢?此時學生沉默了,這時教師再點撥,學生仿佛有豁然開朗之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于是這一節課,學生的興趣很濃,也為后續學習解直角三角形的應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因此,只有當學生對學習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后,才能使學生從“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八、教法變換更新,調節學習情緒
教師上課猶如演戲,既是編劇,又是導演、演員,因此,要使表現扣人心弦,耐人尋味,這就要求教師對教材總體設計要科學,每節課的教學方法要精心策劃,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創造性地不斷變換教學手段。
如:講《垂徑定理》一課時,我采用“試驗觀察法”,要求課前學生用紙片剪一個小圓,課堂上通過“動手畫”、“動手疊”、“用眼看”、“動腦想”,即通過“試驗—觀察—猜想—論證”的教學模式教學。整堂課的氣氛非常活躍,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教學效果很好。
又如:講《解直角三角形》一課時,我又采用“討論式”教學法。先讓學生討論解直角三角形的各種類型,學生說出了9種類型,我再要求學生用化歸思想,將這9種類型歸為幾大類,最后,由學生出題,學生討論,學生制定解決方案,最終在諸多方案中評選最優方案,這樣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很高,所學的知識在討論中掌握,并且這一節課沒有留課外作業,大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將多媒體教學引入課堂,這無疑會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同時,課前還可以進行小測試,課中開展小競賽,課后參與數學活動課等,這些都可以調節學生的學習情緒,從而做到質“優”減“負”,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有效地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只要我們自始至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暴露思維過程為核心,強化反饋,針對實際,講求實效,重視情感教育,便能更有效地提高數學課的教學質量,使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①盧家楣:《情感教學心理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②盧家楣主編:《情感教學心理學原理的教學實踐應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③盧家楣主編:《以情優教——理論與實證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④吳增強主編:《現代學校心理輔導》,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0
(作者單位:鳳陽中學)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