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對“強國論壇”某些焦點議題進行個案分析的基礎上,從新聞文體創(chuàng)新與融合的獨特角度探析了該論壇的意見傳播策略。經分析研究筆者總結出如下策略:設置多樣化的品牌欄目,通過各欄目差異化的寫作風格與表達方式達到新聞文體的融合與互補;相對一般論壇重評論輕報道的做法,“強國論壇”把二者緊密結合,意見表達必須以事實報道為基礎,意見傳播策略更具說服力;該論壇獨有的“標題式評論”、“辯論式評論”創(chuàng)新了新聞評論寫作形式,開辟了意見傳播新途徑。
【關鍵詞】強國論壇 意見傳播策略 新聞文體 創(chuàng)新 融合
創(chuàng)建于1999年的人民網“強國論壇”發(fā)展至今已被網民稱為“全球著名的華文時政論壇”。在快速發(fā)展的網絡論壇世界里,“強國論壇”一直被模仿,卻從未被超越。筆者以為最主要原因在于“強國論壇”從始至終、堅持不懈的創(chuàng)新精神。不斷創(chuàng)新的管理運營模式、互動交流形式和問政參政功能是其持續(xù)吸引網友,積聚人氣的法寶。不少學者已從傳播學、社會學的角度在這方面做了充分論述與研究。本文雖也是從“創(chuàng)新”這個角度探析“強國論壇”意見傳播策略,但著力點卻在于研究“強國論壇”中的網絡新聞文體創(chuàng)新與融合現象,試圖從新聞文體創(chuàng)新的角度探析其意見傳播策略。
一、設置多樣化的品牌欄目,通過各欄目差異化的寫作風格與表達方式達到新聞文體的融合與互補
“強國論壇”精華區(qū)有不少人氣較高的欄目,如“今日關注”、“一語驚壇”“時評雜感”等。“今日關注”以當前焦點事件為報道對象,或轉載各大媒體成文報道或編輯綜合各方報道自成一體,旨在讓網友了解事件來龍去脈及前因后果,一般由多篇稿件組合而成、篇幅較長,報道深刻全面,寫作手法類似于深度報道。對于一些重大突發(fā)事件,該欄目還會加編專門的“導語”和“新聞背景”部分,從這個角度看,該欄目又有消息的寫作風格。
“一語驚壇”欄目則以熱門話題為評論對象,摘錄有思想、有見地、有價值的片言只語,將其化零為整,形成一篇篇獨具特色、頗有分量的“網友快評集錦”,寫作手法上則類似于“標題評論”,短小精悍,辛辣犀利,讓人過目不忘。“
“時評雜感”欄目人氣一直較高,網友聚集之下,內容自然包羅萬象,寫作手法也不拘一格,兼具雜文與時評的特點。而夾雜其中的一些原創(chuàng)性爆料帖子有時則類似通訊。
值得關注的是,以上各欄目所涉熱點時事往往存在著重合性與互補性,也就是說,“今日關注”中的報道對象往往會是“一語驚嘆”和“時評雜感”的評論對象,反之亦然。某一焦點事件以各種表現形式在不同欄目上出現,通過新聞文體的融合和互補無形中就聚成一股強大的意見傳播力量。2010年8月7日,甘肅舟曲突發(fā)特大泥石流災害事件,“強國論壇”對該事件處理手法就是如此。事發(fā)僅隔一天,8月9號9:33分,“強國論壇”“今日關注”欄目在綜合“新華網”、“人民網”稿件基礎上詳細介紹了災情和搶險救災進程,并以“人物專訪”形式同步播放人民日報甘肅分社社長林治波與網友在線交流內容,整組稿件加編黑體字導語并以鏈接形式進行了連續(xù)報道。通過該欄目的融合報道,廣大網民對事件有了全面深入了解,可以說它在事實報道上絲毫不遜色其他媒體。
當然,“強國論壇”最主要的職能還在于觀點與意見的表達與傳播,為此“今日關注”欄目鏈接了眾多網友評論,借網友之口指出:“抗災救災只是事后諸葛,最重要的是增強防災減災意識,加大對防災減災的投入”。“一語驚壇”欄目的標題評論則進一步指出:“讓大國的總理天天忙搶險救災,地方的官員的管治能力哪去了?他們是否該向百姓‘謝罪’?”簡短一句話直擊問題要害,犀利辛辣、發(fā)人深思。由此可見,通過各欄目不同的寫作風格和表達形式,甘肅泥石流事件以不同的新聞文體形式得到了立體化的融合傳播與全面報道,為其進一步的意見傳播積淀了深厚基礎。
二、相對一般論壇重評論輕報道的做法,“強國論壇”把二者緊密結合,意見表達必須以事實報道為基礎,意見傳播策略更具說服力
