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問題一直是國際關注的焦點,細微變化都能觸動人們敏感的神經,成為熱點話題。有人形容近年來油價就像過山車,時高時低。人們不禁要問,決定國際石油價格水平的究竟是什么,是供需關系還是人為操縱。美國著名地緣政治學家、經濟學家威廉·恩道爾在他的新書《石油大棋局:下一個目標中國》中進行了詳細闡述。
恩道爾指出,20年來,石油價格上漲或者下降,跟供給和需求基本上沒有關系,油價是被華爾街的銀行,如高盛、大通、摩根斯坦利這樣的公司控制的。這些公司擁有在紐約、倫敦、迪拜的期貨市場,可以隨心所欲地控制價格。恩道爾一語中的,他道出了近年來金融資本在國際石油價格變化中的作用愈發重要的事實。
過去在石油實物市場上,通常的觀點是石油價格由供需決定,但是進入期貨市場以后有所改變。在期貨市場上有兩方面的供需平衡,一方面是石油的供需平衡;另一方面是進入石油市場的資本的供需平衡。比如石油市場交易需要100億美元,但最后進來了1000億美元,翻了10倍,進入到石油市場里的資本量增加以后就要增值,進來的錢多了,必然會把油價頂上去,制造出泡沫才能夠盈利。恩道爾認為,金融資本才是國際石油價格走高的背后推手。
除了利用期貨市場來操控石油價格,石油霸權國家還利用強權政治甚至戰爭手段來顛覆那些不愿被其控制的國家的政權,達到奪取石油資源和控制油價的目的。
顯然,國際石油壟斷組織主要是通過操縱石油期貨市場和影響當地政治來控制油價的。盡管對國際石油價格是否是人為操縱,業界仍有不同看法,但沒人能否認石油的金融屬性和政治屬性越來越明顯的事實。恩道爾作為一個金融資本最集中的國度的地緣政治學家,他的觀點值得我們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