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學習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特點,是新課改要求下適應創造性教育的學習方式。教師作為合作學習的設計者和引導者,要教給學生合作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合作學習的方向。在這個過程中,筆者認為應處理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營造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
寬松的學習氛圍、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搞好學習的前提。學習過程中,我們應該著力創造平等、和諧的討論氣氛,給學生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新課程要求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學生差異是必然存在的,當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觀點、主張時,即使問題有偏離或失誤,我們也要充分尊重他們,要學會傾聽,要給予他們充分的諒解和適度的寬容。教師的肯定和鼓勵對于學生的激勵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在肯定的基礎上,再給予點撥和引導啟發,這樣就更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主動探究問題的積極性。教師的積極性評價會起到巨大的激勵作用,學生在教師的激勵下,會更加主動地參與學習,學習的效果自然會更好。
在進行教學時,要讓學生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群體優勢,進行團結協作。每一位學生要認識到各自的重要性,明確自己的責任和目標。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尊重同伴,互相支持、互相鼓勵,共同探討、解決問題。例如:在物理教材《浮力》的教學中,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筆者把學生分成若干組進行實驗操作,各組的實驗器材不完全相同,讓各小組自主探究,然后教師收集各小組的探究結果就可得到完整的結論。實驗結束后,教師帶領學生開展討論,交流體會。經過親身體驗,學生的感受非常深刻,教師再適時地加以引導,自然而然地就將課堂所要講授的內容傳授給學生,并且使之牢牢地掌握。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逐漸意識到相互之間協作、配合的默契程度直接影響到實驗的效果。
二、正確引導,有序組織,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學會學習
合作學習,就是要充分發揮每一個學生的特長,充分激發出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但是這里面也存在一定的誤區和問題。比如,在進行教學時我們讓學生分組討論,分組學習。在討論時,有的同學之間,你說你的,我說我的,互不相讓,結果合作學習只是流于形式,失去了實際的意義和效果。所以,教師必須在這一過程中正確引導,有序組織,讓每一個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會討論,學會尊重對方,學會學習。在開展討論的過程中,一定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一個同學發言的時候,其他人要保持安靜,等對方發言完畢,其他同學再做補充或者修訂,不能沒有組織地爭論。著名的心理學教授邵瑞珍曾經指出:“合作能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能使能力較差的學生學會如何學習,改進學習方法;合作有助于學生發展良好的個性,增強群體凝聚力,形成和諧的教育氣氛。”
三、鼓勵質疑,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思考
合作學習就是為了讓每一個同學都要發揮特長,展示自我,鼓勵每一個同學大膽地提出自己的疑問,對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或質疑,我們應大膽提倡這樣質疑的合作學習。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質疑,也應該努力創設各式各樣的問題情境,鼓勵學生提問和質疑,針對有的同學不敢發言、不敢質疑的情況,教師應該加以引導和激勵;有的同學怕提出問題過于簡單而不敢發言,教師就要鼓勵學生不要擔心,大膽發言,只要提出問題就是好的,不怕問題小,就怕沒有問題。對提出問題的同學要給予表揚和鼓勵。長此以往堅持下去,就會有越來越多的同學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提出的問題多了,自然而然就會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有了良好的氛圍,就會吸引越來越多的同學參與討論、參與提問。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討論和提出問題時進行思考,思考問題,思考同伴的見解是否合理、正確,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發表自己的見解。思維的火花就是在這種討論和碰撞中產生的,結論也就在提出問題、發表見解、大膽質疑、合作討論中產生。物理是一門結合實際的學科,這就要求教師要在這種不斷質疑、不斷討論的氛圍中,將知識全面地教授給學生。
總之,物理學科是一門實用性學科,課堂教學更應該結合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合作學習方式的提出很好地促進了物理課堂教學,但是還仍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和完善,我相信,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深入,物理課堂教學一定會更加的完善。
(作者單位 江蘇省濱海縣大套中學)