有學者認為:“所謂網絡媒體論壇,又稱電子論壇,是網絡媒體在互聯網為網民提供的就新聞和社會問題發(fā)表、交換意見的場所,是在相互傳遞和交換信息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無形的用戶交流網。這是在其它任何媒介在技術上不可能實現的一種言論表達形式,更是具有網絡特點的評論類型。”①而事實上,我們知道“強國論壇”并非單純借助“評論”這一文體形式來傳播意見與表達言論。在強國論壇上,標題新聞、深度報道、時評雜感等各式新聞文體往往是融合交織在一起,相對于其他論壇重評論輕報道的做法,強國論壇把意見傳播與事實報道相結合的文體融合策略無疑更具影響力與說服力。意見的表達和傳播以事實的客觀報道為基礎。2010年7月28日,《經濟觀察報》記者仇子明因報道上市公司凱恩關聯交易內幕遭浙江遂昌縣公安局通緝,一時間,輿論嘩然。不同于一般論壇的泛泛而談,“強國論壇”在“今日關注”欄目以“仇子明事件”為由頭,詳細列舉了近期好幾起類似事件,以具體事實展示了輿論監(jiān)督的艱難與不易,報道后半部分則從法制角度探求如何保障輿論監(jiān)督,在報道事實基礎上把關注焦點引向問題的解決層面。
三、“標題式評論”、“辯論式評論”創(chuàng)新了新聞評論寫作形式,開辟了意見傳播新途徑
除了文體融合,人民網還進行了文體創(chuàng)新嘗試,如“一語驚壇”欄目中的“標題式評論”和“網友爭鳴”欄目中的“辯論體評論”就是對新聞評論的一種創(chuàng)新。關于“一語驚壇”,前面已有論述。而“網友爭鳴”則類似于觀點辯論,但又不是觀點的簡單羅列與對比。一般論壇只是原生態(tài)地展示網友觀點,意見雜亂、零碎而又莫衷一是,所謂的爭鳴與討論往往熱鬧一陣就煙消云散。有時甚至會因為各方意見相左演變成情緒化的宣泄與謾罵,缺乏科學管理與理性約束。與此不同的是,“網友爭鳴”欄目雖也以爭議性熱點事件為辯論對象,但該欄目借重分類整理、提取精華的編輯手法,每期辯論都配以說明事由的編者按,再以分標題的形式匯總展示各方網友代表性觀點,各方觀點簡潔明晰、理性而富有邏輯,細細讀完感覺不僅是辯論更是角度不同的評論,抑或更像一種“辯論式評論”。而眾多網友則會在這種“辯論式評論”中切實感受到智慧的碰撞與理性的升華,從而得以多元化、辯證理性地看待所討論的議題。如2010年6月7日“網友爭鳴”的辯論議題是“‘裸考’呼聲高漲,高考加分政策該不該取消?”。辯論文章按正反方意見分為三大部分,再以分標題的形式概括表達了幾種代表性觀點。主張取消加分政策的認為:“加分項目過多,受惠面過大”, “每一項加分理由都可能被特權階層利用”。而反方代表性觀點則認為:“‘一刀切’取消不合理”, “堵上漏洞確保陽光操作才是根本”。每個分標題統領下,都有幾百字不等的詳細陳述,讀來各有道理與依據,就如正反雙方的激烈辯論那樣精彩而淋漓酣暢。針對這一具體議題,文章最后引導性地進行了評論:“問題不在于加分的好與壞,而在于高考加分政策到底應該怎樣來公平執(zhí)行?”可以說,這種“辯論式評論”文體創(chuàng)新克服了單純的說教與刻板的議論,使得強國論壇在意見傳播方面高人一籌又獨樹一幟。
結語
“傳播技術的發(fā)展是新聞文體創(chuàng)新的技術前提”。②互聯網作為新媒體出現后,很多學者認為借助互聯網技術,網絡新聞文體的融合與創(chuàng)新勢在必行,但這種預測似乎僅僅是針對網絡新聞報道而言,很少有人會注意到:新聞文體的融合與創(chuàng)新也是一種強有力的意見傳播策略,“強國論壇”用自身的創(chuàng)新實踐向我們證明了這一點。
參考文獻
①金夢玉:《網絡新聞實務》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1:245
②丁柏銓主編:《新聞采訪與寫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17
(作者: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09級碩士研究生)
責編:劉